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蘇州、同里游

記蘇州、同裡遊

本命年那一年,兄長從蘇州悟真道院為我求一護身符,歲月如白駒過隙,本命年漸去漸遠,說好的還願卻一直未能成行。這個暑假,拜望父母后,來蘇州還願,順便攜小朋友遊江南。

住在觀前街附近。早上早早起來去吃著名的“啞巴生煎”,隊伍排得老長,滋味的確不錯,鮮、香、嫩、微甜。拙政園一定是要去的,園中有園,若俄羅斯套娃,歐陽修寫庭院深深深幾許。那園子該亦是這般吧。園中景緻,春夏秋冬,各有奇妙,然而若無導遊解說,卻不知道,聽明白了,不由感嘆古人的巧思與情調。這園子第一任主人王獻臣政治上失意,回故鄉修拙政園,算是傾盡畢生心血,死後,偌大家業卻被兒子賭博輸給徐家,徐家卻在此繁衍生息百餘年。清軍入關後,徐家又將園子賣給大學士陳之遴,陳氏又讓人將其裝點得極盡奢華,然而,他在京十年,並未親眼見過園子,後因罪被貶謫遼東,在那裡罹患惡疾,一命嗚呼——園中的似錦繁花,茂林修竹,他從未有親近過。

付出最多的得不到享受,未有付出的卻不勞而獲——大約人生是不能講道理的,若是講道理,一定有人活生生氣死。好吧,人各有命,或者這美麗的園子與王氏和陳氏都無緣吧。人這一生終有一天要學會: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留園類似,只是更為精緻,略去不提。

記蘇州、同裡遊

晚上的平江路燈火通明,雖並不是元夕,卻依然有著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的樣子。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林立的各種鋪子,門面或是爬滿青藤,或是鮮花盛開,各有特色,文藝範十足,配著河面上的微風,和著人們的歡聲笑語,溫婉又喧鬧,讓人流連,那裡較有特色的是芒果味老酸奶,18元一杯,我們一家人都喜歡。

記蘇州、同裡遊

虎丘的林木森森,陰涼幽靜是我所喜,去的時候,正是中午,蟬鳴陣陣,蟬噪林逾靜,大約如此。一進大門,是擁翠山莊,依山而建,層層遞進,穿行亭臺樓閣之中,看滿眼翠色無邊,只覺有錢人太會玩。往前看了劍池的碧波,據說下面靜臥著吳王闔閭和他著名的魚腸劍。旁邊是二仙亭,民間有說一樵夫上山砍柴,在此遇見一老翁,與其對弈,一局完了,發現斧子,扁擔都已腐朽,回到家裡,家人已不可尋,原是入了仙境,所謂天上一日,人間一年。這個傳說在江南流行甚廣,下文還要提到。又去瞧了西施照影的井,很遺憾並沒有像傳聞所說變得花容月貌。

下午去了寒山寺,寒山寺鐘聲尚在,意境已不可尋。門口有書法家將歷代文人寫的寒山寺詩題在牆壁上。詩言志,作者將心裡所感知所思悟用語言表現出來就可以了,不知為何要相互攀比。這麼多詩,還是沒有一首超過張繼的。

記蘇州、同裡遊

相比蘇州市區,更喜歡的是同裡,同裡本名富土,怕有露富之嫌,遂將此二字結合,改名同裡。

在淘寶上定的門票,大人的票含有南園茶社 的茶券,孩子的票含有做陶藝的券。住的是攜程上訂的民宿。都很美好。

先說說孩子做陶藝的“小食光咖啡” ,老闆是個年輕小夥,非常細緻有耐心,在他的悉心指導下,女兒完成了生平第一件陶藝作品。值得一提的是,一次陶藝體驗價49,我在淘寶上買的門票是45,包括景區所有門票。

住的民宿在著名的三橋附近,臨河而建,門廊垂著密密長長的綠蘿,掛著大紅燈籠,一樓牆壁擺了各種書籍,女兒看完了厚厚的一本。

老闆娘親切熱情,雖然並不似《新龍門客棧》裡的金鑲玉那麼風情萬種,卻也溫柔可親,且有幾分姿色。我們是家庭房,大床與小床間以珠簾隔開,整個房間是橘粉的色調,整潔溫馨。

突然羨慕起在古鎮上開一家客棧的老闆娘——客人在網上訂購,她只是負責收錢,悠閒地看遊人來來去去,過著和古鎮一樣的慢生活——前提是有足夠的資本,能擁有一家客棧,所以此生已矣,且待來世。

記蘇州、同裡遊

羅星洲門票是附贈的,我們做電瓶車5元一人,很快就到碼頭。坐船幾分鐘便到了。那是太湖裡的一個小島,儒釋道三家都有建築於此,翠色掩古寺,碧波映曉天,但文昌閣的鐘聲聽聽也就罷了,不必真去——大師要錢,而且不少。

我小時候讀了本叫做《珍珠塔》的小人書,記憶深刻,說的是御史陳大人的女兒陳翠娥許配表哥方卿,方卿家道中落,陳氏父母悔婚。然而翠娥堅貞,送表兄進京趕考的盤纏,並贈家傳珍寶珍珠塔。方卿果真高中狀元,與陳翠娥完婚。

我本以為是編的故事,可這個故事是真的,且就發生在同裡 ——珍珠塔即為同裡的一大景點。兒時讀的故事 ,今朝都到眼前來,竟然有一種他鄉遇故知的興奮。於是去了翠娥的家,看了她讓丫鬟送方卿盤纏的後花園。

