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加拿大!台大教授:再过五年台大的优势可能就会失守

出走加拿大!台大教授:再过五年台大的优势可能就会失守

加拿大亚伯达大学求才三请诸葛,充裕研究经费让台大教授最后还是点头了。

加拿大亚伯达大学力邀任教的台大教授康仕仲说,他想做创新的研究,现在有更好实现梦想的地方,当然想去试一试!谈到台湾高教的发展,康仕仲忧心说:「再过五年,台大的优势可能就会失守。」

专长机器人领域的台湾大学土木系教授康仕仲将于今年暑假前往加拿大任教,康仕仲接受《全球中央》专访时说:「钱不是最主要的吸引力,我更希望能挑战自我、投入创新研究,不想只当个localking。」

亚大求才三请诸葛,充裕研究经费让他点头

依据《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特刊》去年公布的2017至2018年全球最佳大学排行榜,台大排名再度下跌,来到第198名新低。英国高等教育调查机构QS今年6月最新公布的2019年世界最佳大学排名,台湾大学名列72名,比去年前进四名。

台大在QS排名向前挺进,固然是喜讯,不可否认的是,台湾学术界近年来频传大学教授遭国外挖角,也是高教竞争力的警讯。例如美国史丹佛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博士、台大土木系教授康仕仲应加拿大亚伯达大学邀请,将于今年暑假前往加拿大任教,再度引发学界关注。

「钱不是最主要的吸引力」,研究机器人领域多年的康仕仲说,两年多前亚伯达大学机器人团队就想延揽他去任教,当时他升上台大教授约两年,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事能做,加上太太有工作、家人又在台北,且台湾生活费又低,对方开出的薪水对他没有太大吸引力,因此就婉拒对方。

亚大机器人团队没有死心,一年前再度表达延揽意愿,但因为太太怀孕,康仕仲又婉拒。去年底团队第三度联系他,更直接找到台湾来,康仕仲在面试过程中问了两个问题,对方的回答让他开始产生去加拿大任教的兴趣。

康仕仲表示,自己做机器人研究,需要很大空间,因此询问对方是否有足够空间,对方一听就说没问题,他又询问对方经费问题,对方认为这是国家级研究,最少应该申请200万加元(约新台币4,600万元),从对方回答只有下限却没有上限的经费,让他看到未来研究发展的可能性。

想带机器人走出实验室,否认为高薪出走

「如果要赚钱,去业界就好了」,康仕仲表示:「选择学术界就是希望做出对人类有贡献的事,追求学术奖或更高的行政位置都不是我的兴趣,我想做的是更创新的研究,现在有个能更好实现梦想的地方,当然想去试一试!」

对于外界认为他是被高薪挖角,康仕仲笑着否认,虽然对方给他的薪水不低,但加拿大税金高,举家迁往加拿大后,太太不能工作,还要租房子,加上小孩的教育费,他还担心薪水不够用,甚至自己准备存款打算贴补生活支出。

康仕仲表示,自己在台湾教书多年,虽受到一些肯定,但只是「local king」,却不知道国际的认同和肯定度,因此想到国外走走看看,换个环境,换个脑袋,吸收不同国家、不同学校的精华思维。

决定到加拿大任教后,康仕仲坦言,现在已收到世界各国博士生的信件,争取跟他做研究,反观台湾则越来越少学生愿意念博士班。他在台大做了很久的工程机器人,仍仅限于实验室,但加拿大却有产业的需求和可能性,他希望能让自己的专业有机会落实,甚至影响未来的建筑工程。

一流大学经费很重要,担心台大优势失守

对于台湾高教的发展,康仕仲认为,要先思索台湾是否要有一个国家队,还是只要一堆甲组球队,如果把机会均等化,除非是像美国这么强的国家,才可能出现多个顶尖团队,否则亚洲多数国家还是走菁英路线。「如果要培育顶尖人才,台湾就必须爱惜人才,用制度、环境和尊重来吸引人才,而不是故步自封或想绑住人才。」

现在很多高中生毕业就想去大陆或香港念书,担任台大副教务长的康仕仲表示,以工程领域为例,目前台湾的师资很好,教学或研究竞争力并不会输,但以同样专长相较,「我在台大是一个人做研究,北京大学却是一群人在做研究,且手上的经费和学生都比我多,在长期资源不对等下,再过五年,台大的优势可能就会失守」。

康仕仲表示,大学的国际排名虽然不是唯一,但绝对不是不重要,「就像国家没有一个戴资颖,说是羽球大国,没有人会相信;国家必须要有环境培养出戴资颖,而且还要继续有下一个戴资颖,但目前台湾却不是往这个方向走」。

若想要打造一流大学,康仕仲认为,总经费和经费分配方式都很重要,因为台湾的大学真的很多,所以只能增加总经费或是有适度的市场机制来淘汰,如果这两件事都不做,只想维持一个平衡,最后结果就可能会失去像戴资颖那样的顶尖选手。

康仕仲表示,并非重视经费和排名就是商业堕落的开始,所有研究、设备都需要经费,经费没有花得很好可以检讨,但经费是务实竞争所必须的,不可能光靠精神力去打仗。「现在台湾都讲究CP值,但老师不是超人,如果硬要用最少钱发最多论文,最后每篇论文的影响力都很低。」

谈到台湾高教经费,康仕仲认为,现在很大一部分是竞争型经费,为争取经费搞得大家都很累,主因就是政府对大学不信任,但像现在这样管理,也不代表就不会乱花。他表示应该增加常态性经费,「否则每年经费不固定,今年有钱请人,明年没钱就砍人,优秀的人才还会想要待在台湾吗」?

想要防止高教人才外流,康仕仲认为,帮老师加薪其实只是较末端且治标不治本的方式,他建议台湾应该转换成竞争的思维,让招生有更多自由度,因为没有好学生,就没有好老师,但如果一味讲究公平,最后就会缺乏竞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