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号的秘密:少年入狱得高人指点,18年来花费100多万元寻得宝贝

题记:一个舞者铁锹,挥着扫帚,一张流淌着煤迹斑斑的脸蛋下映着白白的牙齿,一个蹒跚瘦小,不知多苦永远劳碌的身影……这是他15岁入狱时的场景!一个满头白发的老者,一说起家谱族谱就一脸的兴奋,有时会突然站起来用手比划,有时摊开收集的资料,拿着放大镜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这是他76岁工作时的场景!他一走进我的视野,便不由自主的对这位老人肃然起敬,15岁入狱之后少年生白发,后来白转黑,近10多年来,他四处奔波劳碌又满头白发。走近他看到他,我们都会觉得感动……明日早报:永康女排的前世今生,敬请关注!

乡愁早报·永康有个人应昌金

永康有个人应昌金

73号的秘密

去年以来,永康市芝英镇环镇南路73号陆续来了很多全国各地客人,曾经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潘基文秘书长合过影的洛山机华裔商会会长应持龙先生也来造访。73号是什么地方,有什么宝贝,究竟背后有什么故事?上月末乡愁专访组涛哥一行走进了这神秘的73号。

少年入狱 结交知己

73号主人应昌金今年76岁,他是一个传奇人物他15岁因与老师顶撞,背后说了几句气话,要火烧学校,又说用泻药给老师吃,与老师结下梁子后,觉得念书没有什么意思,三个人离开学校到江西去读农业大学,后来公安将他们抓回,通过吊打等刑讯逼供,认定罪恶是企图烧学校、企图用泻药毒老师,成反革命案件,判刑5年,劳动改造。刑满后,因服刑期间提出过上诉,被认定为不认罪服法,期满不释放,继续留场。每月16元工资生活费,到78年平反回乡,给居民户口,安排工作作为落实政策。回家时不算是身无分文,但只有四元钱。在狱中因各阶段的政治运动,尝遍人生酸甜苦辣,经历人间世态炎凉,使他看透做人的道理。

在监狱中,他遇到了一个抗战老兵,一个很有文化素养的人,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也与老先生成了过命之交的好朋友。重获自由之身的应昌金出狱时坦然地说:“我在狱中交了个朋友,学到了很多,我的大牢不白坐,我的人生不白活,我坚信有还我清白的一天,然后我要展翅高飞。”

情书一封 闪电结婚

应昌金平反后第二年,经人介绍,与一位四类份子子女一大龄女一见钟情。厂里工友每人分四棵纸包糖,算是完成婚礼。说起爱情故事,这里有个小插曲。姑娘吕君可当时31岁,她人长得好看,天生一头漂亮的卷发,因划为四类份子子女,没有人敢娶。成份不好,他们见面都会惹是非,他就写了封信:

君可您好,见信如握手。现在天气很冷,你注意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想一定要给你把话讲明白,让你心里有准备。我们是历史造成阶级斗争的牺牲品,年龄、人的出面相已无法改变,不嫌我坐过牢,我们就干脆些,你如果同意我的意见,咱们马上把事办了,请指正。昌金

她答应了!后来才知道他把年纪瞒报了二年。就是这一封至今还珍藏着的情书娶到了一个好妻子。多年以后,邻里都交口称赞,老应有这好媳妇,才有了好风水,他上半子坐牢,下辈子有福报了。因家庭本来就贫困,住房更是紧张,原有住房不足30平方,由母亲居住。他们不得不东租西赁,二年时间,搬了五个地方。直到后来批基竖起新屋,才有了现在的73号宅院。

辞职单干 逆势飘红

应昌金的青春是从39岁开始的,出狱后的他分配到芝英锻压机床厂上班,在厂里上班混日子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觉得“已经被监狱套牢了20多年宝贵时光,不能再这样下去,否则一辈子就无所作为了”,于是,1981年,应昌金觉得宝贵时间已经不多,如果不赌一把,可能一生碌碌无为了。因此向厂部提出辞职。当时尚未改革开放,好心工友提醒不要估错形势,第二次犯错。

