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企業轉型之路,一無所依到成功轉型

大家是不是想知道我是如何轉型,如何成為品牌創始人的?很多人都說:哇小虎, 你是怎麼做到讓很多人都知道你的

啊?其實我還沒有讓太多人知道我是誰,我只是一個創業路上的打拼者。

傳統企業轉型之路,一無所依到成功轉型

一開始,我只是一個上班的職員,後來想自己做點事情,不知道做什麼,自己家裡養螃蟹,所以就做起螃蟹生意。和許多人一樣,以為只要開店,就能賺很多錢,就能迅速致富,就能跨入富人行列。

但是現實是殘酷的,於是我就遇到了很多問題,我羅列了四個比較大的問題

第一個就是季節性的問題,做螃蟹生意,只是臨時工,沒有螃蟹的季節只能去做點別的用來養活自己。所以前幾年螃蟹的空缺季節,我做過建材、賣過瓷磚、地板、大理石、開過裝潢公司、做過微商。

第二個問題就是損耗,大閘蟹是生鮮,每天都有損耗, 有的缺胳膊斷腿,有的死掉,死因不明,死蟹不能吃,也不能賣,只能扔掉。扔掉的都是錢,我記得損耗最大的一天,死了100多個螃蟹,成本價就是2000多,直接扔進垃圾桶,沒有挽回的餘地。

時我看著那些死掉的螃蟹被我扔進垃圾桶的那一剎那,想到的就是紅紅的鈔票被我扔進了垃圾桶,心那個痛啊。到處取經如何減少損耗,經過不斷改善,損耗有所減少,但是還是每天有幾隻螃蟹要死掉,也是幾十到幾百的損耗。

第三個問題就是沒有辦法建立自己的團隊,因為季節性的問題,很多大閘蟹店都是夫妻店,既沒有延續性又沒有裂變性,所以每年都要招募新的員工。

史玉柱說過,不能複製的生意都不是好生意,所以說大閘蟹生意不是好生意。

第四個問題是很多做生意的人面臨的問題,就是流量問題。做一個產品,你需要更多的人知道,就要獲得更多的流量,以前是各種報紙廣告、電視廣告,各種推廣宣傳。現在呢?傳統廣告還有人看麼?電視都沒人看了。

遇到這麼多的嚴重問題,首先想到的就是我要改行,這個事情沒辦法做了,做這個事情別說發家致富,就連生活都困難。所以首先想到的就只能換個行業去做了,或許有一天,我會去一個公司裡上班,拿點微薄的薪水,混沌過日。

傳統企業轉型之路,一無所依到成功轉型

2014年我遇到了我生命中的貴人,蔡亮,於是和他一起開始了大咖商家聯盟的道路。於是就認識了很多人,獲得了很多的流量,讓很多人認識了我,知道了我的產品,成為了我的客戶。

那個時候是我開始認識到社群的價值。做社群,接觸了很多商家,給他們開過很多的頭腦風暴,這些是頭腦風暴的報名鏈接 這是以往舉辦頭腦風暴的照片。

每次頭腦風暴,發現他們遇到的問題其實和我賣螃蟹的差不多,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問題。想知道是哪兩類問題麼?

這兩類問題是我花了2年時間,接觸了200多家商家,開了40幾場線下交流會總結經驗得來的,並且花了很多錢去學習如何解決這兩類問題。

通過各個地方的學習,各個老師的講解,發現這其實不是改行能解決的問題,每一行都存在這兩類問題,每一個老闆都遇到這兩類問題了。也就是說,如果我改行,以後還是同樣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改行就是逃避問題,與其逃避問題,不如解決問題。

所以我痛定思痛,決定不改行,而是:轉型!做螃蟹的深加工。

剛開始的深加工就是簡單的蒸熟,給客人帶走或者幫客人送到要送的地點,但是這樣沒特色。後來增加了黃金蒜蓉蟹和十三香蟹,口味很不錯,我一個朋友吧蒜蓉蟹的湯汁都喝的精光。

然後就想推向市場,當時外賣平臺還沒有這麼火,做好以後送到客戶,必須親自去送,導致時間太長了,而蒜蓉蟹冷掉了,蒜的腥味就出來了,不好吃了。賣了兩份蒜蓉蟹,就這樣結束了。

傳統企業轉型之路,一無所依到成功轉型

機緣巧合之下,我通過朋友認識了美食界的大咖範大廚,幫我出了一個醉蟹的配方,於是就開始我的醉蟹之路。剛開始叫小虎醉蟹,那個時候是為了把哪些缺胳膊斷腿的螃蟹做成醉蟹,當時想學習那些花甲加盟店的做法,賣調料。

把醉料賣給和我一樣做螃蟹的商家,降低他們的損耗問題,為他們增加收入。當時這個想法很好,但是沒做成,原因很多!

