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苍耳子”是危害较大的入侵物种,大家可不要认错了

对于小时候专门用来捉弄人和用于治疗鼻炎的苍耳子,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吧?但你是否知道,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着这样的一种植物:满身带刺、果实与苍耳子非常相似、且名字中同样带有“苍耳”二字。这种植物的名字叫“刺苍耳”,又名“洋苍耳”,是一种外来入侵有害植物,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见过?

这种“苍耳子”是危害较大的入侵物种,大家可不要认错了

刺苍耳原产于南美洲,现在已在亚洲、北美、以及欧洲中、南部归化,属于全球性入侵物种。我国于1974年首次在北京丰台区发现它的入侵踪迹,当时它生长在榨油厂附近的垃圾上。其后,它便开始在我国迅速扩散开来,它的果实具有钩刺,可粘附在人和动物的身上,或混在作物种子中进行远距离传播。目前,刺苍耳在北京、河北、安徽、河南、辽宁、内蒙古,宁夏、新疆等省区均有分布。

这种“苍耳子”是危害较大的入侵物种,大家可不要认错了

刺苍耳的危害在于,它具有根系发达、生长速度快、再生能力强、不易铲除、入侵性极强等特点。一旦入侵农田和牧场,可危及小麦、大豆、白菜、玉米、花生等旱地作物,对牧场的危害也较为严重。它满身长长的尖刺能对人畜造成一定的伤害,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民的生产和牧民的放牧。最重要的是,刺苍耳全株带毒,其中以果实最毒,嫩芽嫩枝嫩叶次之,人畜误食可引起中毒。轻则恶心、乏力、呕吐、腹痛、腹泻,重则肝损、惊厥、昏迷、呼吸困难,甚至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这种“苍耳子”是危害较大的入侵物种,大家可不要认错了

正因如此,刺苍耳已于2014年被我国列入《第三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同时,它也是我国规定禁止进境的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我国时常能在各口岸截获到它的种子,它们常夹杂在进口的作物种子或羊毛中。由于刺苍耳和苍耳外形比较相似,大家在平日里一定要认清楚,千万不要搞混淆了。如果看到这种刺苍耳,大家应该尽快将其铲除。

这种“苍耳子”是危害较大的入侵物种,大家可不要认错了

各位朋友,你认识这种“带刺的苍耳”吗?没想到它是外来入侵物种吧?没想到它的危害这么大吧?你的家乡是否有遭到它的入侵?你能分得清苍耳和刺苍耳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处畅所欲言,如果觉得不错,麻烦帮忙点赞或关注一下,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