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壟斷到市場化:理貨行業 「生死」轉型

隨著全球經濟日益一體化,科技創新在港航企業的運用越來越廣,特別是在國家對理貨政策進行大幅度調整的當下,理貨行業面臨激烈競爭,必須制定轉型發展的目標和舉措

伴隨著經濟日益全球化以及逐步形成和完善的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經濟發展已經不可能再僅僅依靠外貿和投資簡單拉動,而需要激發國內需求,啟動國內消費,這種轉變將促使中國進行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在這種大背景下,作為港口服務業重要組成部分的外輪理貨行業也必將受到深度影響。

理貨是國際海上貨物運輸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它憑藉貨物交接第三方的身份,根據國際貿易市場的需求,在貨物物流供應鏈及裝卸運輸過程中,根據貨物原始數據,對貨物的實際信息(數量、標誌、流向、狀況等)實時分類、檢驗、採集或再次處理,並提供最終承運貨物的信息產品,為相關委託方及有關機構辦理承運貨物交付手續,出具處理遠洋運輸合同糾紛的公正依據和法律佐證。

上海外輪理貨有限公司(上海外理)於2003年10月8日改制成立,是在原中國外輪理貨總公司(中外理總公司)上海分公司基礎上,經原交通部批准由上港集團與中外理總公司共同投資組建的目前中國最大的地區性專業理貨企業。其中,上港集團佔股 84%;中外理總公司佔股16%。上海外理現有在職在冊員工共計1700餘人,主要分佈在上海港全部公共碼頭、部分貨主碼頭以及上海地區主要的堆場、倉庫、保稅區、貨運站和工廠內,包括江浙地區(蘇錫杭寧)也有上海外理的服務站點。上海外理經營範圍包括:國內外航線船舶理貨業務;國內外集裝箱理箱業務;集裝箱裝拆箱理貨業務。

上海外理乃至整個理貨企業如何在現有的國內外環境下把握新的機遇,如何制定符合自身的發展方向,在激流勇進的市場環境中爭取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如何正確實施對應的舉措,成為亟須解決的問題。

行業現狀

在過去航運、碼頭、物流行業相對落後的情況下,理貨的價值毋庸置疑。特別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考慮到理貨行業的特殊作用,國家對其採取法律法規等政策形式進行固化。隨著科技信息化的發展,航運和港口企業管理水平日漸提高,特別是隨著集裝箱產業的發展(成為海上運輸主要手段之後),理貨企業服務價值相對弱化。同時基於目前理貨企業大多數採用中外理總公司與當地港口集團合資經營的模式,理貨行業逐步演變成為一個更加依靠政策保護及資源壟斷的行業。

現如今,理貨行業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主要表現為徹底失去政策保護,逐步失去壟斷資源,並且被推向市場自由的海洋。以上都說明理貨行業的轉型勢在必行。

外部環境

目前理貨行業面臨如下問題。

政策變化

2015年《港口管理規定》指出,行政許可將從原先的交通運輸部下放到直轄市變為交通運輸部直接下放到地方,這導致市場範圍的直接擴大。2016年交通運輸部廢止《港口貨物作業規則》和理貨服務費收費標準,不僅如此,同年,上海自貿試驗區負面清單中明確規定取消理貨業務。自2017年9月15日起,《港口收費計費辦法》開始實施,明確了理貨服務費實行市場調節價,並要求各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加快引入競爭機制,促進理貨行業平穩、有序發展,不斷激發市場活力,加強市場監管和行業自律。諸多規章制度表明理貨行業將面臨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如何在惡劣的環境中求得機遇和發展便顯得尤為重要。

競爭加劇

2003年中聯理貨公司的成立,打破了原有中外理系統一家獨大的壟斷局面。自2015年行政許可下放到地方後,在廣東、江蘇、遼寧等省,“第三家”和“第四家”理貨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以集裝箱理貨為例,在深圳地區,集裝箱費率已降至2.5元/箱。

需求增加

航運企業向理貨企業提出更多附加值服務的同時要求降低成本。自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航運企業陷入長期低迷的運營環境,為搶佔市場份額,各大航運企業向客戶承諾提供更加優質全面的服務,從而要求理貨企業提供大量相應的附加服務。理貨企業為了滿足航運企業的需求,制定一系列相關操作流程和規章制度,對員工進行相關業務培訓,並且採購大批量專用操作設備,加大了企業的人力資源投入和相應的採購成本。

內部環境

以上海外理為例,雖然上海外理的組織結構分工明確,但是近年來仍然面臨著不少問題。

勞動力流動頻繁

目前,理貨仍屬於勞動密集型行業,大量一線員工採用業務承包的模式,流動率居高不下,現場理貨人員安全意識缺乏。

員工老齡化嚴重

員工老齡化現象嚴重,管理人員和具體操作人員青黃不接,這將直接導致理貨企業一系列現代化措施無法順利推行。此外,員工教育程度普遍停留在大專水平,如何跟上日新月異的現代化改革步伐,已成為上海外理亟待深思的問題。

