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唯一的污点,印证了中国古代一句名言,只有六个字!

众所周知,武松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明朝名士金圣叹将他评价为:“一百八人中,定考武松上上。时迁、宋江是一流人,定考下下。”由此可见,武松为人的确很“完美”!

关于武松此人,重点有四个:(1)血溅鸳鸯楼,诛杀西门庆,“杀人者,武松也”,(2)三碗不过岗,吃手空拳打死一只吊睛白额虎,(3)聚义二龙山,(4)征讨方腊过程中,痛失左臂,隐居杭州六合寺,寿至八十!

可以说,在武松的一生中,忠义、英勇、机智等可谓一样不缺,即便面对潘金莲的美色诱惑,血气方刚的武二郎依然岿然不动。所以,古今很多人评价他,都会用一个词语,即:“真义士”!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真义士,在他一生之中,却有一个污点!值得一提的是,这一个污点,印证了中国古代一句名言,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只有六个字!

武松唯一的污点,印证了中国古代一句名言,只有六个字!

《水浒传》中,武松对柴进却极为不厚道,甚至可以说有点忘恩负义!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接下来,就和大家聊聊此事,谁对谁非各位评说!

武松犯事之后,就跑路了,所谓亡命天涯也。随后,他躲进了柴大官人柴进的庄上!坦率的说,柴进对武松很尊重,给他好酒好菜的招待着,但始终却得不到武松的好评!

柴进此人的来头很大,是周世宗柴荣的后裔,属于当年皇室后人。关于他的评价有两个:(1)仗义疏财,曾帮助过林冲、宋江、武松等人,(2)很有资格当老大,却偏偏看不上梁山一把手位置!

武松唯一的污点,印证了中国古代一句名言,只有六个字!

正因为仗义疏财,所以柴进的江湖名声很好,但在武松这里,却不行了。柴进对武松可谓有大恩大德,武松却并没有感激;相反,宋江对武松小恩小惠,武松却无比感激!

武松曾说:“小弟在清河县,因酒后醉了,与本处机密相争,一时间怒起,只一拳,打得那厮昏沉。小弟只道他死了,因此一径地逃来,投奔大官人处,躲灾避难,今已一年有余。”白养一年有余,算哥们了!

柴进养了武松一年多,但到了后期,武松却对柴进日益不满,最主要一个原因是:抱怨柴进怠慢了他,把他当成一般庄客看待了。因为一开始是“两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后来没有了。

当然,由于武松好酒,所以经常酒后与其他庄客、下人起纷争。对于这一点,柴进并没有理会,既没有责怪武松,也没有处罚别人,或许也让武松不满。总之,武松在柴进这里不如意!

武松唯一的污点,印证了中国古代一句名言,只有六个字!

然而,奇怪的是,武松对宋江却很感激。这里有两件小时,很能说明问题。

第一,武松不如意的时候,同在柴进庄园的宋江,拉着武松一起喝酒吃肉,结果武松感激滴零的,纳头便拜,认宋江做哥哥!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酒肉都是柴进的,没有花宋江一分钱!

第二,武松要离开柴进庄园时,柴进和宋江都给了盘缠。其中,宋江给了十两银子。但武松对宋江却很感激,对柴进却很冷淡,这让柴进很尴尬。需要注意的是,宋江这十两银子,也是柴进给的!

武松唯一的污点,印证了中国古代一句名言,只有六个字!

显然,从这一件事上,可以看到,武松虽然是“真义士”,但对柴进却不太厚道,是他一生的污点。怎么说,柴进也养了武松一年多呀,而且是“包庇罪犯”,至少得做个感激的表情吧!

实际上,从这一件事上,可以印证中国古代一句名言,只有六个字,即:“升米恩,斗米仇”!柴进只知道大笔大笔的往外扔银子,却不知让人感激他,大家吃他的喝他的,最后成了“冤大头”,恩惠太大反成仇。相反,宋江只给别人小恩小惠,却让无数人为他卖命!当然,知道征讨方腊之后,武松才看清宋江真面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