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腾只会搞笑?你看低他了

上映3天,票房突破8亿。

微博、朋友圈一夜刷屏。

《西虹市首富》无可置疑地爆了。

事实上,这片能爆并不难预料。

为啥?

自带国产喜剧的一块招牌,沈腾。

沈腾只会搞笑?你看低他了

从《夏洛特烦恼》到《西虹市首富》,从话剧舞台到大银幕,沈腾的「搞笑功力」备受肯定。

有人形容的好:

“长在我笑点上的男人。”

院长觉得,这话还能说得更动态、更深入一点:

沈腾只要出场,就像一脚踩在观众的笑穴上,由不得你不乐。

这本领乍看是天赋,实则靠技术,还有些要细看才能分辨的琢磨……仅“搞笑”二字根本无法概括。

我更愿意将它称为,一个高级演员对表演的全盘掌控

沈腾只会搞笑?你看低他了

谈表演,无外乎肢体、神情、台词、理解力。

沈腾因为久经话剧舞台锻炼,综合考量比之其他演员有明显优势。

尤以肢体语言为甚。

拿《西虹市首富》来说——

故事荒诞,相应演员的表演也要更夸张。

一个掌握不好,就容易用力过猛,有很强的“演”的感觉。

沈腾却完全不会。

在兼顾戏剧性的同时,他努力保持一种「接地气的夸大」。

即使剧情再怎么飞,人物都丝毫不飘。

比如,一开门看到十亿人民币那场戏。

谁都没经历过这种大场面,该怎么表达人物复杂的心情?

沈腾设计了一系列连贯动作——

第一反应,腿软:

沈腾只会搞笑?你看低他了

紧接着,下意识地看向周围人,想摸清眼前发生的一切是真是幻。

同时手撑着想坐或者站起来,奈何惊到使不出力气。

注意他在地上耷拉着打滑的脚,那是真·力量被抽空的感觉。

沈腾只会搞笑?你看低他了

等到终于确定钱是自己的了,这人才敢放肆地撒欢。

力气回来了不说,脚下都能生风。

推钱时那勃勃生机和充沛能量,与起初的颓丧犹疑形成鲜明对比。

沈腾只会搞笑?你看低他了

不信,我截个jpg你们感受一下。

什么叫“兴奋到飞起”:

沈腾只会搞笑?你看低他了

戏里,王多鱼从屌丝变土豪,从一无所有到一掷千金,人生轨道扭转,形象气质自然变化颇大。

但你有没有发现,他的肢体动作幅度也随着财富积累而不断加大。

一开始,潦倒到极点的王多鱼出现在众人面前,喜欢双手插在口袋里。

配上弯腰驼背的站姿,一看就知道这人没自信,没安全感,还硬要摆出不好惹的姿态。

沈腾只会搞笑?你看低他了

拿到十亿后,王多鱼第一时间冲去足球场炫耀。

口袋是照插的,但多半是为了耍帅,还有那么一丝欠缺底气的防备。

沈腾只会搞笑?你看低他了

渐渐地,王多鱼适应了首富生活,手势、站姿都开始大开大合。

叉腰、张开双臂、对谁都指指戳戳……

沈腾只会搞笑?你看低他了

看这走路的姿势、摇头摆屁股的幅度:

显然,他已经从自信过渡到了膨胀。

沈腾只会搞笑?你看低他了

一夜暴富是无数人的梦想,但在现实生活中,天降巨财比天降陨石的几率还低,更别说像王多鱼这样突然拿到十亿了。

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如何演到让大家相信、甚至不自觉去代入?

沈腾的表演中,有两个不着痕迹的讲究:

一是生活感——

路上遇到碰瓷的。

一般人会有什么情绪?

惊讶、愤怒、无可奈何。

而像王多鱼这种三十大几、常年混迹在社会底层,生活经验丰富的人,没见过猪跑也吃过猪肉。

碰瓷的刚趴下,他脸上皱眉白眼不耐烦,手上已经去解安全带,准备下车解决。

不像在演,更似还原生活。

沈腾只会搞笑?你看低他了

还有一个我二刷才注意到的细节:

二爷委托金先生扇王多鱼耳光。

一般演员会怎么演?

下意识捂住脸,配合瞪大眼睛,表达自己多震惊多委屈。

而沈腾的处理是,先抠抠耳朵,张了两下嘴,再去追责。

因为,被大力扇耳光后的耳鸣和耳压,是胜过脸颊疼痛的第一反应。

这种处理既喜感,又符合现实。

高级。

最搞笑的一个场景:

王多鱼发现自己拼命撒出去的钱又被赚回来了,而且越赚越多。

他一肚子苦水没法往外倒,只能自虐。

把钱往空中撒,往地上摔,急得没办法了,干脆冲上桌甩自己耳光。

光这一个背影,就能让人感受事态癫狂与人物心理的崩溃。

沈腾只会搞笑?你看低他了

类似这些“小动作”,看似不经意,其实都来自对生活的琢磨。

但光琢磨还不够,喜剧表演中,最难的就是节奏感

要稳、要准,包袱才能抖得响亮。

沈腾恰恰在节奏感上掌控力特别强。

卖“脂肪险”那场戏——

王多鱼先是各种炫耀挑衅,一点点把围观群众的情绪激起来。

再问上一句:

“你们瞅我来气不?”

