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二批投檔後,考生還沒查到錄取結果,怎麼辦?

2018四川高考本二批調檔線已經公佈,很多考生髮現自己上了調檔線,但是網上遲遲查不到錄取結果,怎麼辦?升學君為大家提供一些建議,供廣大考生參考。

本二批投檔後,考生還沒查到錄取結果,怎麼辦?

方法1、查看自己是否超過填報大學的調檔線1分。

說明:因為只要超過院校調檔線的分數1分,身體健康,又服從了調劑,原則上即100%錄取。在網上能不能查到,就看報考學校的錄取效率,網上出結果會延時,尤其是省內學校招生量大,一般都會延時,有學校動作慢的,三天後才查詢得到。

方法2、看自己是否在徵集志願名單中。

說明:在徵集志願之前,考試院一般會給各個學校發一個需要填徵集志願的名單,學生可向班主任確認自己是否在徵集志願名單中,如果在徵集志願名單中,就說明自己沒有錄取。

方法3、嘗試填報徵集志願。

說明:在徵集志願信息公佈後,考生可以進四川省教育考試院官網,嘗試填報徵集志願。已錄取考生,系統會自動提示無法填報徵集志願,無法填報徵集志願,就說明自己錄取了。

本二批投檔後,考生還沒查到錄取結果,怎麼辦?

方法4、給超過自己超過1分的大學打電話,或者在報考大學的網站或者微信公眾號查詢。

說明:部分大學自己安排完專業,完成錄取後,會先於考試院公佈。

溫馨提示:由於四川是高考大省,考生眾多,所以招生錄取工作也會更加耗時。而且招生錄取涉及每一個考生前途,責任重大,本一批涉及近10萬考生,本二批涉及近20萬考生,每一個錄取數據都不能出錯,考試院老師也是非常謹慎、仔細、負責和辛苦。所以升學君也呼籲廣大考生體諒考試院老師們的辛苦,大家耐心等待。

面對高校各不相同的專業錄取規則,考生和家長如果有所瞭解,就會更加明白為何被錄到某個專業而不是另一個專業。

本二批投檔後,考生還沒查到錄取結果,怎麼辦?

專業錄取規則有哪幾種呢?省高考錄取場相關負責人介紹,各高校的專業錄取規則主要分為以下三種。

分數優先

分數優先是指將所有進檔考生按分數由高到低進行排隊,位次在前的考生,按考生所報專業志願先安排專業。這種模式的特點是保護相對高分考生,最大限度地滿足高分考生的專業志願。

例如,考生甲和考生乙報考了同一專業,即使考生甲的此專業為第三專業志願,考生乙的此專業為第二專業志願,但是考生甲的分數高於考生乙的分數,因此優先安排考生甲的專業志願。

專業優先

專業優先,也叫“專業清”。如果說分數優先顯示了高校對考生成績偏重的話,專業優先則顯示了高校對考生專業志願的重視。

專業優先是指在進檔考生中,先按第一專業志願分類,由高分到低分排隊,當人數大於等於該專業招生計劃數時,則由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若第一專業志願考生人數少於該專業招生計劃數,則從填寫該專業為第二志願的未錄取考生中由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以此類推。如果該專業到第六志願仍未錄滿時,則由高校從未錄取的考生中進行調劑。

在此模式下,如果考生分數不佔優又一味追求“熱門”專業,被退檔的可能性較大。這種模式有利於高校學科的均衡發展,緩解各個院系之間生源的不平衡,滿足考生專業意願和職業發展需求。

專業級差

專業級差是院校在錄取考生第一專業志願和非第一專業志願時,各專業志願間設有專業級差分,專業級差同時兼顧分數和專業志願進行專業錄取。

例如,某高校規定:對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實行分數級差的辦法,第一、二專業志願之間分數級差為3分,其餘專業志願之間級差為1分。假設考生丙報考了此高校,其分數為590分,專業志願分別為A、B、C、D、E、F。在進行專業分配時,如果考生丙的A專業志願在專業計劃規定範圍內且符合專業錄取要求,那麼該考生被錄取到A專業;如果該考生沒有被A專業錄取,則其B專業志願分數會被減去專業級差分3分,按照587分與第一專業報考了B專業的考生一起排序,參與錄取;如果B專業仍然未被錄取,則其分數會再被減去專業級差分1分,按照 586分與第一專業報考了C專業的考生一起排序錄取。以此類推。

在此規則下,即使是高分考生,其分數優勢也可能會隨著每次級差分的扣減而逐漸降低。高校設置專業級差,實際上是將分數與志願因素進行平衡,客觀上強化了志願功能,提高了進檔考生的志願滿足率,即使分數不是很理想,也使得相對低分考生有了讀“熱門”專業的機遇。

總體而言,不同的高校採用的錄取規則不同,以上解讀僅供參考,具體採用的是哪種錄取規則,考生可以通過查詢高校的《招生章程》知曉。

本二批投檔後,考生還沒查到錄取結果,怎麼辦?

徵集志願規則

近期,我省高考招生正在錄取的批次陸續有徵集志願的信息發出,部分考生和家長對徵集志願投檔提出了一些疑惑,“為何我填了這所高校,不被錄取,而這所高校卻一再徵集志願?”“徵集志願是如何投檔的?”為此,省高考錄取場相關負責人為大家詳解。

據介紹,為推進招生“陽光工程”,我省對各批次未完成招生計劃的高校,均安排一次或數次徵集志願,公開徵集符合條件又未被錄取考生的志願。

以普通類為例,按照規定,徵集志願一般為數個院校的平行志願,每所院校志願內最多可以填6個專業志願及是否願意服從專業調劑選項。徵集志願一般是按平行志願“位次優先”的投檔原則,將參與徵集志願的全部考生分文、理科依據投檔成績由高到低進行排序,從高分到低分,並按照1:1的調檔比例投向高校供學校審錄。分數較高的考生在徵集志願中被投檔及錄取的幾率高於分數較低的考生。因此,低分考生即使填報了徵集志願,也有可能因為高分考生佔位而無法投出。

針對部分考生提出,“為何我填報了這所高校,沒有被錄取,而這所高校卻一再徵集志願?”,錄取場相關負責人解釋說,這是平行志願投檔模式所致。按1:1進檔的考生如果因為不服從專業調劑,或是身體受限等原因被退檔,那麼這所學校就會因為計劃未完成須再次徵集。所以,部分高校一再徵集並不是因為徵集志願無人填報和生源不足,而是因為按錄取規則,學校須為完成招生計劃反覆徵集志願。

本二批投檔後,考生還沒查到錄取結果,怎麼辦?

例如:理工類本科一批某校第一次徵集志願有4個計劃,如果在填報該校徵集志願的考生中,考生甲排名第5,按1:1投檔,考生甲的電子檔案就無法投出。學校對投檔的4名考生在審檔過程中發現只有3名考生符合錄取條件,另1名考生因為種種原因被退檔,因此,學校計劃未完成須進行第二次徵集志願,徵集計劃數為1名。第二次徵集志願投檔時仍按第一次徵集志願的原則進行。此時,考生甲就會發現自己未被投檔到填報了的學校,而該校又在徵集志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