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消費小康指數:87.2」文化消費迎來井噴期

在“2018中國消費小康指數”調查中,與上年度相比,選擇計劃增加文化教育方面消費支出的受訪者佔比雖然僅提高了5.5個百分點,但卻是中國消費升級的一個重要表現。

|記者:劉彥華

南京人徐飛最近添了一個新愛好——看演出。俄羅斯恆哈圖樂隊呼麥音樂會、崑曲《牡丹亭》、冰上芭蕾舞劇《天鵝湖》、話劇《三體》……徐飛自稱毫無文藝細胞卻有顆文藝的心,看演出純粹是為了“過癮”,更關鍵的是,“在南京,好戲不貴”。據他介紹,他看演出有個原則,只看有政府補貼的戲,一是價格優惠,比正常市場價能低三至五成,二是品質有保證。“聽說2018年市財政還要再拿出1500萬補貼老百姓看演出,這下我們有福了。”

“足不出戶,新婚夫婦就可以輕鬆領取婚姻消費補貼。”太原人劉芳芳近日剛剛完成自己的終身大事,並通過手機APP簡單操作,順利拿到了太原市婚姻消費補貼2380元。結婚成本逐年上漲,在劉芳芳的結婚清單中,新房裝修預計花費20萬元,傢俱家電採購9萬元左右,婚紗照8000元,鑽戒首飾3.5萬元,婚慶司儀1.5萬元,“再加上婚宴和蜜月行,結個婚沒有40萬辦不下來。”劉芳芳不斷抱怨得知結婚消費補貼政策的消息有些晚了,“按照規定,很多消費項目只有在指定的定點單位消費才有補貼,如果早點知道早點謀劃,我們能省更多。”

與劉芳芳的後知後覺不同,北京的張強得知2018年北京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繼續退坡、指標緊張的消息後,一直在為自己的英明決斷沾沾自喜。同很多想買車的朋友一樣,一開始,張強也想買汽油車,能跑長途,能越野,加油方便,但是低於1/660的中籤率讓他望而卻步,果斷轉向了新能源汽車,2016年排隊等指標,2017年2月順利拿到指標,看車訂車上牌,6月份,他已經開著自家的性感小車招搖過市了。

不同的城市、不同的人,“故事”卻都圍繞著國家“進一步擴大需求、引導消費升級的政策”而展開。

「2018中國消費小康指數:87.2」文化消費迎來井噴期

現實與慾望 “2018中國消費小康指數”調查顯示,對受訪者消費結構和消費水平影響最大的因素依然是收入,68.6%的受訪者選擇了此項,比上年度提高了 7.2個百分點。

激發消費潛力

2016年以來,國務院及相關部委陸續出臺了“十大擴大消費行動”,“五大幸福產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等一系列促消費的政策措施,涵蓋提升品質、擴大供給、改善環境等多個方面。

2017年,隨著各項政策在地方的細化落地,中國迎來了消費的顯著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了10.4%,最終消費的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64.5%,比2016年同期提高了2.8個百分點,比資本形成總額的貢獻率高出31.7個百分點。從消費品類來看,升級類的商品銷售增長比較快。前三季度,增長最快的是體育娛樂用品,同比增長幅度達到了17.4%,其次傢俱類增長達到了13.3%,另外像化妝品類、建築及裝潢材料類、中西藥品類、醫療保健類等的用品增長也都在12%以上。從消費形態來看,服務型消費的空間比較大。2017年暑期電影票房同比增長了30%,連續三個季度中國居民出遊的意願保持在80%以上。並且據城鄉住戶調查統計資料顯示,居民消費支出中,居住類、教育文化娛樂類、醫療保健類的消費都是兩位數的增長,而且比重在不斷提升。

消費政策的不斷完善和消費環境的不斷改善,有效地激發了消費的潛力。以南京刺激文化消費政策為例。2016年6月,南京被文化部認定為第一批26個國家文化消費試點城市之一。經過半年深入研討和細緻謀劃,南京市政府出臺了《南京市引導城鄉居民擴大文化消費實施意見》及系列配套政策文件,為南京文化消費試點工作提供完善的政策保障,其中包括惠及徐飛的《南京市文化消費政府補貼劇目管理實施細則(暫行)》等相關政策。據南京市政府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南京市落實了15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演出市場先行試點工作,財政補貼的近140部劇目上座率一般都在83.5%以上,較未補貼前提高20個百分點,預計拉動文化消費9000餘萬元。

