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一周跌超三成 監管加強

多平臺比特幣價格已跌破8000美元;消息稱監管機構將處置境內外虛擬貨幣交易平臺網站

比特幣一週跌超三成 監管加強

2月5日,受虛擬貨幣監管加碼消息的影響,比特幣價格再度下跌。多個平臺比特幣價格跌破8000美元,維持在5萬元人民幣附近;以太坊價格接近800美元關口,維持在5100元人民幣附近。過去的一週,主要數字貨幣普跌超過三分之一,比特幣價格下跌32.5%。

兩平臺稱已不向中國市場提供服務

  在監管逐步推進的情況下,一些交易所已經提前反應,停止了對來自中國網絡的用戶服務。多數國內平臺已經完成出海。

  以三大交易所為例,比特幣中國(BTCC)已經於1月29日晚間宣佈,公司已被香港某區塊鏈投資基金收購。火幣網已經完成了出海佈局,資料顯示,Huobi.Pro目前提供近十個數字資產品類的交易及點對點投資服務,總部位於新加坡,在中國香港設有子公司。OKCoin則自去年10月關閉其在中國的業務後,上線OKEx平臺正式進軍海外市場。

  目前,虛擬貨幣交易額排名靠前的幣安網,已經在2月1日主動發佈公告,稱“根據中國相關政策法規,幣安不為中國大陸地區用戶提供服務”。

  據媒體報道,幣安網聯合創始人何一在1月23日曾說,“幣安已經整體遷出中國,用戶基本來自海外”,且“國內用戶不足3%”。資料顯示,目前該交易所核心團隊位於日本。該交易所官網打開後,彈出“根據中國相關政策法規,幣安不為中國大陸地區用戶提供服務。”

  此外,庫幣也已經停止庫幣中文站的服務,該公司公告稱:庫幣堅決維護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將關閉庫幣中文站的所有服務。

投資者轉向境外交易將面臨風險

  根據《金融時報》報道,國內監管機構將“取締、處置境內外虛擬貨幣交易平臺網站”。

  從多位律師處瞭解到,對於境外公司機構,國內監管機構能夠發揮的作用有限,但監管機構可以禁止其在中國市場開展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1月26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的風險提示已經開始提示“境外風險”。協會提醒投資者“境外平臺一樣存在系統安全、市場操縱和洗錢等風險隱患。”

  風險提示稱,隨著世界各國政府都注意加強對虛擬貨幣領域的監管,有的境外交易平臺可能會被所在國政府強制取締,有的境外交易平臺因存在明顯的合規風險已被限制訪問。在這種背景下,境內投資者轉向境外平臺參與交易將面臨一定的風險。

  此前1月27日,日本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之一Coincheck被黑客攻擊,平臺全部NEM(新經幣)被盜,這批丟失的新經幣價值5億美元。

  日前美國證券交易監督委員會(SEC)表示,已獲得法院指令,查沒了位於得克薩斯州達拉斯市的數字貨幣銀行公司AriseBank所持數字貨幣,這被業界認為是美國聯邦監管機構對ICO市場規模最大的一次介入。

消息稱監管方“不排除出臺更進一步措施”

  據央行旗下《金融時報》2月4日晚間報道,去年底以來,一些境內人士轉向境外網站平臺參與ICO和虛擬貨幣交易,相關行為又有了死灰復燃跡象。監管機構下一步將繼續對虛擬貨幣相關行為保持嚴密關注,採取包括取締相關商業存在,取締、處置境內外虛擬貨幣交易平臺網站等在內的一系列監管措施,以防範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

  報道稱,境內虛擬貨幣交易所關閉後,很多境內人士轉向境外平臺網站繼續參與虛擬貨幣交易。一些交易平臺甚至通過所謂“場外交易”的方式,撮合個人用戶之間的點對點交易。目前,日本、中國香港等都是比較常見的交易平臺移出地。

  此外,境內有部分機構或個人還在組織開展所謂的幣幣交易和場外交易,並配之以做市商、擔保商等服務,這實質還是屬於虛擬貨幣交易場所,與現行政策規定明顯不符。上述報道援引監管機構的話稱,“以後只要發現一家就要關閉一家;同時,未來視事態發展情況,不排除出臺更進一步監管措施的可能。”

  雖然包括央行在內的監管機構尚未對此發表任何評論,但數字貨幣圈普遍認為,這是新一輪數字貨幣監管將至的信號。

  上述消息,對數字貨幣圈造成了利空影響,2月4日當晚比特幣、以太坊價格一度快速下跌超過10%。

  據《金融時報》報道,針對交易所、ICO的監管政策近期還會陸續出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