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楊貴妃的前夫、唐玄宗的兒子,李瑁最後的結局如何?

鄭曉奇


李瑁本來只是一個平淡無奇的皇子,但是卻因為媳婦兒變成了媽而讓後世得知,而他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過得極為悲催。



李瑁是唐玄宗的第十八個兒子,其母為唐玄宗寵妃武惠妃。雖然武惠妃得到了李隆基的專寵,但是因為武惠妃是武三思的侄女,而當時的朝廷上下極力抗拒姓武氏人員,所以終其一生的名號也只是妃,不過武惠妃在宮中待遇卻等同於皇后。

武惠妃共計生有4個兒子、3個女兒,李瑁是武惠妃的第三個兒子,因為武惠妃前兩個兒子早夭的原因,李瑁幼年並沒有在宮中撫育,而是被安排到了寧王李憲家中,由其妻元氏撫養,因此被稱為元氏子。



李瑁短暫的幸福人生

李瑁長到了17歲時,進宮獲封壽王,之後武惠妃為其挑選了楊玉環為壽王妃,這時的李瑁才算是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宮中的母親為他極力的爭取太子之位,王府中又有一個絕世美人的陪伴。

當時的武惠妃一心想要李隆基改立太子為李瑁,但是始終得不到李隆基的同意,而武惠妃也開始設計除掉時為太子的李瑛。




最終武惠妃派人請太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來宮中除賊,然後向唐玄宗報告太子帶領二王謀反,就這樣三王被武惠妃順利除掉。之後太子之位空虛,武惠妃趁機建議唐玄宗立李瑁為太子。

但是事與願違,武惠妃在陷害三王后,得了疑心病,時常看到三王的鬼魂,所以受到了驚嚇,年僅38歲便過世了。



武惠妃去世後,李瑁開啟悲劇人生。

武惠妃去世之後,李隆基冊立了李亨為太子,李瑁從此和太子之位絕緣。但是更大的悲劇即將到來。

李隆基因為武惠妃的死鬱鬱寡歡,這時有人進言壽王李瑁的王妃楊玉環資質豐豔,美麗動人,建議李隆基把楊玉環召入後宮。



李隆基在女兒咸宜公主大婚之時,早已經見過了楊玉環,所以當即決定想辦法把楊玉環召入後宮。

這時的李瑁嚴重妨礙了李隆基霸佔兒媳婦的計劃,所以受到了嚴重的打壓。即便是李隆基成功霸佔楊玉環之後,李隆基對李瑁也是極為排斥。在李瑁養父寧王李憲死後,李隆基迅速的讓李瑁去為李憲守孝了三年。



在李隆基霸佔了楊玉環5年之後,才想到了李瑁還沒有妻子,所以在李隆基的安排下李瑁另娶了韋妃。這時的李瑁在拜見父皇母后時面對李隆基和楊玉環二人,不知道看著曾經的老婆變成了母后是一番什麼樣的感覺。

在安史之亂後,李亨即皇帝位,也在極力的打壓這個曾經能和自己掙太子位的兄弟。



終於到了公元775年,李瑁才結束了自己悲劇的一生。

李瑁的一生因為母親和楊玉環而過上了幸福,但是卻也母親去世,楊玉環冊封貴妃而過上了悲劇的一生。


我是越關


李瑁的一生前後的遭遇,反差實在是太大了。

前期的李瑁,是人生大贏家,天之驕子,最幸福的成功人士。為什麼這麼說呢?

(李瑁劇照)

第一,李瑁從小受到百般寵愛,有著幸福美滿的童年。李瑁是唐玄宗和他前期最寵愛的妃子武惠妃的兒子。因為武惠妃幾次懷孕孩子都沒養活,因此李瑁生下來後,唐玄宗和武惠妃把他過繼給伯父李成器。李成器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哥哥。當李隆基發動政變,扶立自己的父親為皇帝后,本來按照“立嫡立長”的原則,應該立李成器為太子。但是李成器深明大義,堅決讓給李隆基。因此李隆基對李成器非常好,對他非常器重,還封他為“讓皇帝”。所以,李瑁給李成器當養子後,他可以說是得到了雙重的愛。

