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题安东(丹东)青年湖小考 肖景华

丹东青年湖小考

在丹东六道沟附近,有一个很奇怪的水面。一条马路东西横穿其中,道北是长方形的规规矩矩的水面,道南是近于直角三角形的水面。南北两个水面合称青年湖公园。 自打记事开始,就知道这个公园。南湖区临着鸭绿江,有排水道通往鸭绿

老话题安东(丹东)青年湖小考 肖景华

​江。北湖区在公路下面有暗道,连着南湖区。 因为青年湖离家比较远,就很少去过。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很偶然的几乎的机会,看到几分老地图,经过对比,似乎发现了这个湖的由来。经过网上查找,没有发现确切的定论。现在,就把这个推论分享一下。 青年湖位于丹东市的西部,靠近六道沟,挨着手表厂附近。这个地方历史上是赫赫有名的日本殖民企业,鸭绿江采木公司,一家作为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经济的先锋企业,成立于光绪34年,即1908年。 这家公司虽然是按照中日条约成立的中日合资公司,但在当时的国际背景下,中方处于弱势地位,公司被日本把持。

老话题安东(丹东)青年湖小考 肖景华

​在1915年10月1日,当时安东县木材界的两大公司,中日合办鸭绿江采木公司与安东县大仓制材所正式合并,合并成新的经营主体,名为鸭绿江制材无限公司。 这家公司几乎垄断了来自鸭绿江上游,长白山山麓和鸭绿江一线财阀的木材。 每年开春,上游的木排浩浩荡荡沿江而下,在六道沟江叉子与五道沟六道沟山水形成的盘旋水域自然减速,形成天然的浮排区。这样在经过机械牵引,把木排拽到预先开挖的水池内,再行处理。这样的木排运输方式几乎是所有沿江地区运输木材的习惯做法。

老话题安东(丹东)青年湖小考 肖景华

​ 考察1927年出版的安东县地图与1930年代安东市游览图,可以清晰的看到在铁路线西侧有明显的人工水道,其标注为制材合同株式会社与储木池。可以看到储木池体量巨大,形式规整,边界呈现斜坡的状态。 1941年后,长白山及鸭绿江上游林木几乎采伐完毕,到了无木可采的地步。制材公司也宣告结束了使命。 1949年建国后,这里归属安东市储运局管理。在1950年的美军轰炸丹东鸭绿江大桥的航拍照片上(图四),可以清晰的看到当时的水道与储木池。 之后的几十年间,这片水域经过规划,填埋了一部分水道作为城市路面,保留了西北部水面的一部分与南部引水道,形成了现在的东西主干道和青年湖湖区。 看着1927年的老地图,对比着2017年的卫片,九十年间的变化看似是地图上条块与形状的改变,实则在一场天翻地覆的大生死与大改变。 多少沧桑,多少故事,多少血泪,多少屈辱,都隐藏在这图案的变化之后。让人遐想不断。 前几天,和一些朋友聊天。有一种观点认为,丹东建制时间短,缺少历史的厚重感。 在我看来,历史印记无处不在,历史疑团无处不有。对于建立县制到市制不过一百年的丹东来说,更多的民间故事,历史疑云,都隐秘在大街小巷里,被城市喧嚣所遮掩,需要我们耐心细心的擦拭与挖掘。 2018031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