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校友呼籲母校清理門戶,遏制浮誇學風

水木君

清華校友呼籲母校清理門戶,遏制浮誇學風

8月2日凌晨,網上流傳一份《清華校友解聘(除)胡鞍鋼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和教授職務呼籲書》。一夜之間,《呼籲書》風行海內外。

《呼籲書》內容,具體如下——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先生:

我們作為清華大學歷屆校友,深以母校為榮。建校百餘年來,風流人物雲集,棟樑之才疊出,應當不辱“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八個字校訓。

但近年來,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鬍鞍鋼先生,拋常識於不顧,視學術為無物,實在有辱斯文。尤其是其拋出的“中國綜合國力已超出美國”的所謂學術報告,可謂上誤國家決策,下惑黎民百姓,遠引他國戒心,近發鄰居恐懼。堪稱誤國誤民!

胡鞍鋼先生,工科出身,留洋海外,身為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應當熟知科學研究之基本方法,本應秉持“行勝於言”的校風,在中美力比較研究中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建立科學的研究模型與模式,採集客觀的數據,去偽存真,據實呈告。但事實是在上述“研究”中,胡鞍鋼先生為結論而設指標,純粹貽笑大方。僅以其所謂中美軍事力量對比為例:其比較模型竟然為,軍事資源=軍事人員+軍事支出。倘若果然如此,長茅大刀又將戰無不勝矣。

二十一世紀,世界處於一個劇烈變化的窗口期,中國首當其衝。此情此景,更應堅持“實事求是”的精神,知己知彼方可立於不敗之地。妄自菲薄,固不可取,妄自尊大,更為可怕;而為求一己之榮,身處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的重要位置,以納稅人的研究經費做出前述違背常識的“研究結論”,不僅敗壞母校聲譽,更可能誤國誤民,其毒害深遠矣。

作為清華大學校友,我們都非常看重母校的治學精神與學術聲譽,如下簽名校友一致要求母校解除胡鞍鋼先生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和教授職務。

清華校友呼籲母校清理門戶,遏制浮誇學風

清華校友呼籲母校清理門戶,遏制浮誇學風

清華校友呼籲母校清理門戶,遏制浮誇學風

據悉,《呼籲書》簽名格式是學校、年級和實名: XX大學xxx級某某某。熱烈歡迎,廣大的清華校友和友校朋友們簽名。不到24小時,已經超過1500名校友們聯署簽名。

實際上,公眾從《呼籲書》明白,清華校友們是非分明,驅逐譁然取寵而不專心學術的胡鞍鋼,以維護正常的學術自由。簽名行動踐行“行勝於言”校風,是校友們對母校偏頗選拔胡鞍鋼的一種無奈狙擊,永葆“自由之思想 獨立之精神”的清華精神。

一個學者如果作學問不是孜孜不倦地求真,而是揣摩上意為結論假造學術論據,那他不足以被稱為民眾尊敬的學者。他折騰出的課題結論不是學術成果,而是誤國誤民的御用垃圾。對此,胡鞍鋼先生請捫心自問,自己能盡情享受納稅人供奉的資深文科教授待遇和聲譽隆盛的過國研院院長嗎?因此,校友們籲請母校解聘胡鞍鋼先生,並非越俎代庖貼“大字報”干涉學術自由,反而是提醒清華大學端正學風、揚棄不端,激濁揚清。

《呼籲書》2日問世,公眾對清華校友點贊不絕,由此可見公眾對學術嚴格的人心所向。而且,《新京報》等傳媒評論的調子偏正面,讚賞有加。

清華校友呼籲母校清理門戶,遏制浮誇學風

胡鞍鋼之流在清華大學浮誇得寵,玷汙了梅貽琦、王國維、陳寅恪、葉企孫、吳有訓、梁思成、蔣夢麟、鄧稼先、李政道、朱自清、陳省身、華羅庚、穆旦等清華先輩建構起嚴謹治學且忠貞報國的清華傳統。

迄今,校友們詬病,清華大學此前為什麼評選頗有爭議的胡鞍鋼榮登首批文科資深教授榜單?當時校友們質疑,母校怎樣能夠評出選學界非議的胡鞍鋼、汪暉與韓美林3人入榜,卻不評上公認學術大家的歷史系秦暉、法學院許章潤和社會學系孫立平等老師呢?清華大學校方應該向校友們公佈評選內情,並深思究竟是什麼樣機制將濫竽充數的胡鞍鋼先生推上風光榮耀的學術位置?

清華大學校方提拔胡鞍鋼之流,莫非忘了“永遠的校長”梅貽琦的辦學名言:“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