辞职后,头脑活络的他开始组装落地式电风扇,两年时间赚了1万多元,淘到了第一桶金。1985年,胆大心细的他置办了一台冲床,与人合伙创办了永康台秤厂,生产磅秤、油锤。

1989年他又创办了芝英度盘秤厂,他从广东买回一台秤,拆除仿样,自己重新设计,靠一台10吨的冲床,研制成功第一台度盘秤,之后,客户排队要货,生意异常火爆。由于出身坎坷,对人生追求比较明确,始终认为,追求生活幸福是人的天性。子孙后代任何人都能去争取。人的价值是能为社会做一点好事,不是能为子孙留多少钞票,他有了新的打算……

生命不息 修谱不止

2000年,偶然机会钻研家谱文化,只要知道什么地方有应姓村庄,他必到该处,自己开车,路远带上儿子。先后收集了130多支应氏家谱。

2004年出资伍万为孟明墓建造六角亭一个。2005年为江南始祖应詹公建造坟墓,并请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提词。2007年开始呼吁保留1680多年的芝英古镇,得到学者及领导重视。2007年-2011年与周分庭先生编写一部应氏人物大字典,印刷费11万由他出资。2011年芝英慈善房义庄将倒塌,他自掏腰包为义庄修缮,后得到其他宗亲资助完善工程。2012年出资为芝英编修宗谱,后得到芝英广大宗亲资助完成大著。2016年此宗谱在河南郑州百家姓宗谱展评中为全国最佳宗谱特等奖。由于应昌金改变了历史上欧阳修、苏东坡格式,用七代串联法编纂,解决了查找难的问题,成为现代编谱的典范。据应昌金介绍,应姓是中华姓氏中的一个活化石,具有真实完整的祖坟文化,有3000年前的姓氏图腾实物。并且至今水库下尚保留着古应国皇城的事实。2015年配合应业修为芝英古镇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古镇成功。目前他正带领原芝英宗谱编纂的人马(副主编应汝进、应岩山、应红宣、应伟强、应宏等人)编纂江南应姓南宗总谱。

直到今年,他连续干了18年这贴钱又贴力气伤脑筋的活,他带领的应氏南宗总谱委员会已完成了大量基础工作,再过不久,由他独创的应氏族谱就要出炉,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届时应氏成员可以如查字典一样轻松方便查询到自己的身份资料。

在团队中,在应昌金看来,应子民是现在应姓后生中比较突出和积极的。他是中华应氏一家亲团队总群主,他联合其他人开通100多个应氏一家亲微信群,给应姓族人提供了讨论公共事务的公共平台。应子民说,水有源,树有根,落叶要归根。正是这种对祖根的依恋,对血脉亲情的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激发着海内外同胞寻根问祖的热情。他们做这些事是修功修德的善事,做的都是义务工,他们也是受应昌金的感染,被他感动。昌金伯这10多年来四处奔波,自费100多万元查证修谱,全国各地每年数十批次来客全部他家接待。

对于财富的价值、成功的含义,应昌金有着更深的认识,“人的生命是脆弱的,瞬间就可能消失,生命消失的时候财富失去意义。挣百万元以上是自己的,挣千万元以上就是企业的,挣亿元以上不管你承认与否,实质就是社会的。为个人生活享受奔波,那是挣钱;为社会利益而奋斗,才叫事业。修谱最大的意义就是挖掘、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只要还有口气,他会一直干下去。就叫生命不息,修谱不止吧。”

涛哥说

应昌金老先生的一生坎坷曲折,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心想要静下来,唯有学习,别无他法!他就是因为在狱中结识了文化人,学到了很多东西,他才有勇气面对现实,才有后来的坚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所以当自己静不下来或者是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告诉自己:想想这位满头白发、精神矍铄的老人吧,想想他的意志品质,想想他的生活情趣,想想他的内心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