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樹形最適合大棚棗樹種植!棗樹修剪時應注意的原則

三種樹形最適合大棚棗樹種植!棗樹修剪時應注意的原則

溫室大棚栽培的棗樹生長旺盛,生長量大,極易造成樹冠鬱閉,使光照和通風條件惡化,因此需要採用適宜的樹形。棗樹有哪些樹形?棗樹進行整形修剪的原則是什麼?如何提高棗樹樹勢?

三種樹形最適合大棚棗樹種植!棗樹修剪時應注意的原則

溫室大棚栽培棗樹多采用自由紡錘形或改良紡錘形樹形,亦可採用單軸主幹形或圓柱形、開心形。樹體幹高控制在60釐米。樹高根據植株在設施內的位置靈活掌握,一般控制在1.8~2.5米。樹體高度採用前低後高模式,在棚的前沿控制在1米以內,3~4個二次枝,後半部分控制在L8米以內,逐漸增加二次枝數量。日光溫室前部、大棚四周的植株,要及時落頭開心,樹高控制在1.6米以下,最高不超過2米。棚內中間的樹高2.3米左右,最高不超過2.8米,保證群體光照。

三種樹形最適合大棚棗樹種植!棗樹修剪時應注意的原則

一、紡錘形

採用紡錘樹形的樹高1.2~1.7米(一般為行距的0.8倍),幹高40釐米左右,骨幹枝5~7個,長度70~80釐米,角度70°~80°,骨幹枝上直接著生結果枝組。

棗樹定植當年新生棗頭5釐米時,抹除40釐米以下的棗頭枝,留棗吊。新生棗頭半木質化時,留直立棗頭作主幹延長頭,其餘棗頭枝進行拿枝,角度80°左右。新生棗頭60釐米左右時摘心,7月上旬對30釐米以上的棗頭全部摘心。

棗樹在定植第2年短截中央領導幹及剪口下第1個二次枝,使其繼續延伸。主幹延長頭上每15~20釐米短截1個二次枝,培養新的骨幹枝(根據芽向,留1、2、3節),枝向四面八方均勻分佈。對骨幹枝的修剪,截去頂端二次枝,留外向芽,繼續延長生長。拉枝使骨幹枝角度為70°~80°。夏剪抹芽、疏枝,抹除不能利用的新生棗頭和摘心後萌發的二次三次棗頭、棗吊,疏除未能及時抹除和密生遮光的棗頭枝。拿枝、摘心同定植當年管理。

在棗樹定植第3年,對樹高不夠或骨幹枝長度不夠的,進行短截延長,已達到要求的不再短截,採取抹芽緩放技術。其餘修剪同上年。

一般棗樹完成整形後,春剪以疏枝為主,夏剪採用抹芽或極重摘心,培養木質化棗吊促進結果。

二、自然開心形

自然開心樹形無中心領導幹,基部主幹高30~50釐米,主幹上均勻著生3個主枝,主枝與地面垂線夾角為40°~50%其相互間夾角為120°。每個主枝上著生2~3個側枝,側枝與地面垂線的夾角為70°~80°,間距40~60釐米。結果枝和結果枝組著生在側枝上。

對棗樹整形時,利用主幹上的新梢或當年的副梢,從中選出3個距離適宜、角度較均勻的枝作主枝,將中心枝剪除;或將中心枝拉向一側,再在主幹上選留2~3個適宜的枝作為主枝,以後逐年修剪,使之成形。第1年冬剪,各主枝的延長枝留50~60釐米短截,剪口芽留外芽,第2芽和第3芽留兩側的芽。

在第2年冬剪,各主枝留50~60釐米短截,同時選留第1側枝,第1側枝要求向外側斜伸,距主幹50~60釐米,剪留30~50釐米,以培養枝組。

在第3年冬剪,主枝和第1側枝的延長枝均在50~60釐米處短截,同時培養第2側枝,第2側枝應在距第1側枝約50釐米的對側選留,剪留長度略小於主枝,繼續培養枝組,自然開心形基本形成。

三、多主枝分層開心形

多主枝分層開心樹形無中心幹,主枝4~6個,主枝基角為60°,主枝與主枝相距1米左右,每個主枝配備5~6個側枝,兩個側枝為1組,從下向上分為2~3層,以接近水平方向向外生長。結果枝組多數著生在側枝上,少量分佈在主枝上,樹高約3米,冠徑2.5米左右。

在棗樹幼苗栽好後,定幹50~70釐米,從整形帶內所發的新梢中選留4~6個方向錯開、角度適合的枝條作為主枝培養。6~7月將作為主枝培養的枝條在1/2處進行第1次剪截,要求各主枝與樹幹呈60°角張開。短截後,剪口下端萌發出一些分枝,選擇頂端斜向上生長的旺盛枝作為主枝延長枝,並及時控制競爭枝,大約於8月再在延長枝的1/2處進行第2次剪截。在冬剪時,將第2次前面的秋梢剪去。

在第2年5~6月,對斜長的延長枝進行第3次剪截,同時在其下部選留2個近於水平、方位適宜的新梢,培養成第1層側枝。第2年冬剪時,主枝要在中部飽滿芽處短截,側枝要強者重剪,中庸者長留。

第3年則根據主枝和側枝的生長進行適當短截。當主枝長到距第1層側枝1米左右時,進行1次重短截,培養第2層側枝。第2層側枝也是每個主枝留2個新梢,使其成“八”字形分開生長。當主枝延伸至2.5米左右時,剪口下留外芽剪截,形成1個小開心形,相當於第3層側枝,與第2層間距約70釐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