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生命留在青藏高原,他年仅48岁,却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

他出生于陕西省扶风县的农村,原先只是西安公路学院(长安大学前身)的一名中专生。因为自感起点比较低,他要求自己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他用了短短15年的时间,由公路研究所的一名

普通职员一步步成长为硕士、博士、博导、教授、院长。他叫胡长顺,是我国著名路面管理专家,原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院长。为了解决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公路修筑的技术难题,他曾先后11次深入青藏公路现场,在青藏线上的研究硕果累累,是当年长安大学最有实力冲顶院士的老师。无奈天妒英才,2003年8月13日,胡长顺院长在青藏高原开展科学考察时不幸遇难,将宝贵的生命献给了冻土工程研究,年仅48岁,却永远留在了那片苍茫雪域,青藏高原。

将生命留在青藏高原,他年仅48岁,却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

胡长顺(1955—2003),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原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院长,交通部道路结构与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特殊地区公路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陕西省劳模,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交通部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

青藏公路东起青海省西宁市,西止西藏拉萨市,全长1937千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柏油公路,也是目前通往西藏里程较短、路况最好且最安全的公路。但这条公路当年修建时,历经了各种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胡长顺教授曾经说过,“在青藏线上修路将付出血的代价。”

多年冻土地区的道路修筑一直被视为世界性难题,由于多年冻土对热扰动极为敏感,其退化和地下冰的融化会造成地面沉陷,促使热融地貌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发生,对工程建筑和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而

青藏高原便分布着大量的多年冻土,给公路设计、施工及使用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将生命留在青藏高原,他年仅48岁,却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

为此,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长安大学派出由王秉纲教授、胡长顺教授带领的数十位科研人员组成的多学科交叉、科研与实践经验丰富、理论基础扎实、年龄结构组成合理、配合默契、团结协作的冻土工程研究团队,本着一丝不苟、探求真理、严谨科学、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科研精神,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克服了高寒缺氧、雨雪交加、强风强日照等重重困难,长期开展多年冻土地区公路修筑技术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或先进的创新成果,为促进冻土工程技术发展,提高冻土地区公路修筑技术水平,做出了重大贡献。

其中,胡长顺教授在公路路基路面结构设计、沥青和水泥材料、路面管理等方面都有卓越研究,并特别致力于青藏公路和多年冻土地区公路修筑技术的研究。为了解决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公路修筑的技术难题,他先后11次深入青藏公路现场

将生命留在青藏高原,他年仅48岁,却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

在青藏高原从事科学研究,需要有非凡的勇气,胡长顺便是这样的一个人。从格尔木到拉萨,每个重点路段他都呆过,常常一呆就是个把月。高山缺氧,住房简陋,吃饭饥一顿饱一顿,加之日益严重的胃病、心脏病,他从来都不放在心上。他常常顶着凛冽的寒风,在施工处走走停停,专心取样

,在每个裂缝处、塌陷处,胡长顺都和工程技术人员用机器钻孔,亲自蹲下去用手把孔里的碎石、水和冰渣掏干净,然后仔细触摸断面,查看岩壁,判断材料配备是否合格。

青藏线上的试验基地,选在公路路基、路面病害典型的五道梁,地处举世闻名的可可西里。那里4600米的高海拔、雨雪风霜的恶劣天气,加上缺水少菜,生活和工作艰苦程度可想而知。胡长顺经常劝学生不要在工地上呆长了,隔几天要到城里洗个澡休息一下。白天在施工现场的胡长顺神采奕奕,全然看不出一丝倦意,使大家深感一种精神力量,跟着他全心全意投入到对雪域冻土的探秘里。但无人知晓,他自己却一直经受着高原反应的折磨,夜里头疼得睡不着觉,也仍在工地一住就是十几天。

将生命留在青藏高原,他年仅48岁,却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

一般来说,为减轻高原反应,年轻人都要在海拔较低的地区适应一周后再上去,可胡长顺每次去高原,总是迫不及待地要往前走,不愿花太多的时间去适应。2003年,他最后一次去高原,在到达青海格尔木市后的第二天,就上了海拔4500米以上的五道梁。在20多天的考察中,他只休息了一天,还是因为他的住所停电了,只好到格尔木的书店去看了一天书。

真正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对时间最为珍视,胡长顺惜时如金。自从与公路修筑技术研究结缘,十几年来,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所有的周末都是在办公室和实验室度过。从青藏高原回到平原地区,人们一般会有“醉氧”现象出现,好像总是睡不醒。胡长顺每次从青藏高原回到西安,总是一天都不肯耽搁。“醉氧”对于他,似乎没有作用。有时一下睡多了,他竟会对妻子说:“睡了这么久,真是太奢侈了。”

可惜天妒英才,上天并没有给惜时如金的胡长顺足够的时间,2003年8月13日,胡长顺教授在青藏高原开展科学考察时不幸遇难

,将宝贵而年轻的生命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冻土工程研究,永远留在了苍茫雪域、青藏高原。

将生命留在青藏高原,他年仅48岁,却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

他是一位院长,求真务实,殚精竭虑;他是一位学者,硕果累累,贡献突出。有人曾问他:“你从哪里来的这种拼命劲头?”胡长顺只是一笑:“我觉得人的一生就像一盏灯,能量是有限的。如果慢慢燃烧,会亮得长久,但要想灯光明亮的话,就会烧得短暂。

我不追求长久,而要活得精彩。”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留给人们的是绚丽多彩的人生足迹和讲述不完的动人故事。

将生命留在青藏高原,他年仅48岁,却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

6年之后,2009年1月9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在颁奖名单中,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参与的研究成果“多年冻土青藏公路建设和养护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长安大学人为之振奋,欢呼雀跃。此时此刻,他们也默默地追忆着这项课题研究的主持者之一,为此项研究付出宝贵生命的公路专家胡长顺。胡长顺教授殚精竭虑,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多来以来一直深深感染着无数长大学子,这是胡长顺的精神,也是长安大学人的品格。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优秀人才像他这般醉心科学,为祖国建设奋不顾身!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长安大学官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