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堅硬的房價面前,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並沒有

在堅硬的房價面前,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並沒有

曾經有一本書也算是相當流行過,叫《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作者是馬歇爾·伯曼,內容主要是以19世紀的政治和社會革命為背景,通過對歌德、馬克思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的解讀,對現代性進行了批判。

19世紀的政治和革命,當然主要是發生在歐洲的。為什麼呢?因為歐洲當時已經進入了資本主義社會,整個社會呈現的就是一副資本主義現代性的場景。所以作者的意思就是,在資本主義面前,一切在古典時代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

《蝸居》之前,影視劇裡出現的小三基本上都是一副故意勾引別人老公的狐狸精的狀態,而《蝸居》是從一對剛才大學畢業的年輕戀人步入社會後,在強大的社會生存壓力之下,從心態到生活都扭曲變形的角度,對劇中作為小三的海藻的選擇做了一定程度的同情的理解。

劇中的另一條線是海藻的姐姐海萍,是海清飾演的,和丈夫兩個人,帶著一個孩子,一直在租房,為了買房,各種省吃儉用,看房都看到快出了上海,還是買不起。為什麼呢?因為房價太高了,對海萍夫婦這樣普通的工薪家庭來說,已經遠遠超出了他們的負擔能力。

在堅硬的房價面前,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並沒有

海萍的生活狀態和她的焦慮以及對丈夫的各種催逼,都是通過海藻旁觀的視角來呈現的,這對剛步入社會,對未來還滿懷憧憬的海藻的衝擊是非常巨大的,因為這不是她想象中的未來生活的樣子,也不想像她姐姐那樣生活。

所以,當宋思明出現的時候,給了她一條完全不同的出路,讓她有了一個可以走捷徑的選擇。只要願意放棄自己現在的對象,馬上就可以錦衣玉食,吃穿不愁,不用像姐姐那樣為日常生活所累,不用為了買房承擔巨大壓力,就可以住上大房子。

宋思明當然是這個社會上的既得利益者那種人,他已經完全過了那種必須要為錢操心的階段,雖然他的生活裡也有很多煩心事,但他常掛在嘴邊的話是“錢能解決的問題,都是小問題”。這種灑脫的狀態當然是還必須為吃穿住行而工作的海藻所期望的狀態,所以她很快就掉進了這個陷阱。

在堅硬的房價面前,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並沒有

不過,這個電視劇好的地方在於,它對劇中的每個人的選擇都是以同情的視角去呈現和反映的,並沒有簡單化和臉譜化。宋思明對海藻並不是處心積慮的勾引,也沒有利用他的權勢來脅迫,海藻也不是狐狸精,一切都發生得很自然。

換句話說,在這個電視劇的視角里,這些人都不是什麼大奸大惡的壞人,但最終仍然是宋思明背叛了自己的家庭,海藻背叛了自己的愛情。原因在哪裡?當然是高房價帶來的嚴重的生存壓力。自願揹負著這個壓力前行的海萍夫婦被壓得喘不過氣來,而海藻選擇了捷徑。

這種狀態,用前面提到的那本書的書名來說,就是在堅硬的房價面前,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

但現實當然不是這樣。並不是每個涉世未深的小姑娘都會有機會像海藻一樣遇到捷徑,也不是每個海藻一樣的姑娘都會選擇走捷徑,絕大多數人的選擇仍然是像海萍一樣,揹負著沉重的壓力繼續生活,結婚生子,養家餬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