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mq
阳明心学的精髓是“致良知”,是儒家学说的精髓和妙用,和诗经的“思无邪”异曲同工。
“致良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致就是抵达,良知就是善,就是“心”的本体作用,就是心即理,是人的内心(注意是没有经过欲望和情绪污染的内心),对客观世界的折射和自然反应。
那致良知为了什么,目的是什么?其实就是王阳明认为的读书做圣人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阳明先生认为的人生最要紧的事。
那怎么致良知,方法是什么?知行合一,只有知行合一才能致良知,那什么又是知行合一呢?很难一下子讲清楚,勉强可以说发挥人原本的主观能动性和道德自觉性,但又要实事求是,不能过犹不及。其实,阳明心学四句教给出了完整答案: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上林兄
四个字【知行合一】
提出背景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口耳讲说"的学风。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
- 知行合一
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
"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
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
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
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
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
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
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
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工夫;
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
但他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意识活动同实践活动的界限。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克服"一念不善",这是他的"立言宗旨"。
——[ THE END 】——
盛世弘论
王阳明心学的精髓就是“心即理”、“知行合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上面三句话是王阳明对古人的“格物致知”做了一个升华。古人认为天地万物蕴含道,人应该分析琢磨天地万物来悟道;王阳明指出人也是天地万物中的一员,人的心里应该本来就存在着道。人因为心中有善恶,看天地万物才有了善恶的感觉。你内心沉寂,你看天地万物也是沉寂的。你心里活动起来,看天地就会觉得鲜活生动。
我要强调一下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并非是按现代人的字面意思理解为思想与行动的统一,这里的知是良知,行是指修心、对心的修炼,知和行都在心里。
王阳明四句经还有两句我在上面没有写出来,我觉得后两句话不对,有缺陷,欢迎感兴趣的网友留言探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小明快看天上有流星
心学,是一门必须静下心来扪心自问、反躬自省的学问,真正做到心境纯澈、心底无私,不夹杂不服、不羁、不屑等抗逆情绪才能听得进、学得深、悟得透。 当今社会,功利主义盛行,不少人刻意强调独立、个性和自我,将成功的标准定位于个体名利权位的追逐和拥有,忽略集体、团队荣誉的创维,导致人与人之间锱铢必较,难以相互助力、携手共荣。人性中不甘服输、不愿认错、不懂感恩的弱点暴露无遗。
其实,大部分人都明白,阳明心学对我们清醒认识自己,革除日益膨胀、不切实际的贪婪欲望具有警省、镇静、抚慰的效用。可是当良知的光亮真正穿透内心深处的阴暗角落,或是触碰到私欲妄念的痛点时,大部分人便条件反射式的立马拒绝光亮,遁形躲避。因为,他们担心良知的显现会将自己隐藏心底的“邪思妄念”揭露并暴晒在阳光下。欲望的尽情宣泄,可以让人得到短暂的心理满足,大部分人不想也不愿失去获取“快乐”的途径。 但是,人得到的越多身心的负担也随之加重,随着一个个超出真实需求的欲望不断得到满足,为获取满足而殚心竭虑的心悸和付出的代价也就越高,身上的各种负累也愈发沉重,等到不堪重负时再想彻底放下,却发现要么欠自己和欠别人的太多,一身的重负已经无处安放,要么已经被压垮在追求贪欲的路上,再也起不来了。 事后想想,与其被浑身的负累拖拽得气喘吁吁、举步维艰,还不如之前轻装出行、按需自取。
对于阳明先生倡导的知行合一,每个人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理解。我个人觉得,王阳明先生所说的知,应该包含了三层意义。首先,是指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良知;第二,需要格物致知,也就是在不断地学习、实践中了解、掌握对世间万物和人生百态的真知灼见;“知”的第三层含义是,在具备了前两个要素的前提下萌生的理想、愿望。 简单说,知行合一就是我们不断开启、激活内心的良知,在掌握了真知灼见的前提下,将自己的理想和行动合二为一,并坚决践行于自己的实际生活中。
至于王阳明心学对现代社会的积极意义,于我而言,我会在有生之年多读几本对自己有用的书,多做一些对大家有益的事。闲暇时间,在和煦的阳光下行走于杨柳扶风的江边,站在木板栈道旁和垂钓的老者寒暄谈笑,或是拍打着腰背远眺对岸的行人、车流和更远处苍翠绵延的山峦,抑或是抬头仰望半空中的高天流云。至于手里,有一杯茶就行。
高山流水150610568
王阳明心学发展主要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深刻含义。
第一: 心即理(对程朱理学反驳)
第二: 知行合一(良知与行为必须一致)
第三: 无善无恶心之体(世界观),有善有恶意之动(人生观),知善知恶是良知(价值观),为善去恶是格物(方法论)。
写的比较简单,希望不要产生误读。谢谢!
大元正己
心学精髓是致良知,但需要五大条件:
1、要有一定的权势地位事业德行,才能致人良知(赋能);
2、要有对良知神一般的信仰,才能真诚地全心全意地致良知;
3、致人良知需要种种方便法门,君子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4、唯有回到原点原问,才能透过现象、观念、私欲等,抓住事物的本质规律,这是良知非常重要的大道至简功能;
5、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才能以我为主,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完全按照致良知的打法,活出另一种人生境界。
原问者
天性自足,不假外求。致良知,知行合一。这是我在反复研读和践行阳明心学过程中所悟到的。具体到为人做事,不撒谎,不欺瞒,不违心做事。 每个人天性中自带天赋的能力,有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专心做好自己。无论是能力大小,只管将手头该做的事情做好,圆满,就是一个小圣人,小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