危機意識缺乏

員工執著於傳統理貨的固有模式,擴大市場動力不足,觀念不強。對於外界面臨的日益嚴峻的問題並沒有充分意識,危機感和責任心不強等,需要相關部門和領導積極思索對策,防範於未然。

企業優勢

品牌統一

多年來,中外理總公司帶領口岸企業憑藉自身的實力,以優質的產品、過硬的技術、業內普遍認同的業績,在中國理貨行業佔有絕對的領先優勢和品牌地位,其中以有國家專利權的理貨單證,提高了理貨信譽,成為海關監管貨物、商檢進一步檢驗出證、檢驗鑑定、保險理賠以及有關部門處理航運糾紛的重要依據和憑證。理貨企業已經打造出種類繁多的理貨業務服務品牌,這些服務品牌都是理貨行業轉型發展的基礎,也為在委託方之間開展市場營銷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和聲譽。

技術領先

從中外理總公司下發統一的理貨“業務章程”和“理貨規程”後,各口岸企業積累並掌握了一系列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理貨產品設計、業務管理技術。特別是加強理貨業務信息化建設後,提升了理貨業務技術含量,拓展了理貨功能,受到了航運和船代企業等委託方和海關、港航單位等相關部門的歡迎和肯定。

人才儲備良好

理貨行業在5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傳承了很多良好的業務品質和豐富的業務經驗,各級理貨人員豐富的經驗和高效的技能都是理貨行業未來轉型發展的優勢條件。在目前的上海外理,人力資源管理主要運用師徒互助、各項培訓和技能競賽等形式多樣的人才選拔計劃,目前已經儲備了相當一批有能力的後備幹部。充足的人才儲備是業務拓展的首要優勢。

資質和商譽優良

中外理總公司持有交通運輸部頒發的理貨從業許可證。中外理總公司及其下屬企業在理貨業務運作中所使用申請專利的單證都有特點鮮明的商標、商號。不僅如此,中外理系統與國內外眾多航運和物流企業保持著長期、良好的合作關係,重視對客戶回訪,提高客戶滿意度。

企業劣勢

理貨價值弱化

隨著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航運企業、碼頭對於理貨企業的依賴度逐日下降。目前,航運企業需求的理貨服務,如殘損鑑定、鉛封檢驗等,都反映出理貨企業對外服務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市場意識不強

雖然如今市場逐步開放,但是理貨行業並未做好充分的準備,個別地區對於市場的開拓顯得十分茫然無措,理貨行業競爭環境日趨嚴峻。理貨人員往往更注重於生產而非市場的開拓,這將直接導致理貨行業市場營銷概念薄弱。若要拓展現有的業務,開拓新的市場,就離不開媒體的大力宣傳。目前理貨企業普遍在媒體宣傳力度上表現較弱,也給拓展新業務帶來一定困難。

服務水平不高

理貨行業普遍以碼頭理貨為主,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這會導致轉型發展時出現難以預估的問題。影響理貨業務的發展。

志在轉型

如果討論理貨行業未來轉型發展的目標與舉措,必須確定其轉型發展的原因。經分析,轉型動因主要有兩點:一是開拓市場以尋求更多的利潤;二是重新配置資源,以規避單一理貨的風險。

上海外理認為理貨行業轉型發展的總目標是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豐富理貨服務內涵、鞏固理貨市場主導地位、拓展延伸服務產業、探索進入相關產品領域。

內部舉措

推行智能理貨

港口未來的發展必然是自動化水平不斷提高,互聯網、數字化技術將在最大範圍內應用到各個作業環節中。當前,上港集團正在努力打造“智慧港口、綠色港口、科技港口、效率港口”;理貨作為港口服務板塊中的一環,須運用智能理貨等科技手段,用科學、準確、實時的數字化理貨來堅守公正的行業標準,滿足船方、港方高效裝卸的迫切需要。

智能理貨系統,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在橋吊上安裝攝像頭、網絡設備等,運用圖像(視頻)數據採集、光學字符識別系統(OCR系統)及無線傳輸等技術,實現自動獲取理貨所需的箱號、殘損、裝船箱位等要素,滿足理貨服務需求。

智能理貨還可以達到以下效果。

從外部環境而言,一是滿足客戶需求。航運企業聯盟化、船舶大型化的趨勢將對港口相關服務提出更高的要求。集裝箱碼頭裝卸效率高,傳統手持終端機(PDA)理貨難以滿足理貨數據的全面採集,通過智能理貨,徹底實現數字化理貨,進一步提高理貨服務質量和產品的可追溯,實現數據實時同步,能夠更好地滿足航運企業等客戶的服務需求。二是鞏固行業地位。隨著交通運輸部對理貨行業行政審批權的下放,南方地區理貨行業競爭已進入白熱化,全國部分港口智能理貨項目已經進入功能測試階段。上海外理目前的技術手段和工藝已落後於其他兄弟企業,智能理貨將進一步提高行業准入門檻,以鞏固上海外理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三是維護理貨價格穩定。上海外理長期以來相對低成本、高回報的企業收益,在當前航運市場增長乏力的情況下,導致部分航運企業有較大意見。智能理貨系統的建設,將大幅提高資產投入,使用碼頭設施設備等軟硬件的成本降低價值將充分體現在理貨收費價格中,在提高理貨產品附加值的同時使淨資產收益率等盈利能力指標更趨合理。四是提升港口作業效率。智能理貨系統獲取的船型、船圖、集卡定位等數據,可以通過交互的方式反饋至橋吊數據中心(PLC),實現與集卡定位系統(CPS)、船型掃描防撞系統(SPSS)的數據對接,降低碼頭作業事故風險,加快橋吊作業速度;通過港理數據交互,減少崗位(工作)重複設置和碼頭企業PDA投入;利用智能理貨相關設施,為碼頭探索橋吊遠程半自動操控系統提供支持。

