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关内蒙古旅行的“事实”|旅行散文

一个有关内蒙古旅行的“事实”|旅行散文

内蒙古,总面积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相当于9个福建、11个江苏。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是全国跨越经度最广的行政区域。这是一个事实。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选择跨越整个内蒙古去旅游,就相当于跨越半个南方。由一点到另一点的穿越,往往是那么地漫长,像是穿越了一个年代的光景。而且,内蒙古各个城市之间,很少有高铁同行。普通火车和大巴车,成为了游客不得不“善待”的交通工具,游客们被这些传统的交通“使者”负载着,像是坐在了无垠沙漠中的驼群,慢慢悠悠地,行走在这仿佛永远都走不到尽头的神奇土地。

然而,对于像我一样的很多游客而言,去内蒙古旅游并不会牵涉其整片疆土,我们似乎只有一种需求——避暑。我们没有太多的“草原情结”,只是想要在盛夏时节“哪凉快去哪呆着”。我记得有一年,北京的夏天异常热,好好地穿着衣服,一动不动,从头到脚就开始莫名地流下汗来,就好像那汗不是自己的,掉落地那么随意和任性。那一年,流行一句话,叫做“天气进入到烧烤模式,我和羊肉串的距离就差一撮孜然粉”。面对毫不友善的炙烤,我们更想去感受一个“媒体中的内蒙古”——去感受一个被热情豪爽的大草原包裹着的塞外边疆。

一个有关内蒙古旅行的“事实”|旅行散文

包头、呼和浩特:“大”城市、“小”草原

呼伦贝尔、锡林郭勒,这些草原都有些“遥远”,于是乎我们选择了离京城相对比较近的包头。包头这座城市的历史并不长,但它有个全国唯一的城内草原公园——赛罕塔拉公园,赛罕塔拉在蒙语中就有“美丽的草原”之意。其实,这个草原公园上世纪90年代长满了野草,当地人俗称“野滩子”。而上世纪90年代,包头在内蒙古的地位,相当于上海在中国的地位——虽不是政治意义上的中心,却是内蒙古“花花世界”的发源地。据说,当时内蒙古的第一块都市水幕电影,就诞生于包头市青山区的银河广场。那时包头城市的建设搞得如火如荼,每个区都会大兴一个“广场”、一片绿地、一个公园,那时起,这座城市就开始拥有足够多的绿地、草场、喷泉,整个城市地广人稀,环境幽雅,被誉为“内蒙古的新加坡”。

但是,我们当时PASS掉这个赛罕塔拉公园,主要是因为它太“人工”,没有自然而然的草原模样,再加上曾经那个包头似乎也渐行渐远。过于绿化、过于安逸,就少了一些本属于内蒙古的“狂野”。一般到草原,不仅要体会晨间的蓝天白云,还要享受到夜晚的激情篝火。赛罕塔拉公园现在改为了免费公园,全天都可以进入,但基本没有太多项目,没有烧烤、没有哈达、没有篝火、没有礼花,所以基本是傍晚太阳一落山,公园就陷入无人问津的深沉中。当然,这个公园现在的官方名字叫做成吉思汗草原生态园,里面有一些敖包、蒙古包之类的蒙古元素,如果去“科普”的话,算是一个小小的景点。

就呼和浩特、包头而言,如果选草原景点作为一个“短途游”的话,希拉穆仁当之无愧。希拉穆仁是什么意思?蒙古语是“黄色之河”的意思,被当地人俗称为“召河”。可见,这是一个与“河”、“水”有关的名胜。一提到内蒙古,一提到草原,很多人就会觉得这里是荒凉的、内陆的,其实包头这座城市本来就是“穿黄河而过”的城市,黄河那个“几”字的“一横”靠右边(也就是靠东边)的“圆点”,就是包头。可以说,是黄河焕发了这座城市的灵动,让它拥有了水草丰美的福气。具体而言,有清一代,希拉穆仁河畔有一座喇嘛召庙叫“普会寺”,普会寺背后环绕着希拉穆仁河。当一个个旅人跨过河上的大桥,可到一个叫做“阿勒宾”的敖包山上俯瞰蜿蜒的河流穿越草原的独特风情,一望无际的景色,使人如痴如醉。

一个有关内蒙古旅行的“事实”|旅行散文

撕开“草原游”的种种幻想

但是,前方有高能预警!

