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有中國最大的中藥材交易市場和最大的中藥材種植面積,這是真的嗎?

鄉村皖韻


 古老的華夏文明孕育了燦爛的中醫藥文化,漫漫數千年,這一中國獨有的民族傳統文化浸潤著這個泱泱大國,並飲譽全世界,在世界醫學之林中獨樹一幟,無可替代。

亳州市近十幾年的的確發展很快,但是在以前要說最大的中藥材交易市場和最大的中藥材種植面積應該還屬於禹州市。大概在八幾年的時候,禹州藥材交易市場藥行街上雖處都可以見到毫州來採購藥材的藥材商。

禹州,作為中國中醫藥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其歷史地位十分顯赫,被譽為“中華藥都”……禹州地處伏牛山餘脈與豫東平原過渡地帶,群山環繞,山崗起伏;古老的潁河縱貫全境。這裡四季分明,無霜期長,加上大陸性暖溫帶季風氣候,為植物的生長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因此,禹州中藥材資源豐富,道地藥材眾多,引來全國各地藥商雲集於此,貿易經商,千餘年來,興盛不衰,成為中國歷史上四大中藥材集散地之一。追溯藥都的歷史,早在遠古時代,華夏始祖軒轅黃帝曾在這裡率眾臣研究醫學,教民眾療治百病,與岐伯共創中醫“岐黃之術”;黃帝重臣雷公在此創立中藥炮製技藝,受封於今禹州方山。古代名醫扁鵲、張仲景、華佗都在此懸壺濟世,更有“藥王”孫思邈在此行醫採藥,著書立說,幾乎度過一生,不僅留下醫學百科全書《千金方》,也留下了“藥不經禹州不香,醫不見藥王不妙”的佳話。明朝周定王朱橚長期在這裡採集中藥標本,著述《救荒本草》,又編撰《普濟方》,創下醫方之最。朱橚留戀這方熱土,死後就葬於今禹州臥虎山。

 禹州因為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盛產藥材達1000餘種,道地藥材禹南星、禹白芷、禹白附、豫西丹參被列入歷代本草典藉,聞名遐邇。自古至今,許多禹州人以採藥為生,代代相傳。有民謠唱道:

春採茵陳夏採蒿,

知母黃芪全年刨。

九月上山採菊花,

十月坡嶺摘連翹。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禹州已有區域性藥材交易市場,元朝成為藥材彙集之區,直到明朝皇帝朱元璋詔令全國藥商集結禹州,這裡才真正成為全國中醫藥文化和中醫藥經濟中心,奠定了禹州為“藥都”的歷史地位。到了清代,禹州藥材交易進入鼎盛時期,藥材交易規模越來越大。《十三幫碑記》記載:從乾隆二十七年開始,禹州每年在夏、秋、冬三季舉辦藥材交易會,盛況空前。又據清代《禹州志》記載:“(藥材交易)內至全國22省,外越西洋、南洋,東極高麗(今朝鮮),北際庫倫(今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皆舟車節轉而至”。長期的藥材交易形成了以藥材經營門類和地域劃分的商幫,有丸散幫、

甘草幫、懷藥幫等20多個。如今,禹州城內的“懷幫會館”、“十三幫會館”、“山西會館”等古建築依然存在,成為禹州作為中華藥都的重要標誌。

禹州獨特的中藥炮製技藝已於2008年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黃帝重臣雷公創立中藥炮製論以來,這一技藝不斷傳承、創新,形成了因藥制宜、技術獨特、製作精細、自成一體的中藥炮製體系。清朝時,禹州藥工就能切制中藥材800多種,創出了浸泡、悶潤、切片、磅片、剁劈等5種方法。一隻大如杏、堅如石的檳榔,經浸泡、悶潤後,可被切成170片,且刀刀見白,片片見邊,被醫藥界譽為“百刀檳榔”。禹州中藥因“遵古炮製、加工精良”而著稱於世,通過“浸、煅、煨、炒、炙、蒸煮”等工序,其藥香四溢,藥效獨特,有“藥到禹州倍生香”之譽。早在清代,禹州產“九蒸九制大熟地”和“九天阿膠”就已馳名中外。

歷史賦予了禹州“中華藥都”的地位,勤勞智慧的禹州人民繼續傳承中醫藥文化,在新的歷史時期,又創造了新的輝煌。

1985年,禹州恢復“藥交會”,建成中藥材專業市場;1996年,被批准為全國17家、河南唯一國家定點中藥材專業市場;2002年又投資2 億元建成了佔地400畝的新中藥材專業市場—中華藥城,入駐經營商戶600餘家,經營品種2600多種,年交易額達20億元,居全國第三位。從這一年起,傳統“藥交會”被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內涵,演變為“藥王孫思邈中醫藥文化節暨中醫藥交易會”,每年舉辦一次,邀八方客商,齊聚禹州,共襄藥都盛舉。 2006年12月28日

