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現在的老人變壞了,還有人說:是壞人變老了,大家怎麼看?

中不中看看才知道


這個問題太敏感,現在顯然已經成了一個社會問題,為老不尊的事情比比皆是,令大家深惡痛絕,我們該尊敬老人還是該排斥老人呢?眾說紛紜,我都不知道該怎麼寫,寫尊敬老人,給老人讓座很多人會把矛頭指向我,說我以後也是壞人變老的那種人,如果說不給老人讓座 ,大家還會指責我,說你也會變老,到底何去何從,我不知道,但有一點我很清楚,現在的老人確實不怎樣。


大家看看就是這位老人,因為孕婦讓座晚了破口大罵,大家記住她,一個為老不尊的老人,這種人你願意讓嗎?這是發生在西安的一幕,一個孕婦下車時對身邊的老人說你慢點,老人就開始大罵,嫌孕婦讓的太晚了,自己都站好長時間了,孕婦說自己懷孕了,老人說懷孕怎麼了,就是這麼一個不講理的老人,你看了做何感想。難道你還願意讓座嗎?

大家記住她的嘴臉吧!都一把年紀了,已經是奶奶輩了,為什麼不知道廉恥呢?難道孕婦不應該得到照顧嗎?你即使站著也要照顧一下孕婦,你卻倚老賣老,口口聲聲說你能把我怎麼樣,肯定不能怎麼樣,如果有人稍微打你一下,估計你非得訛死他不行,就憑你的德行你成不了好人,你是標準的壞人變老了。

這是一個受人尊敬的年齡,你卻不知廉恥,還有臉訓斥別人,真的希望你好好反思,希望老人的家長看到後,好好教育一下老人如何做人,做一個好人。

不管是老人變壞了,還是壞人變老了都希望老人為我們樹立榜樣,好好教育下一代,希望你能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千萬不要被萬人罵,更不要做倚老賣老的壞人。


大海傳媒


個人認為,無論是老人變壞了,還是壞人變老了,這個問題都要去一分為二的分析和對待。試想:一個年老的人如今為什麼會變壞?他或她究竟又壞在那些方面?是對這個社會的一些現象看不順眼?還是對現代的年青人看不慣?是自己在家裡或外面得不到一定的關愛?還是故意地去倚老賣老等等。種種情況都有可能,但不能因為這樣和那樣的情況,就對年老人大聲指責,大聲譴責,這樣反而會讓一些年老人感到不滿,甚至有可能會更加不規。

所以對待和看待年老人的做法,都要有所理智,有所體諒,因為年老的人畢竟老了,說話也好,出門也好,辦事也罷都有可能會跟從前判若兩人,甚至越老越愛發脾氣,有時甚至發個沒完拿發氣來洩氣洩憤洩不平。這種現象如今在很多年老人的身上,幾乎都可以看到,顯然這跟他或她們的年齡,以及大腦嚴重萎縮和身體多處有病有關。

其實每一個年老的人,都不願意將自己變壞。除非這個年老的人,生來就不是個好苗子,所以一生才會讓人看不起來。只是在他們得不到相應的溫暖和關愛之後,才有可能會出現異常的行為和舉動,以至於讓很多的年青人為之不解,甚至見了他或她們就躲開,那怕是倒在了地上也不敢去救,生怕最後遭訛詐……。

顯然現在的一些個年老人,在青年人心中的位置早已是今非昔比了。因此要想盡快糾正過來,恐怕非一曰之力。因為個別年老的人如今不僅性質變了,而且整個的人也幾乎都變了,有的甚至變得越來越不可理喻了。雖然這樣的年老人為數不多,但卻在社會上造成的影響,卻不能不令人深思。

因此作為個別年老人,再也不能去太任性太沒有人情味了,更不要去因為一時的衝動而毀掉了自己應有的形象。當然作為年青人也要有所理解,有所體諒,有所謙讓……並在各種不同的場合對他們以禮相稱,以禮相待。只要年青人事先做到並做好的話,我想在很的年老人,也會有所明知。這樣長此以往地堅持下去,年老人跟年青人之間的距離,也就會越靠越近了。

