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落平陽?爲何奇瑞重磅車型總難逃「虎頭蛇尾」的宿命?

引言:在競爭日益慘烈的中國車市,奇瑞已經錯過了自主整體崛起的“黃金十年”。如看傳統燃油車領域,奇瑞旗下新推出的產品屢屢呈現“虎頭蛇尾”的現象,這是為什麼?

從4月25日北京車展上市,迄今奇瑞的年度重磅SUV旗艦——瑞虎8上市已經有三個月了。從最初一個月官方大肆宣傳的訂單已破萬,到如今上網搜索“瑞虎8 銷量”關鍵詞,半天都難以在海量相關新聞報道找到相應數據。

這一前一後、一熱一冷,不禁讓人感嘆:難道瑞虎8也要步瑞虎7的後塵,涼涼的節奏?

虎落平陽?為何奇瑞重磅車型總難逃“虎頭蛇尾”的宿命?

悲愴之餘,心有不甘。於是聊哥在加大搜索範圍的同時,還一連串“造訪”了奇瑞的官網和官方微信公眾號。可惜,除了常見的圖文及活動宣傳外,關於瑞虎8的具體銷量,官網和官微上均隻字未提。

這不符合常理!看人家上汽、廣汽等幾家表現強勁的自主品牌,哪個月不是積極主動向外界“自曝”銷量。

援引第三方機構統計數據,瑞虎8六月份月銷量為5220輛。算不上太差,但與此前全國多地同時高調舉行交付儀式、訂單破萬的大好形勢相比,反差還是相當的明顯。相比之下,上市更久一些的瑞虎7,月銷量更是持續走低、六月份銷量只有2829輛。

虎落平陽?為何奇瑞重磅車型總難逃“虎頭蛇尾”的宿命?

“實在可惜了一款好車!”對於瑞虎7、瑞虎8的遭遇,一位常年關注市場的分析人士向聊哥發出此般感嘆。

這應該是業內廣大媒體同仁,在過去一段時期以來比較中肯和一致的看法。但就產品而言,不只是瑞虎7、瑞虎8,包括更早一些的艾瑞澤系列開山之作——艾瑞澤7,業界普遍還是“叫好”,然而時間證明,它們似乎都難逃“不叫座”的宿命。

當然,必須指出的是,業界對於奇瑞近幾年新推出的幾款產品的認可,更多的是侷限在包括動力總成、底盤調校等偏傳統的技術層面。在諸如造型設計、智能互聯等“軟實力”方面,一直以來爭議還是蠻大的。

虎落平陽?為何奇瑞重磅車型總難逃“虎頭蛇尾”的宿命?

以瑞虎8這款車為例,聊哥在六月中旬曾於廈門島試駕過。對此,在《環島試駕了瑞虎8,聽說它想跟哈弗H6、長安CS75搶天下!》一文中,聊哥是這樣總結的:作為奇瑞傾力打造的SUV新旗艦,從外觀到內飾,有許多新類的面值得我們去探索和適應;但結合動力、空間、價格等綜合表現來看,瑞虎8堪稱是自主品牌“曾經的一哥”,為廣大國民消費者造出的一部誠意之作。

確實,一款軸距達到2710mm的中型SUV,開起來整體質感也還不錯,售價僅有9.88-14.28萬元(與熱銷的哈弗H6、傳祺GS4等主流緊湊級SUV售價相當),稱其為是奇瑞的一部誠意之作並不為過。然而,我們也需要看到,“內在”還不錯的瑞虎8,在外觀內飾的造型設計方面,又著實顯得很新類(也可以說是另類和非主流)。對此,在上述文章中已經作了具體的描述,在此就不再贅述。

“奇瑞是有技術的,業界‘黃埔軍校’的稱謂並非空穴來風,現在的問題是人。”針對曾經的“自主一哥”奇瑞緣何在近年來日漸沒落,業界相關討論不少,其中“人”的因素不可忽視。實際上,一位昔日的奇瑞高管就曾用“昏君奸相”四個字,表達其對奇瑞的失望。

虎落平陽?為何奇瑞重磅車型總難逃“虎頭蛇尾”的宿命?

在聊哥看來,雖說上述高管的評價有些過於犀利,但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同一些國有車企類似,奇瑞在企業運營機制上存在問題。直白點講,企業內部權力過於集中,過於“人治”的結果使得,企業在作重大決策時往往與市場真實情況“脫軌”。

拿最最基本的造型設計來說,眾所周知,就在今年初,剛於去年經歷過20週歲“成人禮”的奇瑞,便以“設計”之名,在北京搞了一場盛大的品牌發佈會。那場發佈會的核心意義即在於,向外界正式展示了名為“Life in Motion”的奇瑞全新家族設計語音,瑞虎8也正是奇瑞新設計語言的首款產品。

雖說造型設計這東西是“見仁見智”的事,但從大眾主流審美的層面來看,奇瑞的全新家族設計,確實很不入流、甚至“醜”爆了。你看看,上汽榮威名爵、廣汽傳祺、比亞迪等自主品牌的全新家族設計,儘管各具特色,但幾乎均獲得了外界一致好評。反觀奇瑞,大張旗鼓搞的這個全新家族設計,自發布到落地,一直飽受爭議。

虎落平陽?為何奇瑞重磅車型總難逃“虎頭蛇尾”的宿命?

企業的造型設計風格,確實很能說明問題。試想,如果一家車企,在產品的造型設計上,更多的還只能是根據某位大領導的審美喜好而定,那麼指望其能搞出讓大眾耳目一新的好的設計,幾乎是不可能的了。畢竟,長者的審美,通常是跟不上時代的……

當然,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儘管在國內燃油車市場,奇瑞離曾經的“自主一哥”漸行漸遠,但得益於對海外市場的較早佈局、及長期以來對技術的執著,目前其在“出口”方面依舊佔有較大優勢,新能源後發優勢也較為明顯。

虎落平陽?為何奇瑞重磅車型總難逃“虎頭蛇尾”的宿命?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奇瑞海外整車出口量達到6.74萬輛,同比增長24.2%。截至目前,奇瑞已經在海外8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出口產品,累計出口量達140萬輛,佔同期中國品牌乘用車總出口量的30%。與此同時,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素以“技術”見長的奇瑞也有不俗表現。上半年,奇瑞新能源累計銷量3.33萬輛,同比增長258.7%。

可以說,在競爭日益慘烈的中國車市,奇瑞已經錯過了自主整體崛起的“黃金十年”。傳統傳統燃油車領域,奇瑞旗下新推出的產品連連呈現“虎頭蛇尾”的現象,外界已經見慣不怪。

通過“賣身”、獲得“輸血”之後,奇瑞能否重新躋身自主品牌頭部陣營,唯有寄希望於在新能源領域下一個五年甚至十年的表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