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同時交卷,皇帝不知選誰做狀元,只好說:你們兩個打一架吧!

科舉制度在我國曆史上非常悠久,自從隋朝開始一直延續了一千多年,現在的高考還深受科舉制度的影響。而在我國曆史上因為經常發生戰亂,和元朝統治者不重視,所以只有六七百位狀元。當年范進因為中一個舉人都差點瘋掉,可以想象狀元的誘惑力就更大了。

兩人同時交卷,皇帝不知選誰做狀元,只好說:你們兩個打一架吧!

在我國曆史上卻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狀元,因為這個狀元的來歷與眾不同。他是靠和第二名打架而獲得的狀元。所以也被人稱為“手搏狀元”那麼這個狀元有著怎樣的來歷呢?眾所周知宋朝的時候科舉制度延續了唐代的制度,但是因為趙匡胤“重文輕武”誇大了招生的數量。

兩人同時交卷,皇帝不知選誰做狀元,只好說:你們兩個打一架吧!

宋朝時期的科舉考試只有兩級考試,只要是各州舉行解試以後要第二級就是里布舉行的省試。這樣一來雖然很多人都能做官,但是選拔的人才卻大多都是平庸之輩。。也造成了戎官的現象。開寶六年,趙匡胤決定舉行殿試。但是趙匡胤舉行殿試的方法卻不一樣。

兩人同時交卷,皇帝不知選誰做狀元,只好說:你們兩個打一架吧!

趙匡胤當時要求的除了要寫的好之外,還要求一項要寫的快一點,誰寫的快誰就當狀元。就在這一次考試中王嗣宗和陳識同一時間寫完了卷子,寫完卷子以後還同時交到了趙匡胤的手裡。當時的情景想想也是挺有意思的。兩個人雖然舉行了一次“短跑比賽”但是趙匡胤卻為難了。

兩人同時交卷,皇帝不知選誰做狀元,只好說:你們兩個打一架吧!

兩個人的才能差不多,又同時將試卷教到了自己的手裡。應該選誰做狀元呢?後來趙匡胤想到了一個辦法便是讓兩個人打一架。誰打贏了誰就是狀元。於是兩個人便在殿堂之上開始打架。王嗣宗費勁九牛二虎之力將陳識按倒在地。此時的兩個人已經衣衫不整滿臉血漬了。

兩人同時交卷,皇帝不知選誰做狀元,只好說:你們兩個打一架吧!

最後趙匡胤便封王嗣宗為狀元,後來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便將哥哥的規矩給改了,誰先交卷就將數趕出考場,北宋時期的翰林學士錢易就是這樣被趕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