这是因为当你置身在这个草原中,你会或多或少有些许失望。这不仅是因为这个草原的“草”,即使在旅游旺季时也不够浓密,还因为这里的“人”,也并没有媒体上宣传的那样“热情好客”。

内蒙古旅游,和中国其他地方旅游不同的就是,它所囊及的范围很广,景点也很分散,所以对于一个“外地游客”而言,自由行在路线、地形、气候、饮食等很多方面都不熟悉、不便利。因此,跟团半自助游,是很多游客优先考虑的。因为怕被“宰”,我们当时选了一个价格相对较高的团。从包头市东河区到希拉穆仁草原景区,大概需要2个多小时。我们选的是不是大巴车,而是一个只够容纳4—5人的小面包车,接我们的司机大概40多岁,让我们叫他“张师傅”就好。我们起的很早,也希望能够早一点到。可就在车准备要出发的时候,张师傅莫名地接到一个电话,说包头火车站又有一对乘客临时报了去草原的团,就让他速速赶过去。原本“不地道”的安排,又碰上更令人搞笑的情形,当面包车到达火车站时,那个“神秘的游客”就是久久不愿登场,大概等待了有40分钟之久的时间,我们看到一家三口神奇地从某个角落,谈笑风生,款款而来。之后,车终于出发了,那时候是10点10分,从7点到10点,3个小时,足足地用来莫名的等待。要不然,按照预定安排的节奏,草原应该早到了。没关系,旅游就是要“随性”一些,尤其是到了内蒙古。3小时后,张师傅冷冷地说了句,“到了”。之后,他就“拔腿而撤”。到了“传说中”的大草原,放眼望去,这所谓的“草原”其实就是一片“荒草滩”,草并没有“传说中”的一人多高,而是光秃秃的,荒疏得很,和“传说中”的草原相差甚远。

一个有关内蒙古旅行的“事实”|旅行散文

Anyway,到了希拉穆仁草原,基本上有四件事是必做的:第一吃“蒙餐”,第二骑马、观赛马,第三住蒙古包,第四体验一次篝火晚会。

吃“蒙餐”。2017年,有一条新闻说蒙餐和中国其他传统菜系,并称为“中国九大菜系”,对于这个消息的可信度,也许可以结合着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东风”来理解。其实,蒙餐主要的特点就是“硬”,吃了很占肚子,油腻油腻的,吃完好像一层油脂覆盖在胃液上,而后又沉淀下去。概括而言,蒙餐很擅于在牛肉、羊肉上做文章,比如风干牛肉干、烤全羊、手扒牛羊肉、羊杂碎等;然后再加一些以“奶”为主题的辅料,比如,马奶酒、奶酪、奶茶等。至于人们所流传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似乎在我所到的地方,并非那么明显。可能是商业化浓烈的缘故,我所吃到的“肉和奶”确实很纯正、很蒙古,但份量也确实很小,应该是“小碗喝酒”“小碗吃肉”,服务人员也是生怕多放大一个器皿,就会遭遇“血本无归”的境地。

蒙餐前还有个比较独特的形式方面的文化,就是作为客人,在吃饭前,会有来自牧区的主人开启“献哈达+ 敬酒”模式。在内蒙古,蓝色哈达更为常见,因为蒙古族更崇尚“天”,更愿意用天的颜色,来表示某种忠贞的祝福。敬酒时,则是要将手指伸到酒杯中,上天上弹去、向地弹去、再亲触自己的额头。正所谓,敬天、敬地、敬自己,伴随着牧民用蒙语唱的“欢迎曲”和“敬酒歌”,我们被“护送”到吃饭的蒙古包。我想这些是最基本的仪式,地道的、复杂的,应该还有很多种吧。