總之無論是老人變壞,還是壞人變老,都不能去一味地指責來指責去,況且有些年青人的態度和口氣,有時並未做到先禮後賓,有的甚至吊兒郎當看不起老人。當然大部份年青人還是相當不錯的,見了老人就禮讓,見了老人就謙讓,既有素質,也有素養,更有風格,值得眾人讚美。

由此可見好人所佔的比例,還是相當之高的。他或她們當中的大多數,無論走到那裡都會注重好自己的言行,並盡力而為地去幫助和照顧老人,讓老人得到真正的溫暖,並向他或她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此希望天下所有的年青人,都能去發揚一下風格,體現一下真情,照顧一下老弱病殘以及孕婦和孩子吧。

同時我也真心地期待,個別老人能夠有所清醒,有所反省,有所認識,有所轉變吧。從而更好地去規範自己的言行,做一個真正的長老,真正的長輩吧。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靜下心來善待老人,理解老人,關愛老人,尊重老人吧。於社會,於家庭,於個人都有利。

記住:任何對老人不利的想法,應當取消。


山青水秀167193282


是“老人變壞”、還是“壞人變老”、我也想說幾句。

首先我要講的是公交車的問題、因為這是網絡上大家都喜聞樂見的問題。只不過我不會跟著一些人瞎嚷嚷、我只遵重事實、我的觀點偏向老人、這恐怕要讓一些人失望了。

城市公交車的作用是給市民出行帶來方便、年輕人可以坐公交、老年人也可以坐公交、並無特別規定誰可以坐誰不可以坐、也沒規定什麼時間什麼人才可以坐、什麼時間什麼人不可以坐。年輕人上班需要坐公交、老年人為年輕人買菜或者老人有自已的其它事情也可以坐公交、這是很正常的事。但是、由於城市公交存在高峰期、導至年輕人埋怨老年人不該在上班高峰期來湊熱鬧、所以我得講幾句公道話。

年輕人上班坐公交、怨誰?要怨就怨你們自己的父母沒有給你們買車,要怨就怨你們自已沒能奈沒錢買車。如果你們年輕人都自己駕車上班、你們對老年人乘坐公交就沒有那麼多怨言了、你認為我說的對嗎?

第二切入正題、根據對身邊的周圍的老人進行觀察、發現當今老人是最趕時髦的。比如老人玩手機上電腦、玩微信朋友圈微信群、互發信息、旅遊跳舞KTV……、老人是乎趕時髦不亞於年輕人。要說“老人變壞”、除非這些微信、旅遊、跳舞、KTV……等等都是壞東西、不然的話、老人趕時髦是不會變壞滴。

關於“壞人變老”、確有其事。比如有個別人年輕的時候、打架鬥歐、偷盜搶劫、吸毒強姦……等等、行為處事無法天天、人生劣跡斑斑。這些人進了牢房一次又一次、被放出來後依舊惡性不改、繼續胡作非為、所以這些人老都老了也不知悔過、這就是“壞人變老”了。







小芳雜談


這是一個答案為二選一選擇題,問題其實隱含了這樣一個命題:壞的老人越來越多了。然而,這個命題是一個偽命題!

這些年,確實不斷爆光了一些老人的負面新聞。比如:在河南省洛陽市王城公園籃球場,打籃球的年輕人和跳廣場舞的大爺大媽因為場地問題發生矛盾,由言語衝突發展成為肢體衝突。比如:四川一65歲老人跳河輕生,兩位民警先後跳下河中營救,老人先後兩次勒住兩民警的脖子往水裡按,並不斷高喊:“我六十多歲的人了,我就是死也要拉你們年輕的墊背……”比如,遼寧瀋陽一名女大學生拎著鞋盒乘公交車,不小心碰到了一位老奶奶,在女孩已經道歉的情況下,老人仍然怒氣值爆表。......面對這些負面新聞,我們很理解那些因為少數老人的行為而感到憤怒的人們,但是我們必須意識到,個別老人的行為不當,不能讓所有老人一起背鍋。

