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的「手機依賴症」,用法律解決有無必要?

中小學生的“手機依賴症”,用法律解決有無必要?

最近,關於中小學生手機問題的新聞頻出。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近日,一項針對留守兒童手機使用狀況的調查顯示,“手機帶娃”成為新的痛點。調查數據表明,在貴州、安徽、江蘇等留守家庭集中地區,接近42.7% 的12到16週歲孩子擁有自己的手機,其中超過77.3% 的孩子經常用手機上網。不少農村兒童的上網時間高於城市兒童。

另有新聞報道,9歲男孩沉迷手機遊戲不做作業,被母親輕拍提醒後報警,稱遭到家暴。

還有相關報道,11歲女孩自去年9月份以來,頻繁在美拍直播平臺充值打賞,共計消費7萬多元。

類似報道很多,它們都在表達一個不得不直面的現實,那就是中學生對智能手機的依賴比較嚴重,社會各界也在討論關於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以此同時,其他國家也在為此做著努力。

據新華社報道,7月底,法國出臺法律下了禁令管理中小學生手機使用問題,規定 3-15 歲的全日制學生,不能在學校裡使用手機,就算是休息時間或者就餐時間也不允許。

中小學生的“手機依賴症”,用法律解決有無必要?

消息一出,又引起了一眾討論,開始衡量,是否中國也可以借鑑立法管理的手段?

關於手機問題,比起國外的強制性手段,我國還是偏重於學校和家長的引導,只是學校設立相關懲戒管理制度並實施。

並且可以看出,學校“簡單粗暴”的沒收、砸機等處理方式,雖有一定的警示作用,但也更容易引發“後遺症”。比如學生私有財產的問題,家長的不理解,或者加重學生的逆反行為等。

因此,有一部分網友很是支持立法禁手機,認為手機對中小學生的危害不容樂觀,要管理就應該從嚴,在法律層面做出明確的態度很重要。

可是,我們還應該想到的是,在法律上作出的硬性規定,對於這些並沒有很強法律觀念的孩子來說,是否真的有效呢?

立法之後,還是需要將監管的工作轉移到學校和家長。立法無疑會使學校的禁止工作多了一層保障,但是實施手段會有很大的改變嗎?

而且,即使禁止中小學生在校園使用手機,“熊孩子”們的自制力也無法因為法律而提高,所以立法的效果很難保證。

如果學校禁手機,可能加重學生在學校以外對手機的依賴。又或者,禁了手機,學生做出其他不利於學習的行為。

所以,也有一部分人認為,立法禁手機可能是矯枉過正了。

中小學生的“手機依賴症”,用法律解決有無必要?

狀元君認為,中小學生的“手機依賴症”確實要管。但是,需要明確的是,解決手機問題的癥結並不是要不要立法,而是如何引導學生正確使用手機,將精力放在學習和更有益的活動上。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所以,無論立法與否,學校和家長都應該做好解決問題最根本的兩件事:

  • 第一,從孩子入手,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和手機以外的愛好。
  • 第二,從課堂入手,用更吸引孩子的教學方式方法,引導孩子將注意力轉向學習。

對於中小學生校園禁用手機的立法問題,大家是怎樣看的?歡迎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