骑马,其实要挑选那种野性十足的“汗血宝马”,但到了草原,才发现想多了。一来,景区的目的是为了稳当地赚钱,而不是为了“冒险的情怀”,用那么多性情暴躁的烈马,发生问题,赔的钱兴许比赚的钱多,不值当;二来,性情温顺的“听话之马”,好控制、好管理、好操作,还很容易受到一些游客的欢迎,“一石多鸟”。其实,很多游客骑马也只是“为了骑马而骑马”,他们才不会在乎哪个马的纯种的,哪个马跑起来风驰电掣。因此,草原的马匹一般都比较温顺,即使跑起来也是“文质彬彬”、“井然有序”,并无太多想象中的刺激。说到骑马,挑一个柔软舒适的马鞍是最基本、也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其实骑马并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种挑战。如果骑不好的话,屁股就会被生硬的马鞍磨出红泡,生疼生疼的。草原景点及景区人员对此鲜有温馨提示,只能是自己对自己更好一点了。另外,在马匹奔驰的时候,人的上身不要僵持不动,而是要和马匹的律动而律动,要和马儿奔跑的节奏保持同步。马是很通人性的动物,据说它的智商相当于2岁半的小孩童,因此当你给马一种“积极的”信号之时,马也会反过来去配合你、“顺从”你,定不会上演从马背上摔下来的惨剧了。

午后的草原,寂寥而又多情,粗犷而又委婉。朵朵乌云,像公园里的百卉千葩一样争奇斗艳,一个个冲动而傲娇地占据着万里蓝天,天空忽明忽暗,太阳的光线一会儿霸气地直射到草场上,一会儿却被专断的云朵挡住了抵达地球的激情。太阳下山。傍晚十分的草原,有种区别于大都市的清冽之美,天空中所散播的斑斓光线,给天际线染上了浓浓的橘色,让广阔无垠的草原看上去不那么呆板,颇像一幅意境深远的油画。

赛马比赛开始。18:00多的样子,一些牧民放开嗓子“高喊二叫”道:“让开,快让开!”当好多游客还不知是怎么回事,向他们望去时,他们又继续理直气壮地疾呼道:“说你呢,让你让开呢,听不见啊!”不知所以的游客们,无形地围成一个圈。没错,赛马比赛即将拉开帷幕。真正的赛马表演,应该包含以下一些“杀手锏”:马上斩劈、马上射箭、单人单马、双人双马、双马单人、马上仰背、多人多马(叠罗汉)等。赛马比赛表面上展示的是骑马者精湛的技艺,其实还充分地反映出马的“智商”和“情商”。赛马需要的是人对马的驾驭力和感召力,所以它还折射出人的智商和情商。只有“人“和”马”你中有我、我有中你,这个赛马才会精彩,而技巧本身反倒是其次的。然而,只有在理论上存活的“赛马比赛”,在希拉穆仁,我们并没有看到。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些简单的“机械彩排”,而非“精彩演出”。只见一些牧民,骑着马儿由远及近地向人们奔驰而来,马儿颈部的铃铛声也由远及近地响彻寂静的草原。站在空旷的草原上“观赛马”,大概耗时15分钟,我只看到了一群马从A点到B点,再从B点到A点,无他。抬手一看手表,到饭点了,我推开依然“目不转睛”的人群,离开这个“寂寞赛马”现场。与此同时,我随意撇了一眼马群,一匹匹马看似那么热闹地由人“使唤”、被人观赏,可它们何尝不是无聊的、寂寞的。还好,寂寞让它们美丽,也让它们充满别样的魅力。

蒙古包在草原旅游时,主要体现为两处:一处就是吃饭的时候,会去一个看上去像蒙古包的帐篷里;第二处就是晚上睡觉时,会去一个更大、更现代的蒙古包里。在旅游景点中,蒙古包早已不是由几个简单的毡布码好的“大帐篷”,而是基本用钢筋水泥构筑好了,一动不动地,也不可以拆除,可以说是“有蒙古包之名,无蒙古包之实”。晚上,住在蒙古包里,和住在一个普通酒店里没什么区别:有床、有卫生间、有电视机、有电话,所以住进去不会觉得特别“新鲜”。有的蒙古包进行升级改造后,还有LOFT格局的,外观做得还是一个蒙古包,只是多了一层阁楼的感觉。如果说唯一不同的话,可能还是因为蒙古包是一个巨大的“圆形”,透过360°的落地窗,可以看到蒙古包之外的大全景,可以看到一个不同的草原夜色。从蒙古包中看到的闪烁的星星点点,别有一番格局。

