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家白鶴灘鎮打出「組合拳」抓實脫貧攻堅

(通訊員 朱家怡 李雲) 自脫貧攻堅號角吹響以來,巧家縣白鶴灘鎮從貧困戶入手、從幫扶隊伍入手、從脫貧方法入手,摸清底數、找準路子,打出打好脫貧攻堅“組合拳”。

為夯實全鎮脫貧攻堅基礎,白鶴灘鎮地毯式走訪完善對象信息庫,嚴格按照“五查五看”要求和“三評四定”程序,組織市縣鎮村四級幹部對所有農村常住人口進行拉網式入戶摸底,對農戶的房屋、糧食、收入等情況進行詳細統計分析,並對貧困村、貧困戶建立信息檔案,實施動態管理,做到“戶有卡、村有冊、鄉有檔”。2015年以來,共開展了7輪貧困人口建檔立卡“回頭看”,組織鎮村幹部統一入戶8次、單獨入戶30餘次、參與入戶人員3190人次。

想方設法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為提高扶貧政策宣講效率,激發群眾發展動力,白鶴灘鎮設立扶貧政策宣講室27個,保證農戶“瞭解政策有去處,來了不懂有講解”,發放各類宣傳手冊4萬餘份,保證政策宣傳的廣度;組織包保隊員及鎮村組幹部反覆走訪每一戶貧困家庭,詳細宣傳扶貧政策、共謀共商脫貧之路,保證政策宣傳的深度。以“兩不愁、三保障”和“三評四定”為基礎,宣傳貧困對象識別政策,讓群眾明白貧困人口的識別標準和程序,積極參與評定和監督。以脫貧標準和扶貧政策為重點,大家一起想法子、謀路子,把群眾思想組織調動起來,激發他們自身內生動力,讓黨和政府的幫扶成為引子,讓更多的貧困戶通過勤勞的雙手脫貧致富。

白鶴灘鎮緊扣貧困村“九有一降”和貧困戶“四有一超一受益”的目標,整合各類資金,按照“5+N個一批”的思路,綜合施策,“量身定做”,從組織務工就業、發展產業、易地搬遷、危房改造、光伏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兜底保障、生態扶貧、移民搬遷促脫貧等方面入手,多管齊下,十項舉措促脫貧。多方向組織貧困戶外出務工,聘用其到政府公益性崗位就業;引進農產品加工投資1.1億元;農民專業合作社實現產值1600餘萬元;引進水果種植示範基地500餘畝;2000畝觀光農業示範園正在建設中;易地搬遷、危房改造等工作強力推進。安裝光伏發電站323戶,併網發電55戶;雨露計劃投入120萬元,減輕就學負擔;建成標準化衛生室16個;全鎮兜底保障1179戶1283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