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院李亚成专委 荣获中部战区和七省市党委政法委表彰

市中院李亚成专委 荣获中部战区和七省市党委政法委表彰

市中院李亚成专委 荣获中部战区和七省市党委政法委表彰

近期,中部战区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陕西省党委政法委,作出表彰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七省市共有38名同志被评为先进个人,市中级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李亚成,为我市获此殊荣唯一个人。

李亚成同志近年来充分发挥分管协管中院综合协调、调研、宣传工作,参与涉军工作的职责优势,从四个方面为涉军维权工作作出贡献。

一、深调研、促转化,积极探索(驻)军(法)院双拥共建新路径。

研究探索新时代军院双拥共建、助力军民融合发展“两新一实”工作思路:探索军院协作新机制。准确把握新时代军地关系结合点,通过合作备忘录,明确界定合作领域和事项,协力建设法治军营与拥军法院。防止法院司法与部队军务交融,法院法律服务与审理部队个案混同。赋予双拥共建新内涵。充分体现需求导向、公益双向特点,把军院双拥共建拓展为五大方面:互相提供法务和国防培训,涉军纠纷重大事项通报建议,联合举办涉军法律政策宣讲咨询,共同开展“双优”(优秀退役军人转型创业、优秀军人家属养成)典型经验交流,共同搭建青年军人干警交流平台。将合作领域从法院单向“送法进军营”延伸到双向政策宣讲,服务方式细化到个案私密咨询,功能上深化到管理培训,对象上拓展到涉军群体、主流媒体等第三方。谋求军民军地融合发展实际效果。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本院政策和与部队联合文件,融入工作实践中,最大程度挖掘利用军院各自职能优势,有效弥补彼此资源短板,从而提高依法治军、司法拥军水平,对促进军民军地融合发展产生实际效能。

二、勤协调、严督查,促进涉军案件办理实现“三效”统一。

把涉军案件作为最优先工作之一,具体事项第一时间呈报主要领导,立即交办,组织督办。2017年以来,直接安排并参与法院与驻军领导协商重大事项6次,多次随法院主要领导或带队深入81集团军及所属部队、张家口军分区,安排听取人代会部队代表团意见、走访军队代表征求意见,起草和审核涉军重大报告、分析、信息6件,与驻军及办案法院和部门协调具体事项30余次,协调督办6件涉军“骨头案”,使案件及时稳妥处理,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

三、把特点、对需求,引导“送法进军营”走向定制化、人性化、体系化。

把“送法进军营”列为全市法院法治宣传十大要点之一,将“定制化、人性化、体系化”要求纳入普法责任清单。定制化就是坚持问题导向,事先了解部队实际需求,按需定产,选择对应专家法官提供上门服务,克服先入为主的盲目性,如率中院“送法进军营”服务团深入32137部队开展订单式法律咨询服务,深受官兵官兵;人性化就是针对部队官兵担心隐私外泄的实际情况,在集体宣讲的同时,开展个案私密咨询,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体系化就是在开展个案私密咨询的同时,研究部队涉法涉诉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就部队涉法管理与有关部队交流座谈7次,提出完善司法建议2件,展开系统性法务培训,受到相关部队欢迎和采纳。

四、勤发掘、立标杆,助力营造军人转型创业良好氛围。

支持军转干部学习法律,通过合理调度部门工作、主动分担更多责任,尽量给分管部门军转干部留出司法考试复习时间,经常与他们交流学法体会,支持鼓励他们实现当法官的梦想;积极参与组织拥军活动,如走访慰问部队、军转干部座谈、八一庆祝、探望生病离岗军转干部,帮助解决身边军转干部生活难题,做好思想工作。着力挖掘军转干部先进典型,参与马砚生、李振声等一批优秀军转干部先进事迹挖掘整理,2017年还饱含深情撰写了本院三十多年来复转军人转型创业风采群像诗篇。通过组织信息报发、事迹宣讲、媒体推送,把法院军转干部成功转型的经验宣传出去,培育机关拥军好氛围,激发社会拥军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