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在行動!

前言

非物質文化遺產歸根結底是人民在生活勞動中日積月累、心口相傳的生命記憶以及活態的文化基因。

它紮根民間,蘊藏在人們的衣食住行當中,影響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去回味歷史,品味歷史,在時間洪流中找到專屬於自己的民族記憶與地方記憶。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在行動!

莆田非遺知多少

莆田市地處東南之濱,素有海濱鄒魯美稱,擁有1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項目1個,國家級項目10個,省級項目43個,9名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以及55名省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以莆仙戲、十音八樂等為代表的非遺項目,具有濃烈的地方人文環境特色與文化氛圍。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在行動!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在行動!

傳承、保護、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簡稱“非遺”)不僅僅只是一句口號,我們更應該從基層抓起,讓人們知道保護非遺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讓老一輩莆仙人去回味,讓新一輩莆仙人去學習,去認知,去愛上我們珍貴的文化遺產,以此傳承、發展!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在行動!

文化留遺韻 文明展新風

2018年6月25日早上9點,一場以“文化留遺韻 文明展新風”為主題的文化巡演下基層活動在莆田市秀嶼區埭頭鎮潘宅村隆重舉行。

本次活動由莆田市秀嶼區教育局(文體局)莆田市秀嶼區埭頭鎮人民政府主辦;由莆田市秀嶼區文化館莆田市秀嶼區埭頭鎮綜合文化站承辦。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在行動!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在行動!

據悉,本次活動為秀嶼區教育局(文體局)、秀嶼區文化館舉辦的文化下鄉活動的第四站。

活動以送文化下鄉的形式,通過各崗位基層文化工作者們現場文藝巡演的方式,以莆仙戲、十音八樂、莆仙贊句等傳統非遺文化遺產喚醒深藏人們心底的地方記憶,以融入地方特色歌曲以及充滿活力的舞蹈激發人們內心的文化認同感與自豪感。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在行動!

▲節目1:歌曲《秀嶼美》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在行動!

▲節目2:軍鼓隊演奏《軍隊鼓曲》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在行動!

▲節目3:莆仙戲《蚶山謠》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在行動!

▲節目4:方言三句半《進入新時代 開啟新徵程》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在行動!

▲節目5:歌曲《家和萬事興》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在行動!

▲節目6:表演唱《寶貝寶貝》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在行動!

▲節目7:莆仙贊句《弘揚文化遺產》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在行動!

▲節目8:十音八樂演奏《喜洋洋》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在行動!

▲節目9:舞蹈《踩踩踩》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在行動!

▲節目10:歌曲《相聚在媽祖的故鄉》

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僅只是在書面名錄裡,更應該在人們的生活中,人們的記憶裡。

唯有去保護,去發展,才能隨時代傳承;

唯有去牢記,去品讀,才能隨時間永恆。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在行動!

傳播社會正能量,傳承莆仙文化,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在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