第二,李瑁長大後,娶到了溫柔風情、如花似玉的楊玉環。李瑁在他姐姐的婚禮上,見到了風姿綽約楊玉環,並對她一見鍾情,請求唐玄宗把楊玉環賜婚於他。唐玄宗當時正寵愛李瑁的媽武惠妃,自然對李瑁的要求百依百順,加上楊玉環也是出生名門,當然就同意了這一門親事。李瑁娶到楊玉環後,小兩口你儂我儂,兩情相悅,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

第三,李瑁差點被唐玄宗立為太子。之前唐玄宗立的太子是李瑛。武惠妃想讓唐玄宗立自己的兒子李瑁為太子,於是就設了一計,謊稱宮中有盜賊,讓李瑛以及另外的兩個王帶著兵器進攻捉拿。一邊她又給唐玄宗說,你這三個兒子在造反。於是唐玄宗一怒之下,把這三個兒子廢為庶人。不久,武惠妃又悄悄把這三人害死了。這樣一來,唐玄宗就需要另立太子。李瑁當時呼聲是最高的,為什麼呢?一是他母親是唐玄宗最寵愛的妃子。所謂“子以母貴”,他被立是理所當然的。二是他當時得到了唐玄宗最倚仗信任的宰相李林甫的極力推薦,朝中一些大臣為了巴結武惠妃和李林甫,也紛紛上書支持他。

人生大喜事: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可以說,那時候的李瑁,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然而,也就在這時候,他的人生開始陡轉直下。

(李瑁和楊玉環劇照)

第一,李瑁差點到手的太子之位丟了。不得不說,唐玄宗是一隻老狐狸。正當大家都覺得,李瑁應該被唐玄宗立為太子的時候,唐玄宗卻立了另一個兒子李亨。很多人都不理解,唐玄宗為什麼總是做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呢?其實,想一想,也不難明白。唐玄宗最害怕的,就是別人奪了他的皇位,對兒子們更是百般提防。之所以廢殺太子李瑛,就是這個道理。既然如此,當所有人都屬意李瑁的時候,也就是他最擔心的時候,他當然不會立李瑁為太子了。

第二,李瑁的娘去世了。武惠妃因為害死了唐玄宗三個兒子,同時自己的兒子又沒被立為太子,因此她心裡的滋味可想而知。她可以說是又氣又怕。氣的是兒子沒被立,怕的是將來唐玄宗死後,她會被清算打擊(事實上她擔心的也不是沒道理,李亨繼位後,就算她死了,也打擊了她,廢去一切祠享)。所以她整夜整夜做噩夢,最後不到兩年,就活活嚇死了。李瑁因為他娘受寵而受寵,他娘既然去世了,李瑁自然就不得寵愛了。

第三,李瑁的老婆楊玉環被他爹唐玄宗給奪了。武惠妃去世後,唐玄宗一直找不到填補心靈空白的人。後來有人告訴他,楊玉環不錯。他一看,果然不錯。於是,以替自己的母親(也就是李瑁的祖母)竇太后祈福為名,強行讓李瑁鍾愛的妻子楊玉環出家為尼,強行另給李瑁娶了一個韋氏。接著,唐玄宗把楊玉環封為貴妃,納入自己的後宮中。若是老婆被別人奪去,就是死,他也要奪回來。但是老婆被他爹奪去,而且他爹還是皇帝,這事到哪兒去講道理!李瑁當時的心情,可想而知!

(李瑁的娘武惠妃)

第四,此後李瑁一直生活在打擊之中。唐玄宗奪了李瑁的老婆,他自然害怕李瑁和楊玉環舊情復燃,所以一直打擊他,對他非常疏遠冷淡。後來安史之亂爆發,李亨繼位後,因為李亨痛恨李瑁母親,又加上李瑁曾和他搶太子之位,所以李亨也非常提防他,對他無一絲封賞重用。