國家質檢總局

《關於批准對禹南星實施 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的公告(2006年第212號)》發佈。正式批准對河南省禹州市古城鎮、郭連鄉、 山貨鄉、褚河鄉、火龍鎮、順店鎮、花石鄉、粱北鎮、 範坡鄉、小呂鄉、張得鄉、方崗鄉、鴻暢鎮、 朱閣鄉、無粱鎮、 潁川街道、韓城街道、 鈞臺街道、夏都街道等19個鄉鎮辦現轄行政區域所產的禹南星進行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禹南星,又稱會南星、禹州天南星,為產於河南、集散於禹州者,品質最優,銷往全國,並供出口。天南星:為各地天南星的統稱。以個大、勻整、無外皮、色白、粉性足者為佳。



禹白附

藥材名。乾燥塊莖,呈橢圓形或卵圓形,表面白色或黃白色。

功效:祛風痰,定驚,止痛。孕婦忌服。


禹白芷是白芷的商品名,為傘形科植物白芷的乾燥根。禹白芷為禹州傳統種植品種,為河南禹州及周邊縣市所產白芷的習稱。《中藥大辭典》把產於河南省許昌禹州市、長葛市一帶的白芷統稱為禹白芷。禹白芷的特點是香氣雖短,但不暴,質量好,廣泛應用於中醫臨床飲片配方、保健化妝品和香料等原料。禹白芷是重要的中藥出口品種,1984年10月,禹白芷種子、種苗被正式列為中國醫藥系統第一批科技保密項目,禁止出口。

(禹白附、禹白芷、禹南星)通過國家質檢總局組織的專家技術審查,獲得 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麼2008年,“禹州藥會”躋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禹州生產的“中風回春片”、“活血壯筋丹”兩大品牌成為國家中藥保護品種,暢銷全國各地。中醫藥文化在禹州得到進一步弘揚,《禹州中藥志》、《禹州地產藥材》、《中藥傳統炮製技藝》等專著不斷問世,中醫藥文化博物館正在修建,太白山藥王文化旅遊區即將對外開放。

 近年來,禹州市委、市政府確立中藥業的主導產業地位,制訂了中醫藥產業發展規劃,開闢3000畝土地建設中醫藥產業園;已建成佔地3200畝的河南唯一的藥用植物園,集科研、示範種植、品種選育、旅遊觀光等為一體。萬畝杭白菊種植基地、1.3萬畝迷迭香種植基地、8萬畝杜仲種植基地等先後建成,千畝連片種植基地達到15個,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躍升至40萬畝,種植品種47個,年產值6億元。禹州中藥加工業快速發展,藥王製藥、森源本草、久源堂藥業、中加製藥、青山藥業等10餘家龍頭企業猶如春筍般湧現併成長壯大,從業人員近兩萬人,年消化地產藥材萬噸以上,實現產值5億多元。禹州中藥不但佔領了國內市場,還出口到韓國、日本、越南、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

中醫藥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在人類歷史發展漫長的歲月中,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天,仍然對整個人類健康和世界文明起著積極的作用。禹州,這個千年藥都,承載著新的歷史使命,傳承發展著中醫藥這一民族瑰寶,讓中醫藥文化在華夏大地上不斷髮揚光大!


越努力越精彩


四大藥都

我國的四大藥都,歷史說法紛紜。藥都之首“安徽亳州、江西樟樹、河南百泉、河南禹州、河北安國。其中藥都之首亳州是全球最大的中藥材集散中心和價格形成中心。

安徽亳州

藥都在醫藥界的地位各有千秋。位於安徽省西北部的亳州,有“中華藥都”之稱。亳州自商湯建都到今,已有3700年的文明史,是漢代著名醫學家華佗的故鄉,由於一代名醫的影響,帶動了亳州醫藥的發展,到明、清時期亳州就是全國四大藥都之一,清末,亳州已經成了藥商雲集,藥棧林立,藥號巨頭密佈,經銷中藥材兩千多種的重要“藥都”。

亳州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藥材集散地,年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近年來,藥材已成為亳州四大經濟支柱之一,建成“中國藥材第一市”

河北安國

安國藥業源遠流長。安國市古稱祁州,中藥材交易已有千年歷史,始於北宋,盛於明清。傳統的中藥材加工技藝精湛,曾以“祁州四絕”名揚天下,贏得了“草到安國方成藥,藥到祁州始生香”的美譽。

河南禹州

素有“中華藥城”之稱的河南禹州,也是我國醫藥發祥地之一。禹州具有悠久的中藥材種植、採集、加工歷史,以加工精良、遵古炮製著稱於世。歷史上就有“藥不到禹州不香,醫不見藥王不妙”之說。

江西樟樹

中國藥都之一——樟樹,樟樹的藥業源遠流長,是我國曆史上最大的藥村集散地,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自古以來就有“藥不到樟樹不齊,藥不過樟樹不靈”之譽。


吃瓜一聲吼


客觀地講,中國任何一個市場都經歷過真真假假的演變和蛻變!從監管到百姓自主的不足等等!中國幾大中藥材專業市場我都去過,唯亳州發展最為完善和紅火。不信大家可以到各個市場轉轉就知道了!


賞心只有兩三枝


是真的!2015年成交額250億元!官方數據。我剛從那回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