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仅读了半部《论语》,助赵匡胤夺了天下,还做到了宰相

读书是不是只有读得多才算有学问?未必,有些人读书少,但是学问可不小!

在北宋的时候,有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名叫赵普。赵普从小就喜欢学习吏事,虽然读书不多,但思维活络、办事周全。《宋史赵普传》说:“普少习吏事,寡学术”,意思是他钻研的是处理事务的技巧,擅营谋、工心计,不喜欢啃书本、掉书袋。

一生仅读了半部《论语》,助赵匡胤夺了天下,还做到了宰相

赵普

赵普成年后,先被聘为永兴军节度使刘词的幕僚,后被举荐与赵匡胤同为柴荣部下。赵匡胤攻破滁州后,为了安定民心、严明律法,下令斩首百余名盗贼。盗贼们都大呼冤枉,说自己不是盗贼,于是赵匡胤下令赵普重新审讯以辨真伪。

赵普怀疑这些抓获的盗贼中是真的有无辜者,劝赵匡胤重新审讯一番,通过审讯,其中果然有许多无辜者。赵普此举,挽救了许多活生生的生命,参谋参到了关键处、点子上。这事说明他不仅有一定的观察能力,而且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还能对领导的工作做到查漏补缺、及时提醒,而这些特点,正是一个好参谋必备的素质赵普明察秋毫。此事的处理,让赵匡胤非常满意,于是任命赵普为司法推官。

公元960年,北方传来北汉与契丹联手进犯的消息,后周恭帝急忙命令赵匡胤率领大军前去抵御。其实,这一切都是赵匡胤和赵普的计谋,他们故意放出假消息,目的是率领大军夺取皇位。所以当大军行进到陈桥时,赵普就辅助赵匡胤发动了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皇帝,就是宋太祖,赵普被封为宰相,随着皇帝东征西讨统一了全国。

一生仅读了半部《论语》,助赵匡胤夺了天下,还做到了宰相

宋太祖知道赵普读书不多,常常劝他多读书,于是赵普回家后就关上房门在里面读书,常常读得废寝忘食。宋太宗赵匡义继位后,赵普依然受到重用。有些人因为嫉妒向宋太宗进言说:‘赵普乃是不学无术之人,听说他只读过《论语》,他的学识远远不能承担宰相之责。”

宋太祖听后,不以为然地回答说:“先帝自有识才之术,何况赵普处理政务井然有条,虽然我也知道他读书不多,但说他只读过《论语》,我可是不信。”

终于有一天,宋太宗想起了这件事,就问赵普听说你只读过《论语》,是真的吗?"

一生仅读了半部《论语》,助赵匡胤夺了天下,还做到了宰相

《论语》

赵普做了个长揖,诚恳地回答说:“臣的确只读了《论语》这部书。臣曾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又以半部《论语》来辅助皇上治理天下,使天下太平。”太宗听了哈哈大笑,显然还是不信赵普只读了《论语》。

赵普病逝后,家人打开他平时不让任何人碰的书箧,没想到里面果真只有一部《论语》,于是,便流传下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后人可以把“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理解为人们对他活学活用、聪明能干的赞美之词,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朝廷内外讥笑他胸无点墨、不学无术的反对之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