下午到南園茶社喝茶,聽評彈。二樓上,所有窗戶打開,正所謂風滿樓,評彈韻味十足,男聲溫柔敦厚,女聲高亢不失柔美,若乳鶯出谷,配著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琵琶,配著噪噪切切的三絃,形成一種婉轉又清麗的節奏,唱的正是是《珍珠塔》——《見娘》一段。

中國戲曲裡,公子落難,小姐搭救的套路實在太多,我家鄉人都喜歡黃梅戲《女駙馬》,其中有一段唱詞是這樣的,“父母嫌貧愛富貴,女兒不忘恩愛情”。我細細想了一下,這並算不上愛情,翠娥估計之前並未見過方卿,哪裡就愛上了呢?說到底,傳承這麼多年來的,人們心心念唸的想要別人給自己的,不過一個字“善”,就算是最壞的人,也希望別人對他是好的,一諾千金,有恩必報,義薄雲天,重義輕利。因為難得,所以代代傳唱。特別是這幾日說到疫苗的事,覺得怪不得這種宣揚善念的戲曲能傳頌多年。

愛與美亦如此。所以人生最珍貴,不過愛與善與美。

記蘇州、同裡遊

尋美,是我來同裡的目的。

園林都差不多,所以退思園不提了。走在同裡的粉牆黛瓦間,看小橋流水,小橋下有碧波,碧波上有小船,小船上有桃紅的油紙傘,油紙傘旁幾隻魚鷹躍躍欲飛,是視覺的盛宴。又驀然在粉牆上發現一張“花好月圓”的樂譜,我一直以為這首曲子是廣東音樂,還奇怪為什麼那樣婉轉纏綿,原來寫詞的作者便是同里人,範煙橋。巧的是,晚上有雨,雨後出去,碧天澄澈,一彎明月,彩雲追著月,正是歌詞中的樣子:浮雲散,明月照影來。人們三三兩兩,聊天納涼,有胡琴聲隱約傳來,亦有夜來香花開。算是花好月圓吧。晚上回去後,單曲循環,算是完全學會了這首靡靡之音,待會兒唱給你聽。

記蘇州、同裡遊

颱風安比來臨,今晨大雨傾盆,雨停之後的同裡,格外清新真純,去了穿心弄,想著戴望舒的雨巷——彷彿也不對,因為這個巷子太窄,油紙傘亦撐不開,穿心弄這個名字太虐心,希望並沒有什麼虐心的事情發生過。穿心弄不遠是天主教堂,正在做彌撒,我們進去,聽到神父在領唱聖哥,莊嚴肅穆。天主教堂的門口有副楹聯“修德可以做聖賢,敬天何須分中外”——敬天,天在此是一種宇宙精神,沒有一種宇宙精神,怎麼抵禦人生中那些悲傷,致敬有信仰有精神支撐的人。

記蘇州、同裡遊

又到了嘉蔭堂,嘉蔭堂並非高官巨賈宅邸,屋主人與柳亞子同宗,柳亞子還在此居住多時。匾額上寫著“厚道傳家“”幾個大字,非常喜歡,厚道在我看來是最美的一種人品,生平忌諱只吃不吐且自覺精明的人。他們家以精緻磚雕木雕聞名,其中有一副木雕,講得依然是樵夫遇仙的故事,只不過變成了三個仙人下棋,樵夫在一邊看,一句完了,斧子扁擔皆朽。中國這種故事太多,大約可以歸於“母題”一類,南柯一夢,大約亦是如此,導遊說屋主人希望以此故事激勵子孫珍惜光陰。我卻有其他的看法,即,吾輩的汲汲營營,悲歡離合,在仙人那裡不過一瞬,我們看螞蟻,亦覺其忙忙碌碌,甚為好笑,可螞蟻自己或許亦覺一生長長,亦在經歷其生命中的驚濤駭浪,不過跟我們不同世界,我們不能解罷了。

又到了耕樂堂,到了門口,雨又來,那細雨被風吹得斜斜的,在深宅大院裡,我仰起頭,覺得似灑下的珍珠屑,牽扯不斷,纏綿不已。這家的書房附近有個佛堂,其實現代家庭若有一個類似的房間——未必是念佛,只是一個安靜的可以與自己獨處的房間也很好,珍珠塔裡有副楹聯:“魚樂焉知人樂,泉清不如心清”,人的痛苦,大半來自思慮,若能心神守一,無妄念雜念,安詳寧靜,時間亦覺得很快就過去了——仿似仙人之境。

記蘇州、同裡遊

12點座地鐵回了蘇州,本打算坐高鐵回南京,被告知,因為安比,火車,汽車全部停運。

只好又住一晚,吃了孩子喜歡的松鼠桂魚。說起吃的,不免要提景區門口的“酒罈子飯桶”,極有特色,且性價比高,尤喜河蚌豆腐煲,我們把飯菜吃得光光,老闆娘送了好喝的蘋果醋。

說起老闆娘,想起這次出來的接觸到的江南女子,雖然並無韋莊詞裡的“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卻都是和顏悅色,慈眉善目,讓我覺得舒心。

今夜臺風陣陣,在蘇州的賓館無事,是為記。

2018年7月23日夜於蘇州觀前街。

記蘇州、同裡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