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養育,無奈中的繼續,但這5大對孩子的弊端,不應被迴避!

學校每天放學,來接孩子的,老人佔絕大多數;放暑假後,送孩子去各個興趣班的,也是老人居多。中國老齡科研中心對城鄉2萬多名老人的調查顯示,由祖輩負責照看孫輩的比例高達66.47%,隔代養育幾乎已是育兒界的主力了。

從心理學和教育的角度看,孩子是父母親自帶更好,而由祖輩替代父母承擔大部分養育責任,可能會有以下這些弊端:

隔代養育,無奈中的繼續,但這5大對孩子的弊端,不應被迴避!

一,社會適應能力差

“隔代親”,祖輩溺愛孫輩普遍較多,相處模式基本為沒有原則、有求必應、包辦代替、嬌生慣養。

於是孩子很容易養成以自我為中心,任性懶惰,專橫跋扈的生活作風,而一旦脫離家庭,索取模式不復存在,便開始走另個極端,孤僻、膽怯、逃避

及至長大,便是啃老族,或者遭遇一點小挫折就一蹶不振,甚至引發嚴重心理問題。

二,正常的依戀難以形成

母親的正常產假最長只有4個月,如果母親產假結束開始上班,或者外出打工,將孩子交給家裡老人,一週,一月,甚至一年才返回看一次,那麼這個孩子的健康依戀關係難以形成。

心理學中的依戀理論認為:依戀是嬰兒與撫養者之間一種積極的充滿深情的感情鏈接,他對形成兒童最初信賴和不信賴的人格特點有著重要影響,而撫養者主要是母親,母愛是兒童依戀形成和發展的必要條件。

英國兒童精神學家鮑爾畢認為:過早離開父母,未建立正常依戀的幼兒,不能主動與其他兒童一起做遊戲,積極探索未知,勇於冒險,他早期主要依戀的破壞,會導致兒童感情上的危險,並將在以後的生活中,以突然的抑鬱或焦慮形式表現出來。

隔代養育,無奈中的繼續,但這5大對孩子的弊端,不應被迴避!

三,知識陳舊,脫離現代需求

祖輩的育兒觀念來自於幾十年前,很大一部分已經僵化、落後,而現代的很多理念、操作等,對他們來說看不懂,也不想看,老人的固執,不開放的心態,讓他們很難接受新事物。

因此,在這樣的養育環境下,孩子的視野、見識、知識結構必然受到影響,容易和現代社會脫節

而當這樣的孩子,在接觸其他小朋友時,就容易自卑、迴避

四,家庭矛盾,特別是婆媳矛盾

當育兒理念發生衝突,或者孩子健康受損時,家庭內部很容易相互責怪,甚至引發家庭戰爭,祖輩認為自己只是幫忙的,而父母則認為祖輩不夠負責任。

而不和諧的家庭生活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孩子會觀察大人們的交流方式,然後進行模仿

其實祖輩只要不越位,當好配角就行了。

五,祖輩不良習慣的沿襲

很多老人可能受他們那個成長時代的影響,普遍都很節約,生活中,相比精神世界,他們更看重物質,非常計較得失,一點不肯吃虧……

這導致他們經常會有類似:吃隔夜菜(甚至隔了好多夜的菜)、不講衛生、插隊、亂穿馬路等壞習慣

此外,受到老人體力的影響,隔代養育的孩子,更安靜,不喜歡動,這對他們的成長髮育也是不利的。

隔代養育,無奈中的繼續,但這5大對孩子的弊端,不應被迴避!

可父母要上班,孩子只能委託老人的情況下,怎麼做才能儘可能中和這些弊端呢?

  • 儘量減少老人帶的時間,比如:白天老人帶,下班後自己帶,晚上也由父母陪伴孩子入睡。但不合住,三代同住的家庭,對孩子的正能量提升幫助非常有限。
  • 既然接了照看孫輩的任務,祖輩也要放開心態,接受新的育兒理念,爭取把這件事做得更好,同時,也要明白,帶孫對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是有幫助的
  • 如果和父母有育兒理念衝突,得體的退位,每個孩子的監護人都是他們的父母,因此,應以父母的意見為準
  • 父母也要多和祖輩溝通、聊天,潛移默化中,將自己希望貫徹的育兒理念灌輸給祖輩。或者也可以安排祖輩去聽育兒講座,借專家的口,讓祖輩更容易接受。
隔代養育,無奈中的繼續,但這5大對孩子的弊端,不應被迴避!

小時候接受隔代養育的孩子,內心會有被父母拋棄的感覺,到長大後,為了融入社會,便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

所以,每對父母都要明白,你現在就是你孩子的原生家庭,別讓孩子被原生家庭所傷,因為這一傷可能就是一輩子

.

—End—


處處有心,二級心理諮詢師,上海心理學會會員,對兒童及青少年、家庭、婚姻方面的心理諮詢有長達10年的工作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