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在上合峯會這樣說

6月9日至10日,中國進入上合時間。9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在青島開幕。習近平主席有哪些最新論述?

賽罕區微講堂和大家一起關注!

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歡迎宴會上,習近平這樣說:

“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處

山東是孔子的故鄉和儒家文化發祥地。儒家思想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儒家倡導“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主張“協和萬邦,和衷共濟,四海一家”。這種“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處。“上海精神”堅持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強調求同存異、合作共贏,在國際上獲得廣泛認同和支持。

上合組織成果豐碩

在“上海精神”引領下,本組織不僅在安全、經濟、人文等合作領域取得豐碩成果,在機制建設方面也邁出歷史性步伐。如今,上海合作組織擁有8個成員國、4個觀察員國、6個對話夥伴,是維護地區安全、促進共同發展、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

上海合作組織擴員後的首次峰會

青島是世界著名的“帆船之都”。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帆船賽場就設在青島,我們現在所在的地方就是奧運的帆船中心。許多船隻從這裡揚帆起航、追逐夢想。明天,我們將在這裡舉行上海合作組織擴員後的首次峰會,全面規劃本組織未來發展藍圖。

讓我們以青島峰會為新的起點,高揚“上海精神”的風帆,齊心協力,乘風破浪,共同開啟上海合作組織發展新徵程!

其中,在歡迎宴會上,習近平主席引用了這四個儒家經典理念來闡釋“和合”理念。它們蘊藏著怎樣的深意?我們一起來看——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禮記·禮運》

“天下為公”,是大國胸懷,在萬眾矚目的國際舞臺上,這種胸懷給世界帶來新時代的信心與力量。

協和萬邦

主張人民和睦相處國家友好往來

“克明俊德,以親九族。

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百姓昭明,協和萬邦,

黎民於變時雍。”

——《尚書·堯典》

“協和萬邦”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基因,也是中華民族一以貫之的行為方式,中國從來就是一個愛好和平、講求睦鄰友好的國家。

和衷共濟

大家一條心,共同渡過江河,比喻同心協力,克服困難

“同寅協恭和衷哉。”

——《尚書·皋陶謨》

“夫苦匏不材於人,共濟而已。”

——《國語·魯語下》

“和衷共濟”“和合共生”是中華民族的歷史基因,也是東方文明的精髓。

四海一家

四海之內,猶如一家

“四海之內若一家,

通達之屬莫不從服。”

——《荀子·議兵》

“四海一家”是典型的中國傳統,《論語》中也有類似的說法,“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關於上合組織,習近平這樣說:

擴大對外交往、吸收新鮮血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擴大對外交往、吸收新鮮血液,是上海合作組織自身發展壯大的需要,也符合本組織一貫奉行的開放包容方針。

——2014年9月12日,習近平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四次會議上的講話

堅持“上海精神”

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已經成為上海合作組織賴以生存發展的根基,代表了當今國際關係發展方向。

——2015年7月10日,習近平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五次會議上的講話

  維護地區安全穩定是上海合作組織合作的優先方向

堅持安全為先,鞏固本組織發展之基。“利莫大於治,害莫大於亂。”維護地區安全穩定是上海合作組織合作的優先方向。

——2016年6月24日,習近平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六次會議上的講話

對外開放是本組織成立之初就確立的基本原則

對外開放是本組織成立之初就確立的基本原則。中方支持上海合作組織同觀察員國、對話夥伴以及其他國家開展多形式、寬領域合作,並根據有關規定和協商一致原則繼續認真研究有關國家獲得本組織法律地位的申請。中方贊成本組織繼續擴大同聯合國等國際和地區組織的交流合作,共同致力於促進世界持久和平和共同繁榮的事業。

——2017年6月9日,習近平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七次會議上的講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