李瑁最後就在這種落寞悲涼中,溘然長眠了。


張生全精彩歷史


一個男人最大的悲哀,莫過於自己的妻子成了自己的母后,而自己卻從丈夫的角色轉瞬變成了兒子。

李隆基的第十八子壽王李瑁便是這樣一個悲催的男人。曾經與自己同處一室,相敬如賓,共同生活了五年的妻子卻轉眼睡在了自己父親的身邊。以後自己見到這個曾經的妻子還要行後輩對長輩的大禮,還要親眼看著這對昔日的公公和兒媳有說有笑、卿卿我我,還一起吃荔枝,一起泡溫泉。李治將老爹李世民的妃嬪武媚娘納為自己的皇后,而李隆基卻將自己的兒媳納為自己的貴妃。這奇葩的事情,也許只有大唐皇室才能做的出吧。(老太爺啊,貧窮真的限制了我的想象,大唐一朝都做了些什麼?)

李瑁的母親是李隆基的愛妃武惠妃,李隆基對她寵愛有加,因此對兒子李瑁也不錯。等到武惠妃一死,李隆基就惦記上那個珠圓玉潤,體態豐腴的兒媳楊玉環了。據《舊唐書》記載,李隆基在驪山溫泉之時,就宣召楊玉環去伴駕,而楊玉環也不推辭,興沖沖跑到了驪山,然後一起洗溫泉。這事李瑁知道不知道呢?當然知道,宣召楊玉環的時候,他就在家,而且還是他親自安排馬車送妻子過去的。


李隆基與楊玉環二人起初還有些避諱,但很快就明目張膽的成雙入對了。李瑁看在眼裡,難過在心裡。既然父親喜歡,做兒子的只能拱手相讓。就這樣,李瑁把楊玉環親手送給了父親。而後自己在極度委屈和萬般無奈之中,鸞孤鳳單的過了四年半的單身生活。最令人受不了的是,在皇家典禮之上,李瑁還要向當著文武百官向楊玉環和李隆基行那種兒子對父母的叩拜禮。這是多麼糟心的感覺啊,真不知道李瑁是怎麼忍受的。

李隆基也許覺得有些虧欠自己的兒子,畢竟是奪人所愛。於是親自為他選了一門親事,將韋氏許配李瑁為王妃。李瑁過了4年多的光棍生涯,也沒什麼脾氣了,自然就答應下來。大婚之事,李隆基和楊玉環作為夫家公婆,受李瑁和韋氏叩拜。楊玉環看到昔日的丈夫給自己娶了個兒媳婦,估計心裡也高興。本來自己跟韋氏該是姐妹,但如今自己成了韋氏的婆婆。


就在李瑁大婚10天后,李隆基正式冊封楊玉環為貴妃,自此便有了“楊貴妃”。韋氏跟李瑁成婚後,兩人夫妻恩愛,先後生下5個孩子,也算是老天對他的一份厚愛吧。李瑁自此後再無什麼大成就,也漸漸被父皇疏遠,於大曆十年(775年)正月十二日溘然長眠。自此結束了自己奇葩而悲催的一生。

最後說個小小的野史,當然很多野史最終發現卻是真實存在的。說的是馬嵬驛兵變之時,楊玉環其實沒有被李隆基賜死,而是在陳玄禮和高力士的幫助下逃過一劫,用侍女替代自己而死。陳玄禮負責檢驗屍首,所以他可以很方便的將楊玉環放走,並且讓她化裝成胡人登上遣唐使的大船,由遣唐使將她偷偷帶到日本,最終到達日本久津地區,在那裡終老一生。如今久津還保留著楊貴妃墓和楊貴妃菩薩像,有當地的日本人自稱是楊氏後人。因為一起逃走的還有楊國忠的兒媳和孫子楊歡。而幫助楊玉環逃走的正是她的前夫李瑁和侄子楊暄。


大獅


李瑁的一生可以說是極具戲劇性,自己出生後被自己的父母送出宮去交於他人撫養,好不容易熬到成年,找到了自己心愛的人,偏偏還被自己的父親看上了自己的媳婦,最終還搶走。自己的妻子被父親搶走好之後,按照常理來說,唐玄宗應該安慰安慰李瑁,誰知道安慰,那是不存在的,直接打發走去給自己的養父守陵墓,可謂是悲慘至極。

