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雙峯經濟開發區

湖南雙峰經濟開發區,於1992年8月經省體改委湘體改字[1992]177號,省政府[1994]5號文件批准建立。2005年,開發區通過了國家發改委終審,是全國開發區清理整頓後保留的省級開發區。地處雙峰縣城西郊,雄踞320國道、上瑞高速公路雙峰連接線、婁衡公路等3條重要交通幹線的交匯處,交通區位優勢明顯。

湖南雙峰經濟開發區

ofweek工業園

開發區按照“高起點規劃、高科技含量、高投資回報、高速度發展、低成本起步”的發展理念和“總體規劃、功能分區、基礎先行、分步實施”的發展思路,總體規劃13.018平方公里,分3期開發:第1期開發縣城迎賓路、320國道、婁衡線及森西路以內的1平方公里區域;第2期開發萬宜路兩旁進深1500米及和森西路北側800米以內範圍約5平方公里區域;第3期開發其餘部分。

到2005年底止,開發區已完成第1期開發,進入第2期開始階段,建成了湘中藥材市場、湘中保健品批發市場、湘中優質農產品批發市場、湘中農機機電大市場等4個專業市場。2002年建立了雙峰科技工業園,基礎設施總投資突破1億元,園內初步形成了電子信息、汽車空調、農機機電、新型材料、生物醫藥、綠色食品等6個重點產業,入園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8家,總投資達5.9億元,區內規模企業年總產值突破2.35億元,實現利稅4200萬元。2006年計劃完成已規劃的107公頃的開發建設,形成產值5億元,稅收2000萬元;到2010年開發200公頃,形成產值12億元,稅收1億元;到2015年開發400公頃,形成產值30億元,稅收2億元。

從2005年起連續3年縣財政將每年投資1000萬元用於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開發區逐步成為雙峰縣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和經濟亮點。

地理優勢

雙峰經濟開發區1992經湖南省政府批准建立,2005年,憑藉已形成的發展規模、良好的產業優勢和彰顯的經濟效益等指標通過了國家發改委終審,成為全國開發區清理整頓後保留的省級開發區,規劃面積10.8平方公里。建區十多年來,在上級政府的正確領導和關心支持下,經過廣大建設者的艱苦創業和不懈努力,開發區已由昔日的黃土荒山,成長為投資環境良好、外向型經濟壯大發展、社會事業日益繁榮、現代化工業初具規模的新城。

優越的交通區位。湖南雙峰經濟開發區位於“湘中明珠”的核心,屬“長株潭”一小時經濟圈和“3+5”城市群範圍,處於“泛珠三角”經濟輻射區。320國道、上瑞高速公路橫貫東西,洛湛鐵路、京珠西線貫穿南北,正在實施的益-婁-衡高速為湘中地區南下“珠三角”開闢了便捷的通道。

招商產業

主導產業發展已具規模。形成了四大主導產業:一是農機制造業。目前已有湖南農友、國藩工礦、金峰機械、定源機械等項目落戶,建成了中南地區最大的農機專業市場--湘中農機機電大市場。現有的農機制造業項目投資規模近5億元。二是農副產品加工業。目前有湖南卓越糧油、燈塔米業、永豐辣醬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利用雙峰現有農業資源優勢,採取公司加基地加農戶模式,快速發展,總投資約3.0億元。三是製鞋業。製鞋業是雙峰縣新興產業。雙峰經濟開發區充分利用沿海產業轉移的機遇,主動出擊,尋求沿海產業轉移新突破。完善配套的基礎設施、讓利於投資者的優惠政策、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全方位的駐廠服務,先後有戰略投項目興昂國際、晟豐、榮誠鞋業等落戶園區,總投資達5.2億元,吸納城鄉剩餘勞動力10000餘人。四是電子信息產業。依託湘源皇視數碼整合的契機,抓住沿海因印刷電路版產業轉移的機會,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引進印刷電路板產業集群項目等,做大電子信息產業。本文來源於:ofweek工業園 https://park.ofweek.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