但其实,蒙古包记录的是蒙古族这个游牧民族的一种“哀愁”。蒙古族和汉族对于“天下”的观念不太一样,汉族人从古至今都习惯住在同一个地带,有一种对乡土足够稳固的“依赖感”,所以“天下”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有参照系的——不管“天下”有多大,反正我就是“中心”,我有参照的标准;而蒙古族,他们是游牧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所居住的蒙古包是可以自由拆解的,所以他们心目中的“天下”是变化的,是相对没有太多标准可言的。蒙古包今天可以建在乌兰巴托,明天也可以到希拉穆仁,长期的漂泊,让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呈现出与汉族不太一样的特质——悠长、寂寞,有时还有一些淡淡的忧伤,这种感觉透过夜色中的蒙古包显得尤为明显,反倒让我大胆地和长期“被灌输”的粗犷豪放的内蒙古,说再见。

一个有关内蒙古旅行的“事实”|旅行散文

晚上吃完饭之后,大约8点多的样子,篝火晚会开始了。所谓的“篝火”,其实也是将很多块状煤炭或劈好的木柴,搭放在事先准备好的铁架模具上,经汽油一点,火就自然着了起来。游客们瞬时间围上来,在音乐的躁动下,翩翩起舞。我记得,第一首曲子是一个欢快的草原歌曲,这种曲子只有在内蒙古大草原中才能听到,那个时候确实有一种穿越到草原腹地的“代入感”。音乐中断的时候,还会有马头琴表演,但效果也就一般般,中间还中断过,不专业,当然也没有太多其他令人“惊艳”的点。再往后,大概晚上9点的样子,晚会的背景音乐突然地改为了类似于《兔子舞》等迪厅里的“座上客”,明显发现,很多年轻人一下子“躁”了起来,而中老年人就逐渐开始“鸟兽散”。篝火晚上周边的空地,并没有什么灯火,我就看到一个年轻男子蹦迪蹦的有点“得意忘形”,踩到旁边游客的脚,居然也是当作什么都没发生,继续“嗨”。这引起那位被踩游客的愤怒,之后两个“蒙古汉子”在篝火晚会上大打出手,更为奇怪的是,不管是景区的管理人员,还是现场的游客,都是“事不关己”“置之度外”,有的人选择离开现场回蒙古包睡觉,有的人选择离开这个“是非地”,去别的地方走一走。最后,两人可能也是因为打不出什么“意思”而“握手言和”了罢。9点半,远处漆黑得空白的夜空,被绚烂的礼花一时间“占为己有”。有的游客反映到,我们篝火晚会的日程表中也写有“礼花表演”一项,遂询问当地相关人员,他们答道:“本来安排是有烟花秀,但是当天礼花设备被其他的牧区‘借走了’。”听完这个解释后,有一个南方来的男游客似乎想要理论一下,她的女朋友不屑地给他回了句:“算了,回去睡觉吧。这里和我们那不一样,说不清楚的。”两人离开篝火现场的那一刻,脸上仿佛大大地写了两个字:呵呵。

不管怎么说,草原的夜色很美。美美地睡一觉,晚安。

一个有关内蒙古旅行的“事实”|旅行散文

沙漠“震撼”之旅,感受当地人“粗暴的热情”

一位女游客,因为紧张,突然从骆驼背上摔下来。沙漠的管理人员居然开始扯着嗓子,大声疾呼:“球迷杏眼,甚也干不成。快坐来了哇,没人带药等你!”这样刺耳的怒斥应该比噪音的60分贝还要高。那个女生看起来很是温柔,可能也是没见过这样的“大场面”,就当场呜呜地哭了起来。

其实内蒙古旅游,不管有哪些“花样”,都可以概括为两个关键词:草原、沙漠。草原自不必多说,那是内蒙古的“强项”;沙漠,其实甘肃、宁夏、新疆也有,内蒙古的,更加“接地气”一些,不会一穿越就“不知所踪”,对于初次见识沙漠的游客来说,选择内蒙古的沙漠,倒也不失为一个选择。第二天,我们要向另一个目的地出发——库布齐沙漠。库布齐沙漠,总面积145万公顷,是离北京最近的一个成体系的沙漠群。“库布齐”也是蒙语的音译,译为“弓上的弦”,这是因为它处在黄河下游,像一根挂在黄河上的弦,地质地形在全国都算是新奇的。库布齐沙漠还有一个分支,叫“响沙湾”。没错,这个区域的沙子会“响”。当人们从沙坡高处往下滑时,沙子就会发出一种“嗡嗡”的低沉的响声。沙子为何会响?有人分析,长时间的、炽烈的阳光直射,再加上黄河水汽的蒸发,黄河上空可能会形成一道不为人知的“蒸汽墙”。这堵“蒸汽墙”与地形特殊的月牙形沙丘向阳坡刚好构成一种天然的“共鸣箱”,便会产生出共鸣的声响。但在科学的层面上来看,这种说法则是“一家之言”。迄今为止,真正有令人信服的说法尚未形成,很是诡异。