從內部環境而言,一是提高服務質量。受目前傳統理貨工藝的制約,提高理貨服務質量難度不斷加大。同時基於成本考慮,現場一線理貨員主要由承包工組成,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理貨服務質量的提高。通過智能理貨和數據庫技術實現對集裝箱自動拍照、存儲、檢索等功能,能提高理貨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二是提高工作效率。目前理貨仍採取“一部橋吊一個人”的勞動密集型作業方式,理貨、碼頭數據交互程度不高,現場理貨人員與碼頭人員的部分崗位功能重疊。通過智能理貨,可以實現理貨人員“一人對多路”的作業模式,節省大量勞動力,同時通過港理數據交互,共享相關信息資源,理貨和碼頭現場人員工作效率將大幅提高。三是改善工作環境。理貨人員室外工作,受季節及天氣影響,工作環境艱苦,同時人機混合作業,安全隱患時刻存在。通過智能理貨,理貨人員在室內使用集裝箱理貨信息中心遠程操控代替理貨員現場作業,不僅改善了工作環境,也有效解決了人機混合作業現狀,大大減少安全隱患。

完善理貨工藝

如今,隨著現代化技術的不斷創新,理貨市場進一步開放,航運企業的需求也隨之提升。這就需要理貨企業進一步完善理貨工藝,提升核心服務質量,使其更加貼近市場,以適應航運企業對理貨企業嚴格、精準的要求。理貨企業在對宏觀環境、行業市場、競爭條件分析之後,決定將檢驗鑑定業務作為相關多元化拓展的第一步。檢驗鑑定業務與理貨業務具有一定的關聯性和協同性,是理貨業務的上下游業務和延伸業務,開展檢驗鑑定業務既達到了開發新業務新市場的目的,同時又完善了理貨服務鏈條和功能。

外部舉措

理貨企業是具有服務性、涉外性、公正性的第三方監管企業,理貨服務的產品直接面對客戶。隨著中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充分發揮本行業優勢,針對不同客戶群體,形成服務產品多元化,不斷遞增理貨產品創新能力,尤其是拓寬第三方檢驗檢測產品,促進理貨行業轉型的縱向發展顯得尤為必要。

開展大宗散裝水尺計重業務

由於上海外理已接受上海海事局委託,根據交通運輸部統一部署,對易流態化固體散貨船運輸安全開展監督管理工作。上海外理可以發揮其地域及理貨信息等便捷,向客戶宣傳上海外理從事此項業務的優勢,進而開展大宗散貨水尺計重業務。

開發第三方監管檢驗業務

上海外理認為:業務拓展可借鑑國際先進經驗。目前,世界各國理貨機構的檢驗業務已囊括:進出口農產品品質和成分檢測、農作物殘留農藥和有害物質理化分析。中國《商檢法》規定:經國家商檢部門許可的檢驗機構,可接受對外貿易關係人或者外國檢驗機構委託,辦理進出口商品檢驗鑑定業務。中國理貨企業可以第三方角色在檢驗現場監督,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鑑定證書,作為通關依據。

發揮國際海運物流鏈安保作用

上海外理的安保工作專責客戶質物的價值評估、貨物存儲的質量檢測、出入庫數量的核實等,在物流鏈流轉環節發揮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中外理系企業具有貨物計量和質量檢測的優勢,同時又全面瞭解港口的情況,地理優勢明顯,盡所長髮揮地主優勢也在情理之中;另一方面,可以與銀行協作,開展艙單質押等業務,此舉不僅可以拓寬業務領域,同時可以吸納更多客戶,從而增加企業抵禦風險能力。

願景展望

上海外理經歷50多年發展,創造了理貨行業輝煌的神話,既給股東方帶來豐厚利潤回報,又為營造上海良好的口岸環境發揮了獨特作用。如今,面臨著行業政策的鉅變,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客戶對理貨服務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轉型發展勢在必行。

未來,上海外理將繼續以“做大做強主業、市場轉化發展”為主導思想,進一步發揮理貨工作在整個口岸物流環節中的第三方公正作用;進一步增強憂患、創新和發展意識。堅持“業務為公、服務為先”的理念,堅守理貨公正立場和職業規範,切實增強核心競爭能力,努力從傳統理貨走向現代理貨,從有船理貨走向無水理貨,推動理貨業務持續健康發展,讓上海外理在市場大發展中踏足新領域、邁向新高峰。

(作者單位為上海外輪理貨有限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