前些時,人們關注“老人跌倒是否扶起”的議題,媒體上大致呈現有兩種事實:其一,老人倒地無人扶,最終致死;其二,好心救助,反被訛詐,最終反轉。但很顯然,還有第三種事實,同時也是在我們身邊最常見的事實:上前扶起,身無大礙,謝謝幫助,微笑再見。但是這種表述,很少能在媒體上見到。那是因為,媒體報道的事實,只能說明某個事實本身具有新聞價值,具有特異性、衝突性,符合媒體選擇的標準,而不是說,除此以外,就沒有其它情況了。輿論媒體過度地集中負面報道,往往容易誤導大眾對於老年人這個群體的整體印象。由於成長背景、生活環境的巨大差異,年輕人與老年人之間在對社會的認知、事物的判斷、處理事情的方法上的確存在代際差異。但是,別有用心地刻意渲染年代感和代際差異則是對老年群體的不負責任。報道中的所謂“壞老人”,相較於全國2億多老人來說,量級上微乎其微。僅憑媒體報道的案例,當然不能得出老人整體素質下滑的結論。媒體呈現的真實與事實的真相,差異或許就在於此。

即使從這些負面報道中,我們也無法得出老年人變壞了的結論。試問有這樣概念的年輕人:他們有父母,有家人,有親戚,有熟人,有朋友,這些人中必然有老人,或者即將成為老人,那麼,這些老人和即將成為老人的人中,有多少人已經變壞了,或者正在變壞?可能他們舉不出例子來。同樣,還有一些他們所陌生的老年人,但這些老人同樣是另外一些年輕人的家人、熟人、朋友,難道說他們是變為了壞人的老人,或者即將變為壞人的老人?這也是說不通的。

輿論場中做媒體的往往是年輕人,60歲以上的老人,很少參與其中。輿論場中從業人員年齡結構這樣的特徵,難免在報道框架選擇的時候,呈現一種偏頗。從報道的接受方來看,也是年輕人居多。上瞧不起“變壞的老人”,下瞧不起“熊孩子”,彷彿成為了現在網絡輿論的主要聲音。曾記否,80、90後是聽著“垮掉的一代”的言論長大的,為什麼現在看不到這些言論呢?那是因為90後成為了新媒體輿論的主力,而80後則成為了社會各行業的中堅力量。因此,新聞供給方在解讀新聞的時候,可能會自覺不自覺地把自己放在年輕人的角度代入事件,傾向於選擇符合自己原本認知框架的信息,從而與衝突事件中的老人站在相對立的位置。喜歡劃分群體、貼標籤,以個體否定群體,是我們在看待許多問題時候容易出現的毛病。

事實上,在“好”與“壞”這個問題上,在社會的各個年齡層次,都有不遵守社會規範的人,因而都會被社會所討厭,成為心目中的“壞人”,這與年齡無關。有老年人犯了錯,我們去研究這些人是壞人變的還是老人變的,有意義嗎?難道說有年輕人犯了錯,我們會去追問,這個犯錯的年輕人究竟是不是熊孩子變來的嗎?因為這是一個沒有意義的問題。

老年人由於思想保守一點,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對新規則不能適應,因而會犯錯。所以老年人要多向年輕人學習,自覺地適應和遵守社會規範;同時,年輕人也要體諒老人,不要另眼看待老年人的行為。社會輿論在討論社會道德問題的時候,也不要以年齡劃線,要實事求是地提出問題,並針對具體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而不是籠而統之地提出老年人變壞還是壞人變老的問題。


卯酉鄉音


我很想回答這個問題!

我首先要說的是:1,現實生活中,倚老賣老、為老不尊的人是有,但絕對是極少數!2,對於老人變壞還是壞人變老我的觀點是:絕對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個別“壞人”變老!且聽我細細說來:

第一,儘管這幾年確實有關於老人“鬧事”的新聞,但這種事發生的的概率和其他的負面事件是一樣的,就是這樣的事不是很多!儘管有人說是“屢有發生”,可是 這樣的事到底一共有多少啊?有人統計過真實數字嗎?可為什麼這事被炒的如此沸沸揚揚呢?我認為一是老年問題比較敏感,人們普遍認為老年人是最受尊敬的,他們是不會做壞事的,於是一旦出現個別事情就“顛覆”了有些人的觀念,就認為“老年人是不應該這樣的”,就想不通了,就認為是“老人變壞”了!二是因為某些媒體的過度渲染而促使了公眾對事件的關注度!