库布齐沙漠一定很美,是不是?我只想说,理想和现实真的是有很大差距,“书本上”的库布齐永远是那么“优秀”,而现实中的库布齐似乎却很难“及格”。

经过无秩序的排队,我们终于凭门票进入到沙漠景区。马上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震撼的驼群。所以,我们的第一念头就是狂奔到可爱的骆驼处,体验一次游走“大西北”的感觉。走近驼群,当同伴正要拿出手机情不自禁地拍摄驼群时,TA前面的游客被景区的管理人员(其实是驯骆驼的饲养员)大喊大叫道:“咳,不要照相,和你说了两遍了,你是不是耳朵聋了?”粗鲁而野蛮的斥责之声吓坏了我的“小伙伴”,虽没说TA,TA也是惊呆地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地把手机揣到裤兜里。这时,那位刚才被“大骂”的游客默默地坐在骆驼上,因为她是女生,又是第一次坐骆驼,可能有点害怕,就在骆驼从“坐卧”到“起立”的一刹那,突然从骆驼背上摔下来。而那位“饲养员”居然开始扯着嗓子,大声疾呼:“球迷杏眼(本地话,类似于京骂中的‘SB’,程度甚至更狠),甚(什么)也干不成。快坐来了哇,没人带药(‘带药’的意思大概是普通话中的‘想要’,但语气是不屑的感觉)等你!”这样刺耳的怒斥应该比噪音的60分贝还要高,驯兽师和他们的牲口“对话”貌似也不过如此了吧。那个女生看起来很是温柔,可能也是没见过这样的“大场面”,就当场呜呜地哭了起来。

我和我的小伙伴“顺利地”坐到骆驼的背上,在那位“驯兽师”的带领下,开启了“彪悍的”沙漠之旅。骆驼有单峰驼和双峰驼,单峰驼似乎坐起来有些难度,掌握不了平衡,很容易从骆驼上掉落下来。于是,沙漠中可爱的双峰驼,就成为景点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骆驼是一个很有“忍耐力”的物种,它们可以在没有水的条件下生存3周,没有食物也可生存一个月之久。骆驼走得很缓慢,也很优雅,坐在柔软的驼峰中间,摸着骆驼蓬松的“毛发”,再看着浩瀚的沙漠,有一种稳稳的幸福的感觉。那一刻,被太阳“烤焦”的沙漠就像是万劫不复的“刀山火海”,而唯有驼群可以载着我们驶向安全的彼岸。

彼岸在哪?就在一个叫做“摩托滑沙”的景点。所谓“摩托滑沙”,就是有个司机开着改良过的摩托,快速地而有无规则地穿行在无边无际的沙漠之中,我们这些游客只需要坐在摩托车座上放纵疾呼即可。坐在座位后面,就像是坐在过山车的座位上一样,你没有任何的“主动权”,只是由着摩托车司机在沙漠中任性地“绕来绕去”。而且,这些司机都摆着一副酷酷的“臭脸”,一种爱谁谁的漠然置之的神情莫名地跃然而起。在现场,我又遇到两个“不和谐”的画面:一是有个女游客和男司机吵起来,说男司机带她闺蜜用了7分多钟,带她则是5分钟不到,她觉得不公平,而司机只是冷冷地回了句:“爱坐不坐!”便扬长而去。二是有个男游客可能是第一次来玩这种滑沙,兴奋不已,就以全程大叫来表示亢奋之情。但摩托车司机突然停下来,说:“你能别叫吗?哇啦哇啦地嚎甚了是(普通话的语气约等于但要更甚于,你能把嘴闭上吗?)!”那位男游客也是外地的,他吃惊地看了一下司机,然后特别尴尬地换了下一个司机,至于他是不是继续地“嚎”,那得取决于司机有没有赋予他这个“权利”。