李瑁是唐玄宗和武惠妃的兒子,當時武惠妃是唐玄宗最寵信的妃子,但是呢武惠妃就像被下了一個魔咒,生下來孩子就是養活不了,連續生了兩個沒能養活,當生下李瑁之後直接就送給寧王了,從小就不被自己的親生父母親撫養。

但是呢武惠妃一直也沒有忘記她自己還有這個兒子,畢竟這是自己唯一的兒子,他還想讓李瑁榮登帝位,邊費盡心機設計陰謀,嫁禍太子等人謀反,最終太子被處死,但是武惠妃也許是感覺自己罪孽深重,心理承受能力又比較弱,應該就是被嚇出來了病,沒過多久,便病逝了。



武惠妃去世之後,並沒有如她所願,李瑁並沒有被封為太子,而是立了李亨為太子,這一下子武惠妃可是血虧,一時間李瑁並沒有得到任何好處。武惠妃死後,李隆基就開始物色新的美女,說來也不幸,自己的兒媳婦,壽王李瑁的妻子楊玉環,從此楊玉環便登上了後宮的舞臺,集三千從愛在一身,而李隆基也開始從此君王不早朝。李瑁最終被打發去守陵墓,從新娶了妻子韋氏。就這樣一位平庸的人,卻經歷了及其不平庸的事。

本文由樓笙發佈


樓笙侃史


在歷史上李瑁絕對是個悲劇式的人物,他生命中兩個最重要的女人母親和老婆都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而他本人則要平庸許多。

李瑁是唐玄宗和武惠妃的兒子,武惠妃又是武則天的表侄女,唐玄宗對其非常寵愛,雖然名為妃,實際地位卻

等同於皇后

由於武惠妃之前所生的兩個兒子都未能養活,所以李瑁出生後被送到伯父家代養寧王李憲也成了李瑁的養父。

長大成人後,李瑁獲封“壽王”,並娶了楊玉環為壽王妃。

為了讓兒子李瑁當上太子,武惠妃可謂費盡心機,她曾誣陷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要謀反,導致三人皆被殺害,由於做賊心虛,武惠妃始終揹負著心理負擔,不久後也病逝了。

武惠妃的病逝導致唐玄宗鬱鬱寡歡,李瑁的妃子楊玉環被唐玄宗看上並搶走,同時李亨又被立為太子,李瑁可以說是“人權兩空”

搶了兒子的老婆,唐玄宗非但沒有安撫他,反而讓李瑁去為養父寧王李憲守孝三年,並且逐漸疏遠了他,後李瑁再娶韋氏為壽王妃,並生育了5個兒女。

李瑁終其一生平平淡淡,對於奪妻之恨,沒有絲毫反抗不滿。不知道楊玉環在馬嵬坡遇害時李瑁心中做何感想。


一點點歷史


壽王李瑁,唐玄宗第十八子,生母是武惠妃,前妻就是中國四大美人之一的楊玉環,他的一生,之所以可以“名”留青史,是因為他被帶了一頂綠帽子,天下皆知的綠帽子,而這頂綠帽子,還是他的父親送給他,他的父親就是開元盛世的創立者,唐玄宗李隆基。

壽王李瑁,一開始很是受唐玄宗的喜愛,他的生母為了使其子能成為太子,誣陷當時的太子李瑛、鄂王瑤、光王琚三人謀反,結果三人盡誅,而武惠妃也因此受驚而死。

武惠妃死後,機緣巧合的唐玄宗見了壽王李瑁的媳婦兒一眼,這一下子彷彿枯木逢春,因此不顧道義廉恥,上之而後快。而後,唐玄宗便對壽王李瑁逐漸冷淡。就這樣,壽王李瑁不僅沒有得到太子之位,還把自己的珠圓玉潤,傾國傾城的媳婦兒給丟了。不僅如此,還被自己老爹給帶了一頂綠帽子,天下皆知的綠帽子。

這樣荒唐的事,也只能在風氣開放的唐朝可以出現了,有唐太宗武則天唐高宗三人的不倫之戀珠玉在前,那唐玄宗和兒媳婦混在一起似乎也在情理之中,畢竟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可是這樣,可算是苦了壽王李瑁,自己的媳婦變成了自己的小媽,這樣的事誰也難以接受吧。可能唐玄宗心裡也是過意不去,因此在公元745年又為壽王安排了一門婚事,將韋氏許配李瑁為王妃,這也算是緩解了一下壽王李瑁的尷尬。此後這二人相依為命,生有五子,直到775年,壽王李瑁病逝,結束了自己這窩囊憋屈的一生。

