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授:“中国全面超越美国”,那为什么美国人比我们赚得多?

(点击右上角“+关注”【合易人力资源】头条号,有职场攻略、管理策略、干货、详解)


近期中美之间的“贸易战”让人心焦气燥,毕竟全世界第一、第二大经济体之间发生任何摩擦,波及面都是极广的。商人本色的特朗普指责中国贸易顺差巨大,中国制造业抢夺了美国工人的饭碗,让人感觉美国人是被中国人欺负了一样。即便他说得都是事实,但是有个长期困扰中国人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特朗普把美国说得那么惨,可为什么美国的人均收入远远超过中国呢?下面我们通过中美之间的对比,从产业价值链条和岗位价值创造两个维度为大家分析一下。

清华教授:“中国全面超越美国”,那为什么美国人比我们赚得多?

首先,中美所处价值链上的位置不同。

商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几乎所有产品都不是一家公司在自己国家全部完成生产的,而是通过整合全球产业链来实现更快的研发、生产、营销周期,核算最优的成本,赚取最大的利润。因此在产品的全周期价值创造过程中,谁能够控制产业链条,谁就获得了定价权。

我们以苹果手机为例,一部苹果手机的利润可以被分成三部分,一是苹果自己的设计、研发和销售利润,二是元器件、软硬件服务利润,三是组装生产利润。在利润切割中,苹果公司占据了第一部分利润,通过整合产业链,订单控制,缩减元器件采购和各项服务成本,打包形成固定生产订单,转包给代工厂商,进行生产。之所以说是固定生产订单,是由于这个订单的价格已经被锁定,基本没有调整余地,假如中国代工企业不接,还有柬埔寨和越南人在排队。

苹果公司通过产业链整合,掌控了定价权,第一部分的附加价值最高,苹果公司员工的平均薪酬自然高,中国企业主要是负责代工生产,赚取的是组装生产利润,附加价值最低,工人的平均工资自然薪酬较低。

清华教授:“中国全面超越美国”,那为什么美国人比我们赚得多?

其次,不同岗位创造的价值不同。

我们在做薪酬评定的时候,岗位能够产生的价值与其薪酬是成正比的。在美国,由于科技的发展,工厂中自动化程度较高,不仅提升了整体的生产效率,而且提升了岗位价值,减少了人员使用,单个生产岗位的价值不断提升。

相反,国内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劳动密集型阶段,主要是用大量的人员配置来弥补技术生产效率的落后,无论是岗位价值还是个体的生产力水平,与美国都存在相当大的劣势与差距。

除了自动化程度外,影响到岗位价值的,还有工作附加值。美国这样的国家,产业结构升级速度远远超过中国,加之更健全的员工职业与技能教育,美国员工从事的都是高附加值的工作。例如:苹果手机的设计、研发、订单管理都是在美国完成的,与这些环节相关的岗位都是高附加值岗位。

中国的产业升级还在进行中,正如上文中提到的,当前阶段绝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主要还是依靠劳动密集创造价值,所以在苹果手机的这条产业链中,中国代工企业主要是完成重复性劳动,岗位与人员的附加值都很低。

清华教授:“中国全面超越美国”,那为什么美国人比我们赚得多?

现在大家应该能够明白了,所有人的薪酬都来自于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或者网络的价值分配。美国公司占据的都是相对附加值高的岗位,中国企业占据的都是附加值低的环节。

即便是相同行业的相同岗位,中美对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举个例子:美国有苹果手机,中国也有国产品牌手机,大家都有手机的设计人员,从事的都是手机产业链中的高附加值工作,工资薪酬差距应该不会太大吧?实则不然,苹果手机每年从手机行业能够拿走60%以上的行业利润,中国所有的手机企业一起才能够拿走百分之几的利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流企业定规则,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服务,四流企业做产品,劳动附加值逐级降低。

清华教授:“中国全面超越美国”,那为什么美国人比我们赚得多?

最后,中美国情与发展阶段差距较大,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两者的GDP总量、人均收入中消费占比、货币发行量、生活水平、生活成本等其他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两国国民的收入,这些都是影响收入水平的宏观与长期因素,不易改变。

今年上半年,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教授提出“中国全面超越美国”的言论引起轩然大波,尽管中国目前是GDP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依旧有很长的路要走。起码对于企业来说,如何最大限度提高员工附加值、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效益和员工报酬的双赢,就是一场不容逃避的持久战。


大家有好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给我留言

作者/编辑:合易咨询(nj_heyeehrm)

相关内容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