库布齐沙漠玩了一圈之后,还有一个小环节,就是和牦牛合照。但这个合照在“粗犷的”沙漠中,分得也很是“细腻”:如果游客是站着和牦牛合照,是一个价(相对较低);如果是坐在牦牛上面照相,是另一个价(相对较高)。但工作人员不会提前说,而是等很多游客看到可爱的牦牛“不由自主”地坐上去时,他们才会行使起自己“奇怪的权力”,收取了那“坐在牦牛上”的更高的价格。

一个有关内蒙古旅行的“事实”|旅行散文

在内蒙古旅游,如何不像小羊羔“被宰”

内蒙古之旅结束,我也分享下自己的一些心得和“干货”,供大家参考。

●内蒙古草原,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锡林郭勒草原。和希拉穆仁草原相比,它们更正宗,草原的气息也更浓烈。但希拉穆仁草原的交通较为便利,包头、呼和浩特的机场或是火车站,离景点的距离也并不太远,也有很多较为正规的旅游包车,无论是自由行还是跟团游,都极具可操作性。但是,“前三甲”的草原相比起来,就比较偏僻一些,交通不是那么便利。这时,就要看自己的“价值取向”,是要完美,还是要现实;是要真正体会一下“草原的夜色”,还是说只是满足于“到此一游”。但有一点一定要意识到:虽然都是草原,都在内蒙古,但不同的选择,真的会应了那句“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俗语。

●内蒙古幅员辽阔,去那旅游可以报团,没问题。但不要只觉得“团费”高,服务就一定好、品质就一定高。“团费”高,可能是住宿由原本的四人间改为两人间,也可能是乘坐的交通工具稍微“高端”那么一点,但绝不等于服务周全、品质高端,这个概念要在内蒙古旅游时,尤为重视。一定要搞清楚所报的团,你除了必须要交的“团费”,还要哪些另收费的项目,否则很容易“被宰”。比如,有些“不靠谱”的当地旅游团,到了草原吃蒙餐要钱(羊排和非羊排是两个价格)、骑马要钱(骑马里程不同,费用不同)、住蒙古包(如果没有合适“蒙古包”,要升级的话)也要钱。

●内蒙古的旅游旺季只有7、8两个月份,虽然大草原、大戈壁给外地游客一种非常美好浪漫的感觉,但内蒙古的旅游业算不上十分发达。它的基础设施还不是那么完备,服务意识也没有达到专业的高度。这就需要大家在游内蒙古时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降低心理预期,可能就不会产生过于负面和悲观的情绪。同时,短短两个月的“黄金假日”也成为了旅游景点工作人员“捞金”的“好时节”,所以要理性消费。我记得,当时我们去吃饭的蒙古包餐厅有个“烤全羊套餐”,价格要比平时高出很多倍,服务也一般,并不划算。

●去内蒙古旅游,最好的季节当然是夏季。这时,内蒙古要比中国大部分地方凉快一些,这是因为它昼夜温差大,有时晚上的温度只有20度以下,还有凉风。所以除了带一些短袖短裤等夏季日常服饰外,你的行李箱还要多装一些衬衫和长裤等秋装,以防“寒冷的夜晚”。草原上蚊虫比较多,沙漠又比较炽热,带一些必备的驱虫喷剂或是清凉油,也都是旅行清单中需要囊括的选项。

一个有关内蒙古旅行的“事实”|旅行散文

内蒙古幅员辽阔,有着很多美好的风景这是事实。但是,翻看中国最受欢迎旅游目的地前10名、甚至前20名的榜单,内蒙古都无缘榜单,“白蜡明经”,这也是事实。其实,我想说的是,内蒙古好玩还是不好玩,内蒙古人热情还是冷漠,榜单、媒体说了都不算,只有自己亲自置身在内蒙古的蓝天白云之下,亲眼观察到这片土地的风土人情之后,你才能还原一片客观存在的神奇土地。无论如何,当我舒舒服服地从内蒙古归回到北京之后,我感触到了大都市久违的有序和活力,一下子觉得很是“怀念”。那一刻,我也深刻地感悟到,人之所以想要自由地游来游去,是因为他知道,这个星球上有个安稳的角落,足可以放纵他的妄想、宽容他的任性。这是事实。对,这也是个事实。

北京·三里屯

8月13日,午夜零时一刻


文 / 谭 峰

文字校对 / 朱业强

封面设计/ 舒小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