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和劉邦一個失敗者一個成功者,哪一個更值得後人去喜歡?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項氏,名籍,字羽,楚國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秦末起兵反對秦的暴政,是秦王朝的掘墓人之一。滅掉秦王朝之後,他與劉邦爭奪天下,最後被劉邦打敗自殺。

項羽和劉邦一個失敗者一個成功者,哪一個更值得後人去喜歡?

自刎烏江

清朝文人李晚芳(1691~1767,清朝廣東順德人),對項羽有一段評論是這樣的: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

歷史上多是貶羽褒邦。估計是擔心社會輿論,李文人又將司馬遷順便評論了一下:“太史公以神勇之筆,寫神勇之人。亦千古無二。迄今正襟讀之,猶覺喑嗯叱吒之雄,縱橫馳騁於數頁之間,驅數百萬甲兵,如大風捲籜,奇觀也。”他以太史公作為擋箭牌,而他內心似乎是喜歡項羽的,但又不敢直說。

項羽和劉邦一個失敗者一個成功者,哪一個更值得後人去喜歡?

陽剛男子漢項羽

在中國歷史上,自秦漢之後,一直到近現代,對於項羽評價雖很多,但大都是負面的,因而讓後人更相信“成王敗寇”的說法。項羽被評價的內容被小編歸納後,大概有以下六個幹條條。

一、不會用人,不懂得用人

——這個說法在歷史上表達最多,項羽的死對頭劉邦就是這個說法:“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這個說法似乎還算中肯。陳平的說法似乎深刻一些:“項王為人,恭敬愛人,士之廉節好禮者多歸之。至於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項王不能信人,其所任愛,非諸項即妻之昆弟,雖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在陳平看來,項羽其實是比較禮賢下士的,所以有不少士人投奔他;但是,項羽並不會輕易相信別人,他任人唯親。

二、有勇無謀,不會帝王之術

——這個說法也頗多,跟前一種說法差不多一樣多。三國謀士郭嘉,堅信這一點,認為項羽的弱項就是這一點:“昔項籍七十餘戰,未嘗敗北,一朝失勢而身死國亡者,恃勇無謀故也。”明朝的明威將軍段灼也是持此觀點,認為“其咎在烹韓生,而范增之謀不用”。宋文人蘇洵說:“項籍有取天下之才,而無取天下之慮”,說的也是謀略。

項羽和劉邦一個失敗者一個成功者,哪一個更值得後人去喜歡?

勇猛西楚霸王

三、失去人心,背信棄義

——這個說法是從司馬遷開始的,太史公認為項羽是賢王舜的後代,他能夠滅掉暴秦,是因為站在道義之上,之所以失敗也是因為失去道義。太史公道:“秦失其道,豪桀並擾;項梁業之,子羽接之;殺慶救趙,諸侯立之;誅嬰背懷,天下非之。”後世有部分後人附和。其實,是因為司馬遷生在西漢初年,屁股決定腦袋,只能夠如此說比較穩妥。生在漢代的諸葛亮,因為生性謹慎,當然也是這樣的觀點,更願意從道義上著眼評論。

四、不施仁義,賞罰不分明

——很難相信,持有這個說法的,竟然是殺人如麻的朱元璋,他似乎特別強調這一點:“項羽南面稱孤,仁義不施,而自矜功伐。高祖知其然,承以柔遜,濟以寬仁,卒以勝之。”

五、殘暴(事例:坑降卒,殺子嬰,弒義帝)

——最早持有這個話的是儒生酈食其。他說項羽背信棄義,殺義帝等。酈食其就死在這個上面,他去齊國說服齊王,都談好了,結果韓信攻齊,他被齊王烹殺。近代的文人蔡東藩說得更全面:“惟觀於項王之坑降卒,殺子嬰,弒義帝,種種不道,死有餘辜,彼自以為非戰之罪,罪固不在戰,而在殘暴也。彼殺人多矣,能無及此乎!天亡天亡,夫復誰尤!”這個有點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嫌疑。

六、匹夫之勇,婦人之仁

——持這個說法的第一人,是面對面從軍事上擊敗項羽的韓信。知道歷史的人應該明白,韓信在項羽賬下幾年,沒有得到項羽重用的機會,說明項羽用人的確是任人唯親。所以,他才能夠說出這樣的評論來。

以上這些評論,當然全站在爭雄、做帝王、政治得失的角度去考慮的,肯定從用人、道義、得失、帝王術、收買人心等等方面去思考和總結了。項羽在某些方面的做法,的確是觸犯了權力爭奪的大忌,作為有志於政治舞臺並想有所作為的人,的確不得不去作細緻的考慮並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

可是,如果作為普通人,從交友的角度考慮的話,項羽能夠獲得的正面評價,應該會多一些!

比如,項羽對家人很好(虞姬)。

項羽和劉邦一個失敗者一個成功者,哪一個更值得後人去喜歡?

柔情似水、霸王別姬

項羽對盟友非常仁義,對曾經做過盟友的人的家屬也還不錯;而對於敵人他是夠殘酷的,特別是對於賣主求榮的叛徒項羽特別的瞧不起、必須殺掉他們而後快。僅憑這幾條,他就比劉邦強。

劉邦呢,從政治上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是一個成功者;但是,他是個對於家人極不負責的小人(無論妻子和孩子都可以犧牲掉,好幾次在危險關頭都是犧牲妻兒來換取自己的生存)。

項羽和劉邦一個失敗者一個成功者,哪一個更值得後人去喜歡?

陰沉的劉邦

劉邦處理事情並不以感情來衡量,而是以厲害關係來衡量和考慮(所以臨死前才會殺掉在鴻門宴保救過自己的樊噲),劉邦自私自利,以利益得失為先,作為帝王也許是對的;但是,絕大多數人以及和自己打交道的周圍的人,他們都是普通人,所以,如果找項羽那樣性格的人交朋友,而遠離劉邦那樣性格的人,估計比較能夠得到善終一些。

正因為如此,項羽在民間才能夠得到更多的同情,許多人真心稱讚他是真英雄!

項羽和劉邦一個失敗者一個成功者,哪一個更值得後人去喜歡?

劉邦與項羽

誰更喜歡項羽,誰更喜歡劉邦,不是有答案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