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榆林公安走出的共和國公安部長-趙蒼璧 榆林清澗人的驕傲

趙蒼璧:從榆林公安走出的共和國公安部長

從榆林公安走出的共和國公安部長-趙蒼璧 榆林清澗人的驕傲

趙蒼璧(1916~1993),陝西省清澗縣人。在榆林公安工作期間,任三邊分區保安科科長,後任陝甘寧邊區政府保安處副處長、北平市公安局處長、南京市公安局副局長、四川省副省長兼公安廳廳長、四川省委書記處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部長。

趙蒼璧是土生土長的榆林人,1934年1月參加革命,1935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為鞏固和壯大革命根據地,他積極組織民兵同當地的敵對破壞勢力做了英勇的鬥爭。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他堅決貫徹中央關於加強鋤奸保衛工作的指示,堅決鎮壓漢奸,重拳打擊反動勢力,為保衛黨中央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建國後他參加了接管北平、南京、重慶偽警察局的工作,很好的完成了黨中央交給的重任,保衛了新生的人民政權。1954年趙蒼璧先後任四川省公安廳廳長、四川省副省長兼政法黨組書記、四川省委書記,為四川的經濟、社會、文化、制度、政法等方面的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1977年春,趙蒼璧同志從四川省調到公安部工作,他擔任公安部黨組書記、部長長達六年時間,忠實的執行了黨中央國務院在新時期的一系列公安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著高度一致,平反了一大批冤假錯案,為整頓社會治安,開展綜合治理鋪平了道路,實現了公安工作的現代化,維護了良好的社會秩序,為社會主義新時期的“四化建設”提供了保障。

從榆林公安走出的共和國公安部長-趙蒼璧 榆林清澗人的驕傲

趙蒼璧部長題字

人物故事:

標語在哪裡

1935年趙蒼璧被送到中共中央西北政治保衛局在瓦窯堡舉辦的保安人員培訓班學習,培訓班即將畢業時,中共中央西北保衛局偵察部長兼培訓班主任周興,給全體學員出了一道題:教室裡有條“反動”標語,請大家去找,看誰能夠先找到。周興的話音剛落,大家就一擁而上擠入教室,翻桌倒凳,扣縫挑板地緊張找開了,但都一無所獲。趙蒼璧此時顯得非常冷靜,他先向四周觀察一下,後從一張桌子上拿起一張紙說:“反標在這裡。”在場的同學在那張紙上看來看去看不出什麼明堂,上面只不過寫著四個排列工整的成語:明日黃花,日裡萬機、暴風驟雨,動作敏捷。哪有什麼“反標”?只見趙蒼璧微微一笑,將四句成語的後三字遮去,於是就只剩下了“明日暴動”四個字。啊,大家明白了,這是一個藏頭標語。他敏捷的思維、優異的成績得到了西北政治保衛局領導的欣賞。因此,在培訓班結束時,他被留在西北政治保衛局工作,擔任保衛局巡視員。

從榆林公安走出的共和國公安部長-趙蒼璧 榆林清澗人的驕傲

趙蒼璧(中)與堂兄趙懷璧(右)、侄子(左)1936年上半年在瓦窯堡合影。

一番講話剿除了一股土匪

1937年春,趙蒼璧擔任陝甘寧邊區保安處巡視團副主任、主任、三科科長。這期間,趙蒼璧收到延水縣政府轉來的投訴信件,瞭解到清江東區沿黃河一帶有一個哥老會組織,反動頭目勾結國民黨武裝勢力,燒殺搶奪,殘害人民,無惡不作。當地老百姓人心惶惶,無心從事生產,於是當地流傳著一句順口溜:“狗一叫,人心跳,人一喊,全村亂。”他看後怒火中燒:“這夥王八蛋,這還了得。”當即帶領巡視團的同志召集這一帶的赤衛隊負責人開會,佈置任務,到實地調查瞭解土匪的活動情況,派人對他們進行嚴密監視。隨後,他迅速派遣縣保安隊一個班,由白加智等人帶路,和赤衛隊配合將寺家山、老莊裡、棗上裡、腰裡、劉家山、宮廷河、馬家山、寨山裡等村的土匪一舉抓獲,並集中到莊河村開會。在會上,趙蒼璧作了《關於剷除哥老會的動員報告》。他從三次反圍剿的勝利講到邊區革命根據地和武裝力量的壯大,從哥老會頭目被鎮壓講到哥老會成員簽名自首,棄暗投明,戴罪立功,重新做人,一口氣講了四個多小時。大家聽得十分認真,就連準備尋機刺殺趙蒼璧的哥老會骨幹分子葛鳳奇也聽得入迷,受到了教育。他沒有刺殺趙蒼璧,而是攜帶家眷,遠走他鄉,改名換姓,老實務農。這次會議,使受矇蔽的哥老會成員深受教育,紛紛表示退出這個組織。到會的近千名哥老會成員在《自首書》上籤了名,並按上自己的指印。這次會議摧垮了這個黑社會組織,穩定了當地的社會秩序,使農民過上了安定的日子。

