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向聯手「搞事情」 縱向加速一體化,聚酯業上演「強強博弈」

本報記者 鄭豔霞


近期,各聚酯上市公司紛紛發佈了上半年的業績預告。同時,江蘇國望高科纖維有限公司、新鳳鳴9家化纖企業宣佈,將共同設立江蘇新視界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視界”)。向好的業績數據以及企業間的競合在業界引起廣泛關注。

橫向聯手“搞事情” 縱向加速一體化,聚酯業上演“強強博弈”

聚酯業迎來新一輪擴張週期


近幾年來,各家聚酯龍頭企業為提升自身競爭力一直動作不斷。

以新鳳鳴為例,2017年成功登陸A股市場後,就走在了提速發展的軌道上。2017年7月,公司宣佈子公司中石科技擬與孫公司盈進環球共同投資9300萬美元設立中躍化纖,致力於豐富公司的差別化纖維品種。2017年9月,新鳳鳴宣佈擬以1億元收購中馳化纖25%股權。此外,新鳳鳴還分別對中維化纖和中石科技進行增資,用於年產4萬噸超細扁平纖維深加工項目和年產45萬噸功能性、共聚共混改性纖維項目。與此同時,其年產能也在快速擴張。計到2018年年底,新鳳鳴將新增90萬噸產能,滌綸長絲總產能有望達到360萬噸/年。

聚酯大佬的擴張和發力直接引發了近幾年的併購潮。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2017年,涉及併購重組的滌綸長絲企業多達10家,涉及總產能達238萬噸。2017年的兼併重組最為活躍,其中,恆逸集團分別以6億元、7.22億元、7.71億元收購了

紅劍、龍騰、明輝旗下滌綸長絲資產,新增年產能分別為25萬噸、20萬噸、25萬噸。紹興天聖化纖收購南方石化獲得40萬噸年產能。張家港華美收購神羊獲得18萬噸年產能,弘和投資收購春暉獲得10萬噸年產能。

2018年~2019年,民用滌綸長絲預計仍有新增產能約為540萬噸,其中,2018年計劃新增產能為330萬噸,產能增速為9.5%。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年的新增產能仍以行業龍頭為主,桐昆股份、新鳳鳴、恆力股份、國望高科4家企業的新增產能佔總增量的近70%。

除了“單打獨鬥”,聚酯企業還“聯手出擊”。在本次9家企業聯合發起設立新視界之前,早在2015年6月,榮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巨化集團公司、浙江桐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舟山海洋綜合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了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目前,該公司在舟山市岱山縣魚山島綠色石化基地內投資的4000萬噸/年的煉化一體化項目正在建設中。該項目的一期預計今年12月底建成投產,滾動建設二期項目預計2021年一季度建成投產。

市場景氣度向好支撐亮眼業績


業內專家認為,無論是單打獨鬥還是聯手出擊,聚酯企業的一系列動作讓行業的集中度不斷提高,聚酯行業正從過去的不平衡發展轉變為現階段的均衡發展。這種轉變最直接的結果便是企業受益,這一點從近期各家企業發佈的半年度業績預告中便可窺見一斑。

期內,恆力股份實現營收265億元,同比增長26.87%,實現淨利潤18.8億元,同比增長132.61%;桐昆股份預計實現淨利潤13.2億元~13.8億元,同比增長113%~122% ;新鳳鳴預計淨利潤將增加2.64億元~3.34億元,同比增長50%~63%。

桐昆股份在報告中指出,滌綸長絲行業新項目產能釋放增速下降,下游紡織產品得益於出口增加和國內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續提升,後端需求平穩增長,拉動了滌綸長絲需求的持續增加。公司2017年年中、年底及2018年上半年新建項目的陸續投產,同比2017年上半年產銷量大幅增加,PTA單位產品贏利能力明顯增強,總體效益相比2017年同期大幅度增長。

