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物流船公司面臨的新挑戰——燃油成本過高

近日,ONE首席執行官Jeremy Nixon在一場行業會議上表示,燃料成本這一話題已取代供需矛盾,成為當前班輪公司關注的核心。

為應對船用燃料價格飛漲的影響,三大航運巨頭馬士基航運、達飛輪船和地中海航運已紛紛啟徵緊急燃油附加費。根據Alphaliner的數據,馬士基航運、達飛輪船和地中海航運在早些時候聲明將對集運市場約45.1%的運力征收緊急船用燃油附加費。

航運物流船公司面臨的新挑戰——燃油成本過高

集運公司

此前,來自馬士基、ONE和東方海外的三位高管在一場行業會議上表示:由於燃油價格上漲,集運業將面臨約100億美元的燃油支出,這一成本壓力應該由供應鏈各個環節分攤。

Jeremy Nixon表示:“目前燃油價格較去年同期每噸高100美元左右,而集運業每年用掉約1億噸燃油。”在鹿特丹港,IFO 380燃油價格已達到了443美元/噸,布倫特原油價格則在80美元/桶的高位徘徊,創下2014年以來的新高。如果油價漲勢持續,但成本卻不能由供應鏈各個環節分攤,那麼集運業將承擔100億美元的鉅額支出。Jeremy Nixon還警告說,限硫令生效後,集運業將遭遇“更嚴重的衝擊”。

馬士基航運在宣佈徵收緊急船用燃料附加費時指出,歐洲船用燃料價格已達到201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為每噸440美元。該公司在給客戶的一份通知中表示:“與年初相比,燃油價格增幅超過了20%,這一發展出乎意料,意味著我們再也無法通過標準燃油調整係數收回燃油成本。”

馬士基航運附加費的計算標準是鹿特丹IFO380定價為每噸440美元,如果船用燃油價格上漲至每噸530美元,則附加費將上漲兩倍,如果降至每噸370美元,附加費將為零。

全球第三大集運公司達飛輪船還宣佈了由於船用燃料價格大幅上漲而採取徵收緊急附加費措施。自6月1日起,非美國貿易每TEU徵收55美元/ 45歐元附加費,冷藏集裝箱每TEU徵收85美元/ 70歐元的附加費。對於臺灣和美國交易,額外費用將從7月1日起適用。

不斷飆升的燃油成本促使集運公司重新陷入虧損,達飛輪船第一季度虧損7700萬美元。馬士基航運第一季度航運和物流報虧2.2億美元,其中集運佔總收入的68%。

然而,隨著限硫令生效日期的迫近,班輪公司也在迫切尋求最經濟、有效的降硫方式。赫伯羅特首席執行官Rolf Habben Jansen曾表示,限硫令會迫使企業選擇更為清潔但價格更高的燃料,企業因此每年會多投入9億美元的運營成本。東方海外財務副主管Michael Fitzgerald對這一觀點表示認同,並強調稱:“這些成本絕不是行業能承受得起的。我們經常被問到的問題是,到了2020年,我們能夠將成本轉嫁給客戶嗎?”

對於燃油成本的增加,班輪公司的高管們給出一致觀點——如果額外的財務負擔過重,供應鏈各個環節必須分攤這部分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