從榆林公安走出的共和國公安部長-趙蒼璧 榆林清澗人的驕傲

三邊保安司令部幹訓隊第一期畢業紀念章,趙蒼璧擔任培訓班領導職務。

組建延安第一支便衣隊

1940年,陝甘寧邊區成立了便衣隊,趙蒼璧擔任便衣隊隊長。便衣隊的主要任務是偵破敵特組織。便衣隊人數不多,只有十多人,都是從部隊和地方抽來的,做過保安工作,具有一定偵察經驗的優秀分子。便衣隊首先在延安新市場對面的深溝裡學習。學習開始的第一天,趙蒼璧宣佈了嚴格的紀律:學習期間,一律不準對外聯繫,本人身份、工作性質一律不準洩露,連妻子兒女都不能說。當時,業務學習中教材十分缺乏,趙蒼璧就自己編寫教材。他參照蘇聯的教材,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和自己豐富的偵察工作經驗,編寫了“怎樣收集和傳遞情報”、“偵察與反偵察”等基礎教材,並親自擔任教員。當時主要學習的是如何接近敵戰區蒐集軍事情報、瞭解敵特活動情況和剷除我黨叛徒等內容。他深入淺出地講解使同志們迅速掌握了偵察工作知識。為了使課堂教學與實際鬥爭結合起來,在講到盯梢跟蹤等科目時,他還帶領學員到社會上實習,用親身經歷和體會給學員們示範如何偵察等。在課堂之外,他還手把手地教同志們怎樣巧妙地隱藏情報,如把情報放進麻繩中傳遞的“絕招”就是趙蒼璧同志在訓練時教給學員的。學習結束後,學員都化妝成不同職業、各種身份的人分散到各地蒐集情報。這些同志後來大部分都成了公安戰線的領導幹部。

從榆林公安走出的共和國公安部長-趙蒼璧 榆林清澗人的驕傲

1940年冬或1941年春,陝甘寧邊區政府保安處主要幹部在保安處窯洞前合影。前排左起:曹光清(檢查部

帶兵轉戰陝北

1947年3月,胡宗南大舉進犯陝北,準備對我黨中央、毛主席所在的延安實行空襲,情況十分緊急。當時,由於邊區保安處處長周興在綏德、米脂一帶搞土改,邊保的工作由副處長趙蒼璧負責主持。他接受任務後,立即加強了延安城的防空火力和警戒,並決定挖斷東關機場至延安城的公路,以防敵人空襲。當時,敵軍已逼近延安。原定朝北撤退的黨中央、毛主席,突然決定朝東撤出。時值陝北消冰季節,被破壞的公路泥濘不堪,汽車不能通行。正準備撤退的趙蒼璧同志突然接到羅青長的電話,他意識到了情況的嚴重性,當機立斷,連夜組織人修路填壕,保證了黨中央、毛主席按時順利撤離延安,安全轉移到了預定地區。

毛主席黨中央離開延安後,邊保的全部工作重心都轉移到保衛毛主席黨中央安全轉戰陝北上來。當時,趙蒼璧負責領導偵察工作,率領一支由保安處100多名偵察、情報人員組成的前方偵察隊,帶著一部電臺,在不斷的行軍運動之中偵察敵情,及時將掌握的敵軍動向通知邊區政府和保安處,以保衛黨中央和邊區政府機關的安全。一次,趙蒼璧和馬萬里帶領的一個警衛營共400餘人,在鹹榆公路綏德、佳縣地段偵察、騷擾敵人。8月中旬,中共中央轉移到綏德後,國民黨派軍呈“正方前進”隊形抵進綏德,欲將我中央核心機關一舉殲滅,趙蒼璧接到上級命令,負責帶隊開展偵察活動,正當接近敵軍開展工作時,偵察部隊被敵北進的一路快速部隊包圍,處境十分危險。趙蒼璧沉著應變,命令全員輕裝上陣,避敵鋒芒,終於突出了重圍,並且成功牽制了敵軍這支快速部隊,將其帶離了黨中央部隊的行動路線,使毛主席得以順著安全路線向下一站轉移。

轉戰陝北期間,邊區公安保衛人員在保衛毛主席黨中央安全轉戰陝北方面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毛主席後來也稱讚道,邊保發揮了無產階級寶劍的作用!

從榆林公安走出的共和國公安部長-趙蒼璧 榆林清澗人的驕傲

趙蒼壁用過的行李包

(撰稿:馮帆)

警事文物徵集

榆林公安歷史悠久,英雄輩出,從榆林公安走出副廳級以上領導達100餘人,他們的足跡遍佈祖國大江南北。為了挖掘紅色基因,繼承革命傳統,構建榆林公安民警的精神樂園,榆林市公安局決定籌建警察史陳列館,現面向社會徵集各類公安文物、實物和影像資料,衷心希望社會各界人士鼎力相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