相比房價,高昂的房租更會增加負擔嗎?

據統計,2017 年全市商品住房成交 17.7 萬套,同比減少 45.6%。其中,新建商品住房銷售 4.3 萬套,同比減少 26.5%;二手住房銷售 13.4 萬套,同比減少 49.8%,幾乎少了一半。同時,北京住房租賃累計交易量約 246.8 萬套次,比上一年增長 22.3% 房屋的租金還在漲,平均租金 75.6 元 / 平方米 / 月,較 2016 年上漲 2.4%。你怎麼看北京房價穩住了,租金卻漲了?

看看大家是怎麼說的。

北京租金上漲是正常現象,也在情理之中。

一方面,租售比不合理。持有住房出租,連買房投資的利息也賺不出來。從這個角度來看,承租人划算,房東不划算。房租也是一種價格,應該供求雙方說了算,房租太低,租不養房,就不會提供租房供給了。加上去年一些特殊事件,比如大興大火之後清理違建,這幾年的治理群租,整治地下空間等,使租賃市場的房源品質得到了提升,所以,出現了房租上漲。

另一方面,房租較低的一個原因是低成本購房的比重比較大。很多房改房、職工福利費、拆遷安置房等,當初買房的成本很低,所以房租也低。隨著商品房的不斷增加,高成本購房高品質的租賃住房的增加,房租水平也在不斷提高。萬科翡翠書院的房子,90平米就能租到一個月1.5萬元。說明,租賃市場不僅有低端需求,也有中端高端需求。不能把租賃市場只定位於低端需求。高端需求的帶動也會提高市場的租金水平。

18年從南到北房租漲聲不斷,幅度幾百到上千不等。而2017年北京人均工資水平,為9240元。按北京社保公積金繳費比例扣除後,實際月收入甚至不足7000元。

即使拿出一半收入來租房,也只能租到6環外偏遠位置的小一居,或者近郊的主臥、大單間。負擔之大可想而知,面對高昂的房租,這年頭,誰不精打細算,我們還是節省日常開支吧,不只是美德,更是實際。

不過,租地鐵房是明確的選擇,只有節省了通勤時間,才能讓工作更有效率和激情,在五環外的地鐵租一套房子,根據上班工作地鐵選擇方位,選房並不難!

找房時要正規中介,別貪圖小便宜,當你的房租低於周邊時應該考慮是否有“貓膩”,謝謝。

房價與房租背離是常態

房價取決於限購/限價政策、地價、開發商資金狀況等,北京的住房需求角度更多源自本地改善型需求和全國購買力推動(新進京的人,六個錢包買房)

房租取決於新增人口中較低收入群體,目前還只是少數過渡型需求,什麼時候房價漲到絕大多數人都買不起房只能租,兩者的關係可能會更緊密些

這所謂的是:房價一天一天的漲,房租也水漲船高,也一天一天地漲,你買不起房,難道還租不起房?除非你不用住。所以說,房子看中就要買,越早買越划算,不然你就是房東的搬運工。

房租也有上漲及擠出低收入群體入市的趨勢。

可能歸根到底是一個字吧

相比房價,高昂的房租更會增加負擔嗎?

歡迎租房的你也來說一說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