如果武惠妃當時沒有誣陷太子黨造反,那麼他就不會被嚇死,她不死,孤獨寂寞的唐玄宗就不會看上兒媳婦楊玉環,那麼壽王李瑁這頂綠帽子就不會帶的這麼結實,壽王李瑁還會被唐玄宗所寵愛,那說不定太子之位還可能是壽王的。

真可謂,機關算盡太聰明,反坑了自己的兒子啊。人,還是要講一些道義的。

以上。


木劍溫不勝


李瑁,唐玄宗李隆基的第十八個兒子,被封為壽王。

李瑁之所以出名,都是拜他的前王妃所賜。他的第一個壽王妃名叫楊玉環,長得是傾國傾城,中國歷史上四大美人之一。


當然,結果我們都知道了,李瑁的老爸李隆基扒了個灰,不僅給自己的兒子帶了個綠帽子,還把兒媳婦變成了老婆。

可憐的李瑁,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老婆變成了自己後媽。這種感覺就好比在天下人面前,扒光了壽王的衣服,當街巡遊一般。壽王卻不敢反抗,更無力反抗。



壽王是個可憐人,從他一出生開始就註定了!



1、出生即遠離父母

壽王的生母是武惠妃,和武則天一個姓。武惠妃是當時唐玄宗最寵愛的妃子。

武惠妃多次懷孕,結果不是流產就是夭折,好不容易生下了李瑁。唐玄宗因為怕李瑁養不活,所以李瑁一出生就被送到了唐玄宗的哥哥李憲家裡養著。

李瑁在李憲家裡生活了十幾年才被唐玄宗接回了宮裡。也許在李瑁心中,李憲夫婦才是他真正的父母吧。



2、老婆被自己老爸搶了,太子之位也丟了

李瑁在一次偶然的場合看到了楊玉環,當時就被楊玉環那傾國傾城的容貌給迷住了,因此當即就入宮請求迎娶楊玉環。

因為當時李瑁的老媽武惠妃還在,依舊受寵。所以李瑁很快就如願以償,抱的佳人歸。

對於李瑁來說,母親正受寵,又抱得美人歸,本來是該順風順水,成為人生贏家的。但是這一切,隨著武惠妃的去世而變了樣。

武惠妃因為想讓自己的兒子李瑁成為皇太子,因此誣陷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要謀反,導致這三人都被玄宗處死。

中國人講究因果報應,武惠妃害死了李瑛等三人,內心有愧,受驚而死。

失去了武惠妃的唐玄宗感到非常寂寞,有人就告訴玄宗,壽王李瑁的王妃非常漂亮。於是玄宗就叫壽王妃入宮,天天陪著自己。此時距離李瑁迎娶楊玉環,不過三年。



李瑁天天被自己父親帶綠帽子的日子又持續了兩年。玄宗也不想再這樣繼續扒灰了 ,他要名正言順的擁有楊玉環。

於是,楊玉環出家當了道士,道號“玉真”。隨即,楊玉環被玄宗迎回了宮中,冊封為貴妃(當時玄宗沒有皇后,貴妃是實際上的後宮之主)。

難以想象,當時李瑁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但是不要緊,老婆沒了只是開始,玄宗又立了李亨為太子,這下子李瑁連太子之位也失去。



3、替李憲守孝

也就在楊玉環成為自己後媽的次年,當年養育自己的李憲去世了。

心灰意冷的李瑁向玄宗請求去守孝三年,以報答李憲當年的養育之恩。

玄宗正忙著和楊玉環風流快活,根本就不想見到這個自己貴妃的前夫。於是大手一揮,就讓了李瑁去守孝了。

在此後的歲月中,李瑁被玄宗不斷冷落。


小鎮月明


說起李瑁,他本身是個平凡無奇的皇子,是那種史官都不會浪費筆墨多做記載的皇室成員。卻因為一場扒灰往事而留名唐史。

李瑁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十八子,其生母武惠妃頗得恩寵,愛屋及烏唐玄宗對李瑁也不錯。16歲那年迎娶了楊玉環為妃,小兩口恩恩愛愛的生活了五年。