消費政策的影響力與日俱增,“2018中國消費小康指數”調查結果也體現了這一點。2017年12月,《小康》雜誌會同有關專家及機構,對我國“消費小康”進行了調查,經過對調查結果進行加權處理,並參照國家有關部門的統計監測數據,得出“2018中國消費小康指數”為87.2分,比上年度的84.1分增加了3.1分。“中國消費小康指數”主要由五項一級測評指標組成,即民眾消費觀念狀況、民眾對消費小康滿意度、消費環境狀況、消費政策和消費結構,最新調查結果顯示,今年這五個一級測評指數中得分最高的依然是消費政策指數,為92.5分;其餘四項一級測評指標民眾消費觀念狀況、民眾對消費小康滿意度、消費環境狀況和消費結構得分也均有所提升,分別為82.4、86.7、83.8和87.9分,比上年分別增加4.5、4.1、4.4和3.0分。

「2018中國消費小康指數:87.2」文化消費迎來井噴期

2005~2018年度中國消費小康指數 圖/《小康》雜誌社

文化消費成熱點

“2018中國消費小康指數”亦對國人的消費觀念與消費行為進行了調查。花錢消費,您認為“悅己”重要,還是“悅人”更重要?面對這一問題,選擇“悅己”的受訪者達43.1%,選擇“悅人”的受訪者僅為3.9%。另外,51%的受訪者希望可以二者兼顧,選擇了“同樣重要”,2%的受訪者“說不清”哪個更重要。不過,人們普遍贊同“兼顧使用價值和品牌價值”和“以經濟實惠為主”的消費原則;29.1%的受訪者認為物價上漲對自己的消費計劃有較大影響,23.5%的受訪者直言物價上漲對自己的消費計劃影響很大;超七成(74.7%)受訪者對日常生活用品的打折、促銷信息非常關注。

「2018中國消費小康指數:87.2」文化消費迎來井噴期

小調查——花錢消費,您認為“悅己”重要,還是“悅人”更重要?圖/《小康》雜誌社

受訪者每月收入的十大主要用途是:日常飲食(84.3%),購買基本生活用品(64.7%),服裝服飾(54.9%),文化、娛樂、休閒消費(49%),交通(45.4%),住房(45.1%),社交、應酬(39.2%),通訊(37.3%),子女的養育教育(25.5%)和健身保健(21.6%)。

「2018中國消費小康指數:87.2」文化消費迎來井噴期

2017國人月收入的十大用途 圖/《小康》雜誌社

網購已經成為一種人們常用的購物方式,“2018中國消費小康指數”調查顯示,國人眼中的十佳網購平臺,排在第一名的是京東,第二名是天貓,第三名是淘寶,位列第四至十名的依次是唯品會、卓越亞馬遜、噹噹、順豐優選、蘇寧易購、1號店和國美在線。

「2018中國消費小康指數:87.2」文化消費迎來井噴期

小康榜——國人眼中的十佳網購平臺 圖/《小康》雜誌社

另外,2018年,54.9%的受訪者準備將更多的錢用於基本生活開銷,41.2%的受訪者準備將更多的錢用於旅遊、娛樂等享受型消費,33.3%的受訪者準備將更多的錢用於文化教育消費,15.8%的受訪者準備買房,11.8%的受訪者準備買車,9.8%的受訪者準備增加奢侈品方面的支出,另外15.7%的受訪者暫無消費計劃。

「2018中國消費小康指數:87.2」文化消費迎來井噴期

小調查——2018年,您準備將更多的錢用於哪裡?圖/《小康》雜誌社

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文化教育消費。與上年度相比,選擇計劃增加文化教育方面消費支出的受訪者佔比雖然僅提高了5.5個百分點,但卻是中國消費升級的一個重要表現。

2017年11月25日,王鈺在中國美術館排隊兩小時,為的就是看涵蓋齊白石、傅抱石、吳冠中等名家在內的“美在新時代”典藏特展。由於參觀人數眾多,中國美術館門前排起了“長龍”,寒冷的天氣根本無法阻擋人們文化消費的熱情。

比這“兩小時”更震撼的是“故宮跑”,這一形象的說法源自於故宮特展。從2015年的《清明上河圖》展出到2017年10月的《千里江山圖》展出,遊客多是起大早,排長隊,大門一開,就“衝刺”到故宮內再重新排隊。

