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狂人」李書福90億美元收購奔馳公司,未來充滿想像空間

餘勝海/文

素有“汽車狂人”之稱的李書福,正在顛覆全球汽車業傳統秩序。2月24日,中國民企浙江吉利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宣佈,已通過旗下海外企業以90億美元收購了戴姆勒股份公司9.69%具有表決權的股份。此次收購完成後,吉利集團將正式成為戴姆勒最大股東。此前,戴姆勒的最大股東為科威特投資局,持有6.8%的股權。這是吉利集團既2009年11月收購了歐洲汽車豪門沃爾沃轎車公司之後,再次上演了全球汽車業為之一驚的“蛇吞象”的壯舉。

“汽車狂人”李書福90億美元收購奔馳公司,未來充滿想象空間

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

戴姆勒總部位於德國斯圖加特,旗下業務部門包括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戴姆勒卡車、梅賽德斯·奔馳輕型商務車、戴姆勒客車和戴姆勒金融服務。

去年11月,媒體曾報道吉利希望以4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帶戴姆勒5%的股份。戴姆勒方面當時婉拒了這項提議,同時表示歡迎吉利到公開股票市場上買入戴姆勒的股票。如今看來,吉利不但採納了這個建議,而且變本加厲地買了更多。這項堪稱中國汽車海外併購史上最大一筆投入,將會收穫哪些回報?

“相信最後開寶馬、奔馳的這些人,一定會認識到吉利汽車其實也不錯,今後不買寶馬、奔馳了,去買吉利汽車。”多年前,吉利董事長李書福在訪談中說出這段話的時候,吉利汽車還入不了奔馳、寶馬用戶的眼。如今,他們當中有多少真的改開了吉利汽車還不得而知。但是,李書福卻開始出手“買奔馳”了。

據瞭解,德國汽車製造商戴姆勒在日前的一份監管申報文件中表示,吉利持有其9.69%的具有表決權的股份,按當前市價計算這筆股份的總價值在90億美元左右,該交易尚需通過中國監管機構審批。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介紹,吉利在全球資本市場非常活躍,也有很多很深的觸角。所以,通過海外資本市場來完成這次收購,沒有動用境內的資金。

李書福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戴姆勒是一家擁有一流管理團隊的優秀公司。能夠入股戴姆勒,並支持由蔡澈博士帶領的管理團隊開展工作,我感到非常榮幸。很高興能在戴姆勒未來發展道路上伴隨其成長,助力其成為電動出行和線上技術服務領域的佼佼者”。

關於為何要收購戴姆勒股權,李書福表示:“21世紀的全球汽車行業面臨巨大創新機遇,也面臨來自於非汽車行業公司的挑戰,各個汽車企業單打獨鬥很難贏得這場戰爭。為了主動抓住機遇,我們必須刷新思維方式,與朋友和夥伴聯合,通過協同與分享來佔領技術制高點。對戴姆勒的投資正是出於這種戰略思考。”

李書福還預測,未來世界傳統汽車行業只有2-3家企業能活下來,誰能屆時佔領技術制高點,誰就是勝利者。在李書福看來,戴姆勒是全球汽車領導者,在電動化、智能化、無人駕駛與共享出行各領域都是引領者,從戰略協同的角度,戴姆勒與吉利、沃爾沃產生協同效應,這是吉利入股戴姆勒的一大原因。

吉利集團首席財務官李軼梵表示,戴姆勒始終是這個行業的領袖,現在汽車工業是一個真正革命性的時刻,比如新能源、自動駕駛、智能互聯、共享出行等方面。這個行業在面臨鉅變的情況下,每一家企業都有獨特的優勢。希望通過這次收購能夠把吉利、戴姆勒包括沃爾沃各家的優勢整合起來,產生協同效應。

對於此次吉利收購戴姆勒股份,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顧問杜芳慈認為,李書福是非常有戰略眼光的一個汽車業的企業家,希望他能真正從奔馳那裡得到東西。本身買股票只是往這方面走了一步,但是奔馳不會通過買點股票就給技術。

此次消息一出,想得多的網友已經在開玩笑地給奔馳起新的名字。不過,目前看來確實是想多了。李軼梵表示,現在只是一個戰略性的投資,期待在未來各個方面能夠同戴姆勒展開全方位的合作。具體怎麼合作、在什麼方面合作、什麼方式,還有待未來雙方作進一步探討,現在沒有明確的消息。

李書福開過照相館,生產過電冰箱,踏著當年中國最熱門的行業一路走來。20世紀90年代,他成立了中國第一家生產轎車的民營企業。8年前,吉利正式收購沃爾沃汽車集團100%股權。當時,有評價說這是“蛇吞象”。能不能消化,好不好消化?李書福在2016年談起這次收購時說,沃爾沃確實幫助了吉利。

杜芳慈評價認為,這是李書福的一種“彎道超車”。汽車工業已經發展一百多年了,國際的大公司像奔馳、寶馬、豐田,技術的沉澱是非常豐厚的。把沃爾沃買了,可以通過合作迅速提高他的水平,這是在中國的汽車行業的企業家裡最精明的一個做法。

吉利的“購物車”裡如今裝著各種車。2017年,吉利收購了寶騰汽車49.9%的股份以及英國豪華跑車品牌路特斯51%的股份,全面行使經營管理權與戰略規劃制定權;投資了卡車、客車、建築設備、船舶和工業發動機的製造商——沃爾沃集團;在美國,全資收購了一家飛行車公司。

“汽車狂人”李書福90億美元收購奔馳公司,未來充滿想象空間

“要上天”的李書福在其對吉利的2018新年賀詞中稱,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幕已經拉開,人工智能、新能源革命、萬物互聯都近在眼前。

“世界如此之新,一切尚未命名。”李書福的這句話揭示了未來的無限可能。具體到吉利的這次入股,李書福明確表示希望與戴姆勒進行電動出行領域的合作。不過,吉利並不是戴姆勒在國內的第一個合作伙伴。早在2010年,戴姆勒與比亞迪合資設立了騰勢汽車。去年七月,戴姆勒與北汽集團簽署框架協議,決定共同投資50億元人民幣,在國內建立純電動車生產基地及動力電池工廠。

如今吉利成了戴姆勒第一大股東,可以想象未來的國內電動汽車市場上勢必會出現非常微妙的景象:一邊是戴姆勒分別與比亞迪和北汽合資生產的電動汽車產品,另一邊是吉利自己的產品,這些產品之間存在競爭關係,電動汽車觀察家總編輯邱鍇俊分析,吉利與戴姆勒未來的合作形式讓國內電動汽車市場的未來充滿想象空間。

筆者分析認為,雖然吉利成了戴姆勒最大的股東,但是還不能馬上得出結論說吉利和戴姆勒會一起推電動汽車,怎樣把股權關係變為業務合作還需要觀察。因為吉利本身除了電動汽車生產之外,還是電動汽車運營商。現在“曹操專車”在中國、在全球都在擴展電動出行服務。也許不一定是一起造車,也可能是一起做服務商、運營商。但長期來看,既然戴姆勒的大股東是吉利,戴姆勒和北汽、比亞迪的合作有一點競爭關係。但現在沒有看到一個特別明顯的衝突,因為李書福己明確表示,吉利收購奔馳母公司後,將完全遵守戴姆勒公司的企業章程和治理架構,尊重公司的文化和價值取向,不會干預公司的治理,會尊重他們既有的管理。而且戴姆勒股權特別分散,吉利一方不太可能繼續增持,控制董事會,進而控制業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