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遲到,選擇投訴是對還是錯?

外賣遲到,選擇投訴是對還是錯?

科技時代,現在的人吃個飯喝個奶茶,就連買菜都是透過網絡交易,無論是三餐還是夜宵,只要打開手機App點上一單,身穿騎士服的外賣小哥就會把餐食送到我們跟前。

然而,最近卻有不少網友在吐槽外賣配送費漲價。有些城市由原來的2~3元,漲到了4~10元不等。部分超距配送的費用,甚至高達15元。這讓不少人高呼“吃不起了”。

近期美團外賣滿40-4元,餓了麼隨便的配送費都要3-6塊錢,遠一點的8-10塊錢都有,但是天氣太熱還是忍不住點了餐!但是點外賣往往會有“遲到”的現象發生,少則2-3分鐘,多則大半個鐘頭,面對這種情況,你會選擇原諒呢還是選擇投訴騎手?

外賣遲到,選擇投訴是對還是錯?

這個話題每次一聊到這個話題,總是罵人一篇,有說原諒騎手的死活聖母啊 ,假惺惺假慈悲,也有說懲罰投訴騎手的沒人性,萬一有急事呢,怎麼就不能換位思考一下?我們看一下外賣小哥如果接到投訴,對他們有什麼傷害。

我們以一單配送費4元的外賣為例,騎手拿到手一般是3.8元。如果一個晚上只接了十來單,那麼收入僅為80元左右。每天滿跑狀態,收入也僅有250-300元。每個月做足三十天,薪資收入雖然也有8000-9000元,而且,想要順利拿到這個收入,還需要些許“運氣”。“如果不被投訴,那收入真的還蠻可觀,可惜不可能。”常年“駐紮”在上海陸家嘴一帶的外賣小哥透露,光是上個月,他就吃了三單“四星”評價。根據部分平臺的規定,“四星”評價是要扣配送費的。如果遭遇用戶投訴,那麼要扣的就更多,嚴重的時候,甚至還會面臨高額的處罰。他表示,最嚴重的一個月曾接到過兩單用戶投訴,並且在不願意協商撤銷的前提下,被平臺處罰了近千元。“而且每單都只是遲到了三、四分鐘,(部分用戶)太苛刻了。”由於被投訴成了家常便飯,他每個月一萬元左右的理論配送收入,往往拿到手時只有9000元左右。

外賣遲到,選擇投訴是對還是錯?

肯定有很多人要說月入上萬啊,這個工資這麼高,但是捫心自問這個崗位多辛苦你們知道嗎,你們坐在辦公室吹空調,他們在烈日下給你送外賣,所以將心比心吧,不是說不讓大眾投訴,實在生氣也要維護自己的權利,但是建議如果不是過分的,還是手下留情吧,國內外賣平臺不斷增加的競爭態勢,會讓這個行當變得更加艱辛,也會讓新舊交替、人員流動的頻次加快。相關數據顯示,最高峰時全國各平臺(自營加外包)的送餐員曾近百萬,這樣的一個群體,勢必會在各個方面影響到國內餐飲行業、外賣市場未來的發展。多聽聽他們的聲音,多看看他們的遭遇,多分析他們對整個社會管理方面的影響,無疑將具有很大的意義和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