後來發現那些花甲店一家接著一家的關門,就打消了這個念頭。賣料的方式顯然是行不通,做不了複製裂變的。當時自己做醉蟹,自己的廚房加工醉蟹。第一個月,僅醉蟹一個單品,就賺了3萬多。

後來換了包裝,業績又翻了一倍多。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有了兩個產品了,一個是生的大閘蟹,一個是熟醉蟹。

產品、流量、價值、信任、成交、裂變,這六大閉環。當時我就想為了賣出更多的產品,所以就要去做更多的推廣,獲得更多的流量。

如何獲得流量呢?

於是我就參加各種的群體,讓更多的人知道我的產品,參加了張家港的跑步社群,經過兩年的努力,也舉辦了張家港首次民間的馬拉松以及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個百公里超級馬拉松。並且獲得了很多人的認可。

後來又做了我們當地的大咖商家聯盟,然後還加入了沙洲會、香樟聯盟。

我經常參加線下聚會,目的就是為了曝光自己。讓更多的人能夠認識我。

想必很多人也想讓更多的人認識你吧?

傳統企業轉型之路,一無所依到成功轉型

我的方法是這樣子的:

首先把自己的微信名換成公司加真名,我的就是:【小虎蟹莊孫小虎】,

第二步把頭像換成自己的真實照片。

第三步就是每次參加線下活動的時候都穿著印有小虎蟹莊文字的T恤,這樣別人一看就知道我是小虎蟹莊孫小虎。

讓別人輕鬆知道我是誰,只要看我的衣服就行了。這樣也有個缺點,就是很多人認識我,知道我的名字,但是我不認識別人,導致比較尷尬。

不過我的目的就是讓更多的人知道我,達到這個目的就可以了,至於我能不能認識別人,這就是後期我學習超級記憶的課程後才慢慢的把別人記住。

這就是如何線下打造個人IP 的簡單方式。2017年4月份,我加入了深度觸網第一期的會員。在深度觸網,我是親眼見證了從4個人發展到1.3萬人的。如果說我只是想開個小店,養家餬口,一個小虎蟹莊也夠了,每一個季度就可以賺30多萬,抵得上人家一年的收入了。

但是我骨子裡就是不滿足現狀的人,喜歡搞事情的人。我在深度觸網學習到了很多的商業知識,也認識了很多全國各地的商家。當然,我的生意也增加了更多,不僅是張家港,而且全國各地都有了,這更加激發了我做全國市場的野心。

於是我每天都在想,我怎麼樣才能做到全國市場啊?上天總喜歡照顧那些愛思考的人。深度觸網就是上天安排給我的一個引路人。並且進展速度會超過你的想象。

傳統企業轉型之路,一無所依到成功轉型

我3月份加入深度觸網,5月21日,就誕生了醉關公!醉關公的誕生,用了三個步驟,你們如果想做一個屬於自己的品牌,屬於自己的商標,也可以用這三個步驟。

第一個步驟就線上提前宣傳,首先是5000元徵集醉蟹品牌名,然後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徵集了189個人的名字。

這兩個月的時間,不僅做了很到位的宣傳,而且讓很多人期待自己的名字能夠入選。

第二個步驟,篩選出能註冊商標的名字,當時選出了20多個名字可以註冊商標。

第三步,召開線下討論會,線下討論會一定要策劃,列出一個方案。

思維導圖可以用來做任何事情,想學習的朋友也可以加入我們的社群一起來學習思維導圖。以及學習如何設計讓人家願意參加的文案,如何設計讓別人願意掏錢參加的文案,如何設計整個會議的流程。

還有如何去和贊助商談合作。經過三個步驟,終於落實了醉關公這個名字,然後就是註冊好商標,同時去找到醉蟹的代工廠加工,設計內包裝,外包裝一系列的工作。

傳統企業轉型之路,一無所依到成功轉型

經過7個月的努力,就有了大家現在看到的醉關公醉蟹的成品當然還有很多的不足,需要不斷的更新和迭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