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互联网“软色情”中的未成年人!

3月8日,豆芽偶然发现10岁的女儿与一个15岁的男生科里斯“网恋”了。让她更为讶异的是,在两人的QQ聊天记录中,男孩还示意女儿学一学“文爱”(注:文字性爱)。女儿有阿斯伯格症,与人交往缺乏技巧,只能理解字面意思和清晰指令。她担心如果发现再迟一些,孩子真的会去学。她找到科里斯对质,“他给出的解释是玩玩而已,说我过激。”科里斯是B站(哔哩哔哩)上的UP主(上传视频的博主),他把与豆芽的对话发到网上,指责豆芽不尊重孩子的隐私,获得了一部分支持。豆芽的反驳迅速掀起了一场舆论战。接着男孩道歉,B站删帖发声明……她的站内信里收到其他女孩们类似经历的倾诉,作为单身母亲,豆芽内心的不安加剧了。

谨慎!互联网“软色情”中的未成年人!

2

《第八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逾九成未成年人在上网时遭遇过不良信息的侵扰。通常,在一些贴吧里,比如萝莉吧、处对象吧、连麦吧,以及一些“语诱”、“语C”、“声优”、“磕炮”QQ群里,大量未成年人活跃其中,在这个信息自由流通的虚拟场所,未成年人们会用一些成人费解的黑话社交,让软色情(注:偏晦涩的色情内容)在网络空间内潜滋暗长。战争“70后”的豆芽1999年就开始用QQ,还是资深的Wower(注:魔兽游戏玩家),她对孩子接触网络的态度显得开放和包容。女儿3岁多时,豆芽开始让她通过QQ和离婚的丈夫视频聊天。前夫在遥远的异地,女儿的QQ是豆芽帮她申请的,在她看来,QQ是女儿和前夫及其家人联络感情最便捷的工具。一些不好的征兆出现在今年3月。豆芽突然发现女儿经常半夜在她睡着之后偷拿她手机,钻进被窝里玩,一两个小时候再偷摸放回原处。有几次清晨醒来,她发现手机在女儿枕边。此后她开始留意女儿的举动。3月8日,豆芽按捺不住心中的猜疑,悄悄打开了女儿的QQ聊天记录。在聊天框里,女儿和一个15岁的初中男生科里斯亲昵互称“老公”、“老婆”。孩子渐渐进入青春期,对异性产生朦胧的情愫是正常的,她能理解。但当她看到聊天框里“文爱”两个字时,立马“炸了”,她知道这个词远远超过了女儿的年龄所能理解的范围。豆芽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犹豫了两个小时后,她找到了这个男生。对方的反应让她气愤,“他给出的解释是玩玩而已,说我过激。”让她没有想到的是,男孩科里斯将他们的聊天对话截图发到了B站上,并很快上了热评。“他教唆我女儿离家出走,自杀”,这触及了她的底线,“这是在犯罪。”豆芽说。她大脑中盘旋着无数种女儿可能受到的伤害:如果她听从了网上那些人的教唆,选择了自杀或者离家出走,她能去哪里?还能不能听到妈妈?万一遇到坏人怎么办?那一刻,她只想从网络暴力中“夺回”女儿。她决定用“一个妈妈的方式”去处理。第二天,豆芽同样在B站上发了动态,但很快淹没在其他帖子当中。10号下午,她选择报警,但警方不予立案。无奈之下,她跑到自己的老根据地魔兽世界论坛上再次发帖,通过好友玩家们的转发扩散,评论炸开了锅。

谨慎!互联网“软色情”中的未成年人!

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