第二,我們要以科 學的、人性的、求實的觀念來看待老年人這類事情的發生!在這方面我是這樣認為的:從人性的本質上來看,一般做壞事的人從年輕則即有所“表現”,老了雖說是會有所收斂,但是在特定的環境和條件下他仍會不按常理“出牌”,做出讓人不可理解、不可原諒的事來!以此看來我傾向於個別“壞人變老”這種觀點,而絕不同意“老人變壞”的說法(這種觀點很可怕也是站不住腳的)!老人怎可能“變壞”呢?有什麼依據嗎?一個人從年輕就是個“規規矩矩”的好人,從不做壞事,咋老了卻“變”成“壞人”了呢?要說“變”,從生理、病理上看,也只能考慮他們會因為年老而變的反應遲鈍、絮叨、痴呆罷了,他們又怎可能在公共場合耍潑呢?當然,我們不能否認老年人當中也會有個別“為老不尊”之人,但他們代表不了廣大老年群體,我們也絕對不能因此而改變對老年人的看法!和“世上還是好人多”這個說法一樣,絕大多數老年人是好的,是值得我們去尊重、關懷和愛戴的!尊老愛幼永遠是我們民族的美德!

——希望老年人出門在外、公共場合下也要自尊自重;

——身體有問題的老年人出門一定要有家人陪伴;

——我們必須(全社會都要)特別注意關心、理解、禮讓老、弱、病、殘、孕者!

讓世界充滿愛!

願每個老人們都有幸個幸福的晚年!


早春記憶


現實生活中,人總是會變老可想而知,有一些老年人,卻是變的,把自己看淡了,和以前的想法確實是不一樣嘍!和以前的老年人不一樣,有的老年人,對於變好變壞這個問題,有些人跟別人想的不一樣,一人難猜百人心啊!說好也不行,說不好也是不行,那你們還出這樣,問題叫別人給回答,我還是這樣的說,好人都叫壞人帶壞了,你們知道人是怎麼死的,都是給這些問題嚇死的,好人和壞人不是一個世界裡面的人,這個社會看不懂誰和誰壞,同樣都是人,做事就不一樣,有的人為他人而想,有的人為打擊報復而想,有的人,看不懂他的人,卻是能瞭解他內心想的是什麼,看人看臉相,什麼樣的人,一看就能知道他要做什麼,有的人做事很有品味,有的人做事是在演戲,給別人看的,有素質的老年人,做事就和別人不一樣,

隨著社會金錢時代發展,有的人是,為了金錢而活,有的是為了自由自在而活,整個世道都在變,老年人也變,年輕人也是在變,

好人一生一世在,改變心裡面的夢想的轉變,有時候變的都不認識誰誰誰了,世界上有好人,就有壞人,沒有好沒有壞,它就不成世界,所以說,變壞人,變好人,都是自然規律,好人也需會變壞,壞人時間久了也會好了,這樣的話題,誰能說誰是好人,誰是壞人,誰能看透,人要不變壞,那些牢房屋子裡也沒有人進去了,那些人都是壞人嗎?都是好人變壞了,

所以說,沒有好人,也就沒有壞人,壞人也不是生下來,就是壞透的,人那裡有十全其美的,好話不用多說,好的裡面挑剔,一個人壞,不能代表全部是壞人,還是要甚重對待他人。好人性格開朗,平安健康就可以了,要求不要太高,人生無悔……-有的人是在頭條上搜索出來的,我的答案沒有圖像,一個字一個字打出來,平心裡想說的話題,和別人想法不一樣啊!我是實話實說,

隨著年齡的推遲,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誰不能說誰不會老,誰也不能光年輕,輕鬆的慢慢變老,灑脫人間的美好時光,人在改變 社會在改變,時代表不了青春風光,也代表不了青春年華,人老有所依,各所其樂,各有愛好時光不倒流,請各位理解!