“很多人都挺懂畫和懂歷史的,還有一些愛好者、研究者專門從外地飛過來排隊。”王鈺告訴記者,參觀的群眾整體欣賞水平和素養比她想象的好很多。

從故宮《千里江山圖》特展,到中國美術館的“美在新時代”典藏特展,現象級爆款文化產品頻出,國人的多層次文化消費需求日益高漲。

不過,據文化部測算,我國文化消費潛在規模為4.7萬億元,而實際消費僅約1萬億元,缺口逾3萬億元。如何提高文化消費支出比重,擴大文化消費規模,並形成長效機制?南京藝術學院副院長、紫金文創研究院院長李向民建議,可以從擴大文化供給側對消費的引領作用著手。首先,努力提升內容供給的水平,改變文化產業急功近利的狀況。其次,努力推動文化業態的創新,緊緊抓住科技進步的重大機遇,積極探索新型文化業態,通過更加新奇的用戶體驗,激活民眾的消費慾求,從而形成新的消費市場和領域。再次,努力推動文化投資主體的多元化,提升文化供給能力和規模,同時,通過多元投資主體,鼓勵和刺激文化供給側的競爭,提升供給的水平和質量。最後,努力改變文化管理方式。

四成人準備多投資

拉動消費擴大內需,政策刺激和扶持只是一個方面,關鍵在於民眾口袋裡有沒有錢。“2018中國消費小康指數”調查顯示,對受訪者消費結構和消費水平影響最大的因素依然是收入,68.6%的受訪者選擇了此項,比上年度提高了7.2個百分點。其次是個人興趣愛好(13.7%)、社會保障(6.1%)、家庭(5.7%)和工作(3.7%)。影響受訪者購買行為影響最大的因素是什麼呢?調查結果顯示,質量和價格對受訪者購買行為的影響力不相上下,質量以76.5%的得票率蟬聯榜首,價格以74.5%的得票率屈居亞軍,二者僅相差兩個百分點。排在第三至第五位的分別是品牌(52.9%)、功能(39.2%)和款式(31.4%)。

「2018中國消費小康指數:87.2」文化消費迎來井噴期

多投資還是多消費?圖/《小康》雜誌社

“2018中國消費小康指數”在對受訪者總體消費水平進行調查的同時,也對受訪者的總體收入狀況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與2016年相比,2017年,2%的受訪者月收入增加較多,45.1%的受訪者月收入略有增加,39.2%的受訪者月收入基本沒變,5.9%的受訪者月收入略有減少,另外還有7.8%的受訪者月收入減少較多。

公眾可支配的消費支出才是實實在在的購買力。調查顯示,每月可自由支配的消費支出佔收入少於10%的受訪者約有7.8%,每月可自由支配的消費支出佔收入10%至30%、30%至50%、50%至70%、70%至90%、90%以上的受訪者分別約有27.9%、27.1%、11.8%、10.1%、3.9%。另外,月光族約為11.5%。並且,大部分受訪者在參與“2018中國消費小康指數”調查時也坦言,在國家出臺刺激消費的政策、平抑物價、增加收入等諸多能夠提高消費的因素中,增加收入才是最重要也最有效果的。

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42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9.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5%。按收入來源分,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1019元,增長8.8%,佔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57.0%;人均經營淨收入3212元,增長6.0%,佔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16.6%;人均財產淨收入1569元,增長10.4%,佔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8.1%;人均轉移淨收入3542元,增長12.1%,佔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18.3%。

財產性收入是衡量國民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標。繼黨的十七大首次確定“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 十八大提出“多渠道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後,黨的十九大報告再次重申了這一問題的重要性,提出“拓寬居民勞動收入和財產性收入渠道”。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定義,財產性收入主要來自房地產,銀行存款和股票、基金等金融產品。在強烈的資產保值增值意願之下,廣大居民一直都在努力拓展渠道,增加自身的財產性收入水平。“2018中國消費小康指數”調查顯示,2018年,準備進行更多投資的受訪者比例達到43.1%,準備更多儲蓄的受訪者比例為35.3%,計劃更多消費的受訪者為21.6%。對於收入增長,受訪者普遍抱有樂觀態度,45.3%的受訪者認為在2018年自己的年收入會略有增加;11.8%的受訪者認為在2018年自己的年收入會有較大增長。(感謝國家統計局統計科學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呂慶喆提供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