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明縣四項措施打造網上「陽光信訪」新模式促羣衆走訪變網訪

隨著互聯網的應用普及,信訪工作也邁進“互聯網+”時代。寧明縣順應形勢變化,大力推進網上信訪工作,讓群眾足不出戶,通過關注信訪微信公眾號、手機客戶端、掃描二維碼等,敲敲鍵盤、動動手指、掃掃碼就能隨時隨地反映訴求,並可隨時對信訪事項的辦理過程和處理結果進行查詢和評價,努力構建“陽光信訪”新模式。今年截止5月底,全縣信訪總量176件,其中網上信訪達85件,群眾網上信訪量佔到信訪總量的48.3%。網上信訪逐漸成為群眾上訪的重要渠道。

為了推進網上信訪工作,實現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目標,該縣按照區市部署,採取四項措施大力推進網上信訪工作。

一是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網上信訪的知曉率和普及率。充分利用新聞媒體、活動展示等有效載體進行多形式宣傳,通過在該縣《今日寧明》、寧明有線電視臺開設網上信訪宣傳專欄,在各鄉鎮、村屯公眾場所張貼宣傳海報等,向群眾普及網上信訪知識。同時,結合各種主題日活動和圩日等,組織到鄉鎮、村一級開展專場宣傳,通過發放宣傳資料、擺放展板、現場問答等形式,手把手教會群眾通過網上信訪的方式表達訴求。今年以來,共利用“平安崇左宣傳週”、“政務公開活動日”、“防範打擊非法集資宣傳日”等主題專場上街宣傳網上信訪4次,發放宣傳資料6850多份。

二是實行網上信訪代理制,讓群眾變走訪為網訪。針對第一次網上信訪和一些上了年紀或久居農村的基層群眾不會網上信訪甚至不會操作電腦的問題,該縣信訪局建立了網上信訪代理制度,指派專人或指導有需要的群眾網上信訪,進一步擴大網上信訪的影響力。通過幫助群眾實現網上信訪來宣傳帶動其他有上訪需求的群眾更多地變走訪為網訪。今年1-5月份,共完成網上代理27件,群眾利用查詢碼可以隨時隨地查詢信訪件的辦理進程並根據辦理滿意情況進行網上評價,既避免了群眾的往返奔波,又讓群眾切身感受到了網上信訪好用、管用,進而想用。

三是實施網絡問政,拓寬網上信訪渠道。利用網民在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和“縣長信箱”給書記縣長的留言,實施網絡問政,通過安排專門力量分解、辦理、督辦、反饋網友留言,對網民提出的問題進行快速受理和限期解決,使網絡平臺成為網民信賴的網上信訪平臺,繼而吸引更多網民參與其中。今年以來,該縣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及縣長信箱的網友留言總量已達42條,回覆總量35條,在該縣網上信訪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四是加強信訪信息系統運用,構建“陽光信訪”平臺。以構建“陽光信訪”新模式為目標,全面推進信訪信息化建設,將全部信訪業務納入網上流轉,公開辦理過程和結果,實現信訪事項的“可查詢、可跟蹤、可督辦、可評價”,搭建透明、便捷、高效的信訪工作新平臺。截止目前,縣信訪部門信息系統平臺已完成與13個鄉鎮、3個華僑農場和43個重點部門實現互聯互通。今年1-5月份全縣所有來信來訪、上級轉辦和交辦的總共153件信訪事項(不含書記、縣長信箱留言)辦理全部實現網上全流轉。(寧明縣信訪局 鄧蘭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