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閱讀行動十八城閱讀接力抵達聊城

“千年運河,萬里書香”。7月20日上午,大運河閱讀行動計劃18城接力順利抵達山東聊城站。

聊城被譽為“運河古都,江北水城”。市區內有北宋時期沿運河開建的東昌湖,湖面大小可以與杭州西湖媲美,素有“南有西湖,北有東昌”之稱。另外,聊城留存大汶口文化遺址18處,龍山文化遺址45處,龍山文化古城址9座,佔山東省龍山文化古城數量的一半。《水滸傳》、《聊齋志異》、《老殘遊記》等歷史文學名著,也都與聊城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這都讓外界對聊城站的大運河閱讀行動充滿期待。

此次活動由北大培文學校主辦,北大培文幼兒園和樊登讀書會協辦,吸引了各界文化學者近百人到場參加。這是大運河閱讀行動第一次由學校來承辦,整體活動設計體現鮮明的“閱讀+教育”特色。

張勝聚:中小學教育要關注閱讀能力、閱讀速度、閱讀思維

大运河阅读行动十八城阅读接力抵达聊城

聊城北大培文學校校長張勝聚是一位有著20多年校長經歷的教育工作者,他在發言中首先強調閱讀對於中小學生教育的重要性。他說:未來高考的語文試卷將達到1萬字,這張卷子的量,首先要求快速讀完卷子,才有可能得到高分。更為重要的是,各個學科的學習都與閱讀直接相關,所以,面向未來的教育,要充分體現閱讀能力、閱讀速度、閱讀思維的重要性。

北大培文學校從建校之初就設計“享受閱讀,享受運動,享受探究”的辦校理念。這意味著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畢業這十二年期間,北大培文學校的學生每週都要閱讀1本書,從繪本書到名著、社科和各種科學圖書。教師要注重用閱讀豐富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情操,同時提高孩子的閱讀速度。所有的學科都是閱讀能力的考察。因此,北大培文積極加入到運河閱讀行動中,就是認為要提高全社會對閱讀重要性的關注,呼籲全民都參與到閱讀中來。

朱鵬:“南有蘇杭,北有臨張”,運河研學亟待推廣

大运河阅读行动十八城阅读接力抵达聊城

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宣傳、研學遊負責人朱鵬主任講述了聊城和運河的歷史。經濟方面,在運河暢通時期,聊城曾經匯聚各地商戶超過10萬餘家。臨清鈔關稅收一度佔據全國八大鈔關總課稅額的四分之一,是非常繁華的商埠(臨清是聊城代管的縣級市)。

大运河阅读行动十八城阅读接力抵达聊城

文化方面,聊城在明清時期有四大書莊,印刷的書籍銷往北京、山西各地。聊城歷史上出過17位狀元,一代名相傅以漸,清代平民教育家武訓,著名民族英雄、抗日愛國將領範築先,民國初期全國武術總裁判長馬永勝,著名抗日愛國將領張自忠等一大批名人將士。著名學者季羨林、傅斯年等人的祖籍都是聊城。

大运河阅读行动十八城阅读接力抵达聊城

聊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名勝古蹟2700多處,有旅遊開發價值的景觀有470多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重點保護單位15處,誕生了清開國狀元、一代名相傅以漸,清代平民教育家武訓,著名民族英雄、抗日愛國將領範築先,民國初期全國武術總裁判長馬永勝,著名抗日愛國將領張自忠等一大批名人將士..........

今年開始,聊城運河博物館已經正式致力於做青少年的研學計劃,未來有意聯結各界,舉辦遊學活動。

國學大師季羨林關注鄉土教育:鄉而不愛,何談愛國?

聊城市教研室主任白林金現場推薦了山東省地方課程教材《運河兩岸》,鼓勵未來的青少年要了解古老運河的內涵及文化,珍惜擁有的地產資源,為家鄉建設、民族振興增磚添瓦!

大运河阅读行动十八城阅读接力抵达聊城

值得關注的是,這套教材曾經得到季羨林先生的高度關注。2003年5月為這套書撰寫了《致小朋友》作為序言,其中講到“若要愛國,必先愛鄉。鄉而不愛,何談愛國?”。

大运河阅读行动十八城阅读接力抵达聊城

會上,聊城市作家協會作家馬瑞玲女士講述她在北京和聊城兩地帶著女兒閱讀和成長的經歷。

大运河阅读行动十八城阅读接力抵达聊城

聊城市各路知名學者為大家吟誦了關於大運河的名作名篇。聊城市作家協會主席、國家一級作家張軍為家長和孩子們朗誦了帶來了自己15年前的兩首詩作《運河老碼頭》、《重修的運河》。聊城大學宋立傑教授的女兒宋裕琳用稚嫩動聽的童聲為大家帶來了父親的詩作《詠東昌湖》。聊城三中青年教師郝雨晴吟誦著京杭大運河的風貌。聊城三中語文組長肖雅蓉用悠揚婉轉的聲音為大家朗誦了一首張京和的《漫步在大運河畔》。

大运河阅读行动十八城阅读接力抵达聊城

運河老碼頭(外一首)

弓車

應該有青石板,至少三萬塊

應該有白帆卷舒,如果破了

就用高天的白雲補上

槳聲呢?

槳聲走下船頭

再爬上船尾,溼淋淋一身的水

還應有根纜繩,細細的

將誰也載不動的時光拴住

在此擱淺。還有

歷史太沉重了

在此卸下一角,外加

七分西子湖、三分瘦西湖……

哦,運河

你應該是一道長長的傷口

蚌殼一般含住這顆古老的珍珠。而

此刻,應該有我的聲聲慨嘆

如顆顆鵝卵石

激不起一絲漣漪

就此,我執一張現代的船票

踏上古老的碼頭

卻不知去盛唐、雄漢

還是詩經的源頭

因我早已將目的地忘卻乾淨

大运河阅读行动十八城阅读接力抵达聊城大运河阅读行动十八城阅读接力抵达聊城
大运河阅读行动十八城阅读接力抵达聊城

北京閱讀季策劃人劉穎為大家介紹這次18城閱讀接力活動的背景和意義,呼籲社會力量依託大運河的文化資源,讓全民閱讀和大運河文化結合起來,創造更具吸引力的閱讀推廣方式。

大运河阅读行动十八城阅读接力抵达聊城

樊登讀書會聊城分會會長臧國瑞宣讀大運河閱讀行動計劃徵文啟事。

大运河阅读行动十八城阅读接力抵达聊城

最後大家在大運河閱讀行動計劃冊頁上簽名合影留念。

大运河阅读行动十八城阅读接力抵达聊城
大运河阅读行动十八城阅读接力抵达聊城大运河阅读行动十八城阅读接力抵达聊城
大运河阅读行动十八城阅读接力抵达聊城大运河阅读行动十八城阅读接力抵达聊城
大运河阅读行动十八城阅读接力抵达聊城大运河阅读行动十八城阅读接力抵达聊城
大运河阅读行动十八城阅读接力抵达聊城大运河阅读行动十八城阅读接力抵达聊城
大运河阅读行动十八城阅读接力抵达聊城

大運河閱讀行動計劃·18城閱讀接力聊城站傳遞活動落下帷幕,讓我們共同期待下一站。

大运河阅读行动十八城阅读接力抵达聊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