後來武惠妃為了扶植李瑁為太子,設計陷害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三人謀反,就在三人被殺後不久,武惠妃也去世了,李隆基、李瑁父子便不似從前親近,李瑁也就無緣太子之位了。

失去愛妃的唐玄宗內心無比空虛寂寞,兒媳婦楊玉環常常代替婆婆親侍御前。以前就只覺得兒媳漂亮,如今看來還風情萬種啊,總之結果是唐玄宗看上了兒媳婦楊玉環,想佔為己有。

雖說唐朝民風開放,但是公公搶了兒媳婦畢竟不是什麼光彩之事,也得顧及一下兒子的感受,於是唐玄宗以為母親竇太后祈福的名義命楊玉環去道觀修行。

公元745年,李隆基為兒子李瑁娶了一位韋姓的王妃。一個月後,李隆基便把楊玉環接回宮中,封為貴妃。自王皇后被廢后再未立後,楊玉環雖無皇后之名,卻已是皇后之尊。

李瑁雖然不捨得楊玉環,但是誰讓自己老爹是皇帝呢,想搶自己的女人,自己也無能為力,只能打碎牙齒往肚子裡咽。生活還得繼續,只好湊合跟韋氏過日子。好在韋氏性格不錯,兩人過得還算和睦,生了5個兒子。

不過時常看著老爹和前妻秀恩愛,估計李瑁心裡還是犯膈應的。尤其是帶著妻子就朝拜皇帝老爹時,見著前妻還得喚聲小媽,自己現任得向前妻行跪拜禮,叫聲婆婆。這滋味旁人體會不來啊!

安史之亂爆發後,楊貴妃被縊死在馬嵬坡,一代傾城佳人就此香消玉殞。那時的李瑁大概會想,如果老爹沒有看中楊玉環,她沒有成為赫赫有名的楊貴妃,依舊守在自己身邊過著悠閒、與世無爭的日子,便不會發生今天的悲劇。但是她真的甘願平凡安穩的度日嗎?

歷史不能假設,即使李瑁有心救楊玉環,也是有心無力,皇帝老爹都無法保全的人,何況他一介小皇子呢?

楊玉環去世後,李瑁度過了20年平淡的光陰,於公元775年溘然長逝,享年56歲。


史論縱橫


任何一個爺們設身處地替李瑁想上一想,都會覺得這人生無處不狗血。

結婚三年的媳婦,被老爸惦記上,互通款曲,自己還不敢說啥,敢說嗎?敢說小命可能保得住,也可能保不住,但太子之位肯定是沒戲。

牙一咬、腳一跺、跟媳婦商量好了,等我當上太子,繼承皇位之後,我再來接父親的班,你這小媽從哪兒來回哪兒去,我這還等著給你摘掉小媽帽子,仍然做我媳婦。

結果小媽叫上了,太子沒當上。

沒準,瞧這意思,我覺得,老爸八成是看出了我的心思......

老爸又給我娶了一房媳婦韋妃,扭臉兒就封了我前妻做貴妃,韋妃倒是對我不錯,接連給我生了幾個小王子,我聽到他們叫我前妻叫奶奶,心裡這叫一個別扭哎。

眼不見心不煩,正好我的養父寧王李憲薨,我趕緊去為他守孝三年,哪怕父親因此與我疏遠,我也在所不惜,可算不用整天看到他倆在一起膩咕了。

安史之亂,長安陷落,我還得跟著老爸前往四川,中途在馬嵬坡又見到了不願見到的一幕,我曾經心愛的那個女人居然在軍隊譁變中被各種埋怨,連老爸都保不住她,她就這麼眼睜睜的自縊在我的眼前。

當我看到老爸抱著她痛哭時,我居然有一絲解脫感,結束了,一切終於結束了,那一刻,我的眼淚比我老爸流的還多,只有我知道,這些眼淚是為自己而流。

我比她又多活了一十九年,這一十九年,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生怕因為有點什麼舉動被史官記錄下來,我希望歷史把我這個可憐的人兒忘記。

我的人雖然不出門,我編的故事卻流傳了下去——在我的精巧構思下,我的前妻楊玉環妹子後來流落到倭國,另嫁他人,開枝散葉。你們肯定猜出了我的用意,是的,我也要讓我的老爸嘗一嘗心愛的女人躺在別人懷抱的滋味。


歷來現實


福垊真想穿越唐朝,化身李清,讓他活得揚眉吐氣!李瑁榮辱皆因媽,李隆基奪兒媳不全是愛更是報復!



