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進出寺院,穿著一定要得體大方!

夏天到了,進出寺院,穿著一定要得體大方!

五月到了,大街小巷穿得越來越清涼,前來禮佛的善信也穿得越來越單薄,在寺院裡頗有一些“靚麗”的風景,顯得太過於“清涼”,在領口、衣袖、褲腿處太單薄,難登大雅之堂,與莊嚴的環境格格不入。

莊嚴淨土≠炫耀貪心

其實,這個細節暴露了一個人對三寶真正的態度,如果打扮得花枝招展、袒腰露背,或是“奼紫嫣紅”,其人是在向三寶炫耀自己的傲慢,還是在展示對這副軀體的貪心呢?

真正虔誠親近三寶的人,一定是以謙恭地態度,觀照自己的內心,以得體、莊嚴的姿態,以恭敬的心,來感受三寶的莊嚴!

從前聽過一則民間流傳的小故事,有一位女才子蘇小妹,到寺院裡禮佛,她自恃姿色美麗,便故意不穿羅襪,在大殿裡拜佛之時,提起衣襟,露出自己的腳踝,同來拜佛的許多人,都不禁起了一絲貪染之心。

正巧寺院的住持是一位得道高僧,他見到這一幕,知道這是一個不好的徵兆,許多人都生起了煩惱,未來一定在輪迴中因為這種染汙的因緣,糾纏不清,備受大苦。

就在這位女子踏出大殿時,趁著大殿裡許多善士魂不守舍,高僧施展神通,竟讓這女子發起狂病,暈倒到臺階前,口吐白沫,周圍的人見了,貪心頓時熄滅,體會到無常之苦、人身不淨。

雖然這個故事並沒有歷史的記載,卻展示出了普羅大眾對“莊嚴淨土”的覺悟——萬萬不可把世間人的習氣帶到道場裡,強逞自己的貪心!

夏天到了,進出寺院,穿著一定要得體大方!

心誠則靈≠身形散漫

有人說,“心誠則靈”,不必太執著外在的形象吧?

確實,如果在外表上表現得懈慢,似乎並不能說明我們“心誠”,只能說明內心的輕視、散漫、懈怠。試想如果我們是去面試工作或者和客戶談生意,一定是穿得整整齊齊,這時候絕不會用“心誠則靈”的話來糊弄客戶!

心誠則靈,如果我們“心誠”,就一定會在行為上鄭重,表達我們真正的虔誠!

道宣律祖曾說:“敬重寺法,準而行之。護惜三寶,諮請法訓,自招大益。”

真正“心誠”的人一定是“護惜三寶”的,這樣三寶的加持才會靈驗!寺院是幫助我們改正陋習的三寶淨地,能夠尊重佛法的威儀,恭敬地依教奉行,愛護三寶地的莊嚴,自然福報能夠迅速增長!

心無掛礙≠恣意妄為

有人說,佛陀慈悲,心無掛礙,是不會怪罪的!

豈不知道宣律師又說“經雲:眾僧良福田,亦是蒺藜園。斯言實矣!當知衰利由心,非前境咎。 ”佛早就說過了,僧寶是良福田,也是蒺藜園,有的人在此地能夠培植福報,有人卻在此折損了福德!

要知道,三寶的本性空寂,心無掛礙,確實不會因為別人的褻瀆而損失其莊嚴,可是恣意妄為的人,卻因為自己傲慢造作惡業,這不是三寶不慈悲,而是自己的內心障礙太多,感受不到三寶的莊嚴,而把自己的生命推向深淵啊!

心存善念,能夠力所能及地穿著得體大方,更給自己的心靈莊嚴得慈悲、智慧,就一定能夠在未來真正契入“心無掛礙”的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