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利之殇:一个国民品牌的陨落

夏利之殇:一个国民品牌的陨落

近日,天津一汽夏利品牌宣布停产,当年风光一时的品牌进入无限期雪藏阶段。

天津一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平对此事发表看法:“夏利品牌有着深刻的传统烙印,与现在的汽车市场需求发生了一定的背离。所以,我们选择将其放置一段时间。我称之为‘雪藏’。”

正如王志平所说,一个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烙印很难改变。夏利一直没有摆脱古板、守旧的车型特征,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夏利确实与现在的市场需求发生了背离。

作为曾经叱咤风云的汽车品牌,很多人都不了解夏利创造过的辉煌。1986年9月30日,以“CKD”(日本的一家气动公司)方式引进生产的第一辆夏利,创造了“当年签约、当年引进、当年投产、当年受益”的契机。从推出了第一款车开始,夏利保持了18年的产销冠军头衔。

2002年6月10日,夏利轿车出口美国,成为第一个走出去的中国品牌。2004年8月8日,夏利成为第一个产量过百万的自主品牌轿车。夏利作为经济型轿车品牌的代表,在国内汽车发展之初,一直有着堪称惊艳的表现,就连当时的“老三样”(桑塔纳、捷达、富康),也没能撼动夏利在国内车市中的地位。

在当时那个钱还非常值钱的年代,一辆只卖不到八万块的夏利显然比要价十五万以上的“老三样”更受欢迎。当时还没有很深的平民车豪华车的概念,只要有车,就是身份的象征。夏利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并且通过比其他进口合资车型更低的价格,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市场。

2002年6月14日,一汽与天津汽车签署联合重组协议,一汽集团持有50.98%的股份,对公司拥有控股权,夏利正式成为一汽的一员,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时过境迁,企业需要与时俱进,别人都在力争发展的时候,夏利却停滞不前。转到一汽旗下之后,一汽将夏利定义成生产经济型车,走低端路线。现在来看,这样的定位是害死夏利的罪魁祸首。

在充分占优的情况下,一汽“摸不到头脑”的决策让夏利的优势荡然无存。中国全面开放合资车后,先进的技术和优秀的车型大量涌入,各家企业也开始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特供车型。再加上消费者购买力逐渐增强,更加追求品牌和产品品质,这让走低端路线的夏利一下没了出路。

从造车之初,夏利打造出了国民都买得起的车,到现在,产品已经跟不上消费者的需求,夏利在这近二十年的发展里几乎没改变过。产品是品牌的灵魂,发展到今天,夏利已经是那个没了魂的品牌,也就称不上为品牌了。与其说一汽没有为夏利投入太多精力,去打造好的产品,不如说一汽没有好好利用好夏利在“机遇”时代辛辛苦苦创立出来的品牌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