男人不共戴天兩件事事——殺父之仇奪妻之恨,可奪妻之恨是父親乾的,這天還共不共?尤其這父親還是最牛的父親——父皇!

李元昊奪子妻廢子(太子)位,被子削鼻而崩,這就是不要鼻子的來歷。後梁朱溫酷愛兒媳,諸子獻妻謀位,朱溫崩的沒有善終。



李瑁的結局還不錯,只是奪妻之恨一輩子難以釋懷。為什麼要奪兒媳,因為他媽太美太老婆太美,更因為他媽太狠!

娶妻與奪嫡同在。



16歲雨季的李清遇到17歲花季楊玉。他們兩情相悅。邂逅在735年,壽王李清親姐咸宜公主婚禮上。這是一場政治婚姻。壽王其母武惠妃是時任皇帝李隆基他奶奶武則天的堂侄孫女。其女咸宜公主嫁給了李隆基他大爺的女兒長寧公主和楊慎交的兒子楊洄。人家結婚,為什麼楊玉參加啊!說起來楊玉環的祖先與楊慎交的祖先還有武則天他媽的祖先都是隋朝宗室,都是親戚嘛!



武惠妃深受皇帝寵愛!知道有多寵愛嗎?737年,武惠妃聯合楊洄把李隆基二子(太子)、五子(鄂王)、八子(光王)以謀反為名,李隆基廢他們為庶人並賜死,像不像為了女人不要兒的漢成帝?武惠妃為什麼要害他們,為了壽王李瑁成為太子。735年,唐明皇為李清改名李瑁(綠帽?)迎娶了楊玉環(即前面的楊玉)——雙玉合璧!737年的上半年,李瑁是幸福的,婚姻幸福,事業有成,太子位已觸手可及了!

喪母丟位失妻



三庶人死後,武惠妃也因驚嚇而死。這驚嚇應該不是迷信而是擔心事情敗露,甚至說李隆基知道了她的陰謀。然後她去世,雖被追封為後,但並沒有給她最想要的——立壽王為太子。而是立老三李璵為太子,而且還把壽王妃納為貴妃!福垊以為這是唐玄宗在報復武惠妃,死了也得報復她的兒子。一個能殺自己兒子的皇帝,難道不能做出讓兒子生不如死的奇恥大辱的事嗎?



楊玉環不會喜歡李隆基的!一是他太老!二是衝擊倫常的壓力!楊玉環沒有殉道的勇氣,只能屈服皇帝的淫威,久而久之就麻木了,習慣了,依戀了,也就愛情了。對於李瑁他恨楊玉環更恨父親。真是渣爹奪媳欺弱子,不狠只忍一生恥!昨日己妃今母妃,心中泣血滿面淚!

李隆基不可能用兒媳交換太子位的。一是諸子不服。二是他會秋後算賬。故而李隆基一直打壓和疏遠李瑁,就讓他憋屈窩囊地活著,替他母后贖罪!



756年,唐玄宗和楊貴妃困於馬嵬坡,被迫賜死楊貴妃。唐玄宗哭著說“身為天子尚不能庇護一婦人邪!”李瑁聽到這個消息一定是既過癮又悲傷,似乎大仇已報,又似乎感覺一下子把身子抽空。762年5月3日,唐玄宗孤寂一人、鬱鬱而終。當渣爹和前妻去世後,李瑁反而放下了,他和韋妃生養的兒女,兒子都是郡王,女兒都是縣主。775年,壽王薨。如果福垊穿越到唐朝,重生為李清,一定要那三郎好看,然壽王變唐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