離下南山


我也不知道自己是變老了還是變壞了,我只知道我們生存時代的侷限性,無知和愚昧伴隨一生,父輩含辛茹苦把我們養大,我們一邊為他們養老送終,一邊又用盡必生的心血哺養和教育我們的後代,兩副擔子一肩挑,現在兒女成人了,我們又肩負著護孫子的責任,當有一天我們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時,無論有無成就的子孫,他們會在病床邊陪伴你一會嗎?他們會盡到子女的一點點責任嗎?我們這一代人知道感恩,知道豎比40年前和40年後中國和本人發生了什麼變化,是一點點還是翻天覆地;現在的年輕人一來就今天美日歐怎樣?中國又怎樣?你怎麼不問40年前美日歐怎樣,中國又怎樣?不知是無知還是愚昧,問題是今天你們受的教育怎麼會讓你們這樣?

從古至今,監獄裡關的什麼人,你們不知道嗎?現今關的人,有你的同學,有你的朋友,有你的同事,或者你的老公,或者你的老婆,或者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兒孫,當然也有我們的同齡人,當然,還有上億領退休費和沒有養老金的老人,活在監獄外面。

當你們變老了的時候,不知是你們壞,還是我們壞?這其中包括你們所有人的父母和我們還有我自己所有人的兒女。

我們這一代人,能忍受所有的痛苦不堪,不知……

虧中國的一些年輕人說得出這樣的話來……


農村巷163


這個問題是不成立的。從邏輯上說,“老人變壞了”是偷換概念。這個命題是這樣來的,以那個嫌孕婦讓座慢了就破口大罵的老人或某個自己跌倒了被別人扶起來卻訛詐人撞倒了自己的老人為例:前提,這個人是老人;這個人是壞人;結論,老人是壞人。這就如同說:汪精衛是中國人,汪精衛是漢奸,中國人是漢奸一樣,這是萬萬不能成立的。前提的“老人”是沒有外延的,就是那個人自己,而結論的“老人”是有外延的,是老人這個群體。因此說這個命題就是偷換概念。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認識這個問題呢?只能說“那是一個做了壞事的老人”。畢竟我國已經進入老齡社會,在老年人當中會出現極個別現象,比如:乘車要座的,跌倒訛人的等等也不足為奇。對此絕大多數人都能認清問題的原由,並不過分解讀,或者弄不清關係,隨口而出:老人變壞了。但我們也不得不警惕個別人藉機搬弄是非,將老年人與青年人劃分為對立的兩個陣營。其典型的做法就是將極個別現象放大為普遍現象,抓住個案推及全面,故作感嘆:這個社會老人變壞了。真的是其心可誅。

人總有老的時候,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美德,我們必須繼承下去,發揚光大。不要等到我們的父母老了的時候或我們自己老了的時候,無人尊重,那該是多麼地悲哀呀。


zjw墨泉



老人,也就像現在的小孩子一樣,有的時候會很蠻橫無理,如果碰到這樣的老人,我們讓著點,或許不會發生口角。

說到老人摔倒的事,害怕訛詐,不敢扶,如果:遇到老人摔倒,身邊沒有其他人☜可以用手機拍視頻,做證據,當然,老人有時候,會糊塗,手機拍視頻是必要的。


說老人跳廣場舞,搶地盤,噪音大,我不這麼認為,地盤都是國家的,不屬於每個人的,為什麼不能有老人,一席之地?噪音再大,ta們也不會整夜的跳吧?就三兩個小時而已,我支持老人跳舞💃💃,有益健康!這是我個人的看法,我想說,哪個群體,都有好有壞,請朋友們善待老人,因為……有一天,我們也會老的!


星星129582280


明明自己摔,倒地一身疼,好心人扶你,偏要發神經,倒打一耙訛,詐錢耍蠻橫。

出行公交搭,多半為座凳,不是惡語罵,就是把手動,倚老又賣老,吃住小年輕。


朝暮就有勁,廣場舞逞雄,為把地盤佔,鬼主意常生,音響震天響,惹得大家怒。

如此幾現象,世間總髮生,媒體一炒作,眾人就點評,有人鋼脆說,一語道籠統:老人變壞了,為老不自尊。


其實人間事,總是兩面分。好人畢竟多,壞人僅零星。少數不值價,稱霸又趕兇,幾粒老鼠屎,打壞一鍋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