新鳳鳴在報告中指出,公司總體贏利能力相比上年度同期大幅度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得益於行業集中度的繼續提高,以及下游紡織需求市場保持穩定增長。

從幾家企業整體情況看,良好的業績都離不開原料成本端、消費需求端等方面的支撐。

在原料成本端,今年上半年原油價格呈現明顯的強勢振盪走勢,價格中樞進一步上移,加上人民幣由升值通道進入貶值區間,推動了聚酯產業鏈人民幣計價的原料成本與產品價格的總體上行與逐級傳導波動,但由成本端和匯率調整所主導的價格上漲動力也將隨著這些因素的波動幅度放緩而逐步減弱。

在消費需求端,下游終端在國內消費力持續拉動下仍保持穩定增長,消費頻次加快,消費數量加大,產品升級內涵不斷豐富,聚酯消費的替代性不斷增強,出口貿易規模也逐步企穩回升,尤其是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紡織服裝出口規模呈現加快增長趨勢。

此外,成本上漲通道與環保強壓態勢強化了各環節的補庫存策略與提前備貨操作,“禁廢令”的實施也帶來了原生聚酯替代再生聚酯進口的消費增量,行業消費量能仍是穩定且可持續的,從而支撐了整個產業鏈的回暖向好與景氣發展。

發力“煉化”加緊一體化佈局


目前,民營滌綸長絲6大龍頭企業除新鳳鳴在建PTA產能,其他企業都已經擁有上游PTA產能。為進一步解決上游PX等原料問題,完善產業鏈配套,近年來,榮盛石化、桐昆集團、恆逸石化、恆力集團、盛虹幾大企業還進一步佈局上游煉化領域,打造千萬噸級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

其中,恆力集團的2000萬噸/年的煉化一體化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計劃今年10月投產。該項目以450萬噸/年芳烴聯合裝置為核心,建設2000萬噸/年的煉油化工裝置。項目原油加工能力為2000萬噸/年,芳烴聯合裝置公稱規模為450 萬噸/年(以對二甲苯產量計),加氫規模為2300萬噸/年。項目達產後,恆力集團將形成“原油-芳烴-PTA-聚酯新材料-紡絲-織造”的完整產業鏈,公司的原材料實現廠內直供,整體贏利能力將進一步提升。

恆逸集團正在加緊建設的文萊PMB石油化工項目

,將繼續做大做強石化化纖產業鏈,探索石化+發展模式。該項目計劃建設800萬噸/年常減壓、330萬噸/年重整、220萬噸/年加氫裂化、150萬噸/年單系列芳烴聯合、220萬噸/年柴油加氫、130萬噸/年航煤加氫、100萬噸/年靈活焦化、12萬噸/年硫磺回收、輕石腦油異構化、18萬Nm3/h PSA等煉化裝置。項目建成後,恆逸集團將打通石化全產業鏈,形成“原油-PX-PTA-滌綸”和“原油-苯-CPL-錦綸”的雙產業鏈競爭格局,實現石化行業的一體化經營。

今年6月成功“借殼”上市的盛虹也將目光投向了煉化一體化項目。其項目選址於連雲港石化產業基地,建設總投資約750億元,建設規模為1600萬噸/年煉油、110萬噸/年乙烯、280萬噸/年芳烴,下游同步建設LDPE/EVA、乙二醇等化工裝置。該項目計劃今年12月開始樁基部分施工,預計2021年6月實現投料試車,從而形成煉油、石化、紡織三位一體融合發展的完整產業鏈。

對此,盛虹集團董事長繆漢根表示:“石化產業是紡織化纖的上游產業,化纖生產的原料就是從石油、石化產品中提取的。進入石化產業,讓盛虹完成了一次自下而上的‘產業逆襲’。”

可以發現,在行業景氣度良好的背景下,各龍頭企業並未放鬆前進的腳步,而往上游拓展、探索一體化的發展模式,使競爭力和話語權在行業中得到“跨越式”提升成為大家的共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