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锐”多“新”一会儿

当“大腕”们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消耗着信誉度的时候,新锐力量正在迅速崛起。

这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是趋利避害的好事——甚至可以说,这个新锐崛起的7月,实在来得晚了一些。从“跑片线”到院线,这个转变,中国用了20多年的时间。这20年左右里,中国电影的大腕却仍然还是那么几位,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姜文……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从小伙到大叔到大爷,他们的电影于观众而言从新鲜到平常到无趣,乃至于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陈腐的习惯。

这20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电影不是没有出现一些新生力量,但遗憾的是,很多昙花一现。陆川在《寻枪》以后,似乎就寻到路了;张扬“洗完澡”就洗掉了张扬的力量……也只有贾樟柯还在苦苦地支撑着曾经的新锐力量。

这20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电影的票房在迅速膨胀着,但是中国电影的艺术表现力、创新力以及人才培养力,相对而言,不容乐观。一方面,资本炒作大腕们的名气,成本远远低于炒红一位新人。中国老牌大制片企业和那些大腕们所形成的牢不可摧的关系,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玻璃罩,保护着利益网不受伤害。

另一方面,一些新人原本根基就浅,靠着意外地走红而忘乎所以。而我们的艺术教育,尤其是艺术职业教育往往在“艺”与“术”上下功夫,而对于未来艺术工作者在其他方面的教育和培养通常会比较随意。所以很多新人突然走红却后劲不足,根本上是缺乏认识社会、理解社会的能力。最终,他们要么沉湎于自我的世界,寻求空中楼阁般的人生终极答案而不能自拔;要么就步大腕们的后尘,用金钱堆砌一部部电脑幻象。

这个7月,我们又看到了一批新人的崛起,看到了一批新作的诞生。而这些新人与以往不同的是,他们是“诞生”在中国电影的市场意识走向成熟的时候,诞生在文创产业迅速发展的时代,他们更懂得观众的审美、生活的意义、创意的力量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这些新锐及其作品中,你能看到久违的对艺术的真诚,而不是对艺术的玩弄;你能看到久违的对观众的尊重,而不是对观众的指引;你能看到久违的对生活的新思考,而不是老生常谈或者虚无缥缈的浅薄的人生意义。

应当说,通过这些“新锐”,我们能感受到整个中国电影行业实力的变化——中国电影整体实力的发展,一定不只是票房数字的膨胀,也不仅仅在于一些优秀电影的出现,关键的是能够保证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青年艺术创作者的出现,一批又一批好看的票房成绩高的常规电影的出现,这是电影企业思维转变的结果,更是中国电影职业教育转变的结果。

当然,如何让新锐之“新”更长久一点,这是中国电影不得不面临的另一个尴尬的问题。资本总是跟着“升值”走的,一旦这些新锐能够带来高票房,他们的片约就会不断涌来。我们没有必要为“新锐”所担心,只要新人能够不断涌现,只要片商敢于不断起用新人或者发现新人,那么这些新锐就会逼迫自己永远去了解变化的观众,变化的生活,变化的技术。生存与竞争,是最好的“催产素”。

未来的中国电影,一定不会再是大片时代,我相信,有质量、接地气、有创新的常规电影,终将是市场拼血的主流。这终将意味着,人,才是电影市场竞争的有生力量。

也只有如此,中国电影的生命力才不会被急功近利所打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