沈腾只会搞笑?你看低他了

不来气?

当然是假的。

他心里也清楚,于是再继续逼问,到底来不来气?

终于等到理想答案:

“来气。”

沈腾只会搞笑?你看低他了

第一个大包袱紧跟着落地:

“好极了!”

沈腾只会搞笑?你看低他了

接着又是一番情绪累积:

“我讨不讨厌?我烦不烦人?我欠不欠揍?”

沈腾只会搞笑?你看低他了

一声“欠揍”之后,注意他应对表现——

不是本能地一躲或者嬉笑,而是,皱眉撅嘴装委屈,装了两秒,才一扭头对保镖:

“注意保护我。”

摆明了把观众胃口吊到嗓子眼,再把包袱直接砸到人脸上。

怎么能不笑?

沈腾只会搞笑?你看低他了

大银幕上,演员的每个表演细节都会被无限放大。

微表情控制因而更加重要。

如果你觉得沈腾“演啥像啥”,不妨注意一下他的表情——

绝不是那种故意搞怪扮丑、恨不得五官全拧巴起来的搞笑,而是,自然流露的人物底色。

电影《心花路放》里,沈腾戴着线帽和黑框眼镜,演酒吧老板。

看起来挺好相处,嘴上爱逗乐,其实小肚鸡肠,外表文艺内里骚。

嘴角总是抿着的,笑起来眼神不带情绪,活脱脱一个见惯风花雪月、道德底线偏低的绣花枕头。

沈腾只会搞笑?你看低他了

到了《西虹市首富》里,沈腾的表演痕迹更浅,也更精准。

还是那段看到十亿后的表现——

注意他被轮椅推走时的脸:

不完全是开心,还有被馅饼砸中后的难以置信和茫然。

毕竟,这可是十亿啊!!

人一定会懵逼的。

沈腾只会搞笑?你看低他了

正是这些几不可察一闪而过的细节,让沈腾的表演与其他演员有所区别——

即使关掉声音、不看台词,也能让观众充分感受人物的状态与情绪

真·连毛孔都有戏

有意思的是,昨天院长做了一场《西虹市首富》的观影活动。

很多人看完后跟我表达,被沈腾「」到了。

男演员的苏感是一种很玄的东西。

看脸?看身材?看身价?

都不是。

回味一下电影里这个画面:

王多鱼请来王力宏,为夏竹一个人开演唱会。

灯光旖旎,歌声入情。

夏竹看着台上的王力宏,眼里是满满的崇拜爱慕。

而王多鱼转头看向夏竹,那一瞬间,喧嚣顿默。

他什么都不用说,眼神已道尽万语千言。

那是塞林格笔下的爱——

最不动声色,也最汹涌澎湃。

是想触碰却收回手。

一个眼神,让沈腾苏感爆棚,帅到了灵魂深处。

沈腾只会搞笑?你看低他了

其实,提到沈腾的眼神,很多人对他在《欢乐喜剧人》中的一段表演印象深刻。

半决赛上,沈腾贴上胡子,拎起拐杖,致敬卓别林。

整段戏没有一句台词,内涵却重达千钧。

一个撩起女士裙摆的人,指责别人是小偷,你会相信吗?

车厢里,没人相信这位举止奇怪的先生。

当他不顾危险帮众人拿回被偷的钱包时,也没人帮助他。

甚至,所有人纷纷戴上了墨镜。

沈腾只会搞笑?你看低他了

最终,他被小偷刺伤。

乘客们避之唯恐不及,一股脑全下了车。

为他包扎的,竟然是唯一留下来的小偷。

何其荒唐?

受伤的绅士默然坐下,转向镜头。

眼睛里有愤懑,无助,但更多的是孤独与迷茫。

这一个眼神,把很多观众直接看哭了……

沈腾只会搞笑?你看低他了

后来沈腾谈及这段表演,坦承那是“一辈子都忘不了的演出经验”。

“等最后一刻,哇,所有观众都自发起立鼓掌,特别震撼,那时候你才知道,观众一直在认真看,这样的时刻对我来说是最珍贵的,因为在那一刻你才知道,一切都是值得的。”

正是为了这样的时刻,沈腾一直试图用创作给观众带来点什么、又留下点什么。

他认为,“笑完就完成不了经典”,更重要的是,笑声中能传递美好的愿景,或者,辛辣的讽刺。

寓悲于喜,寓庄于谐。

所谓的“搞笑天赋”,背后藏着他的血、汗、泪、与思考。

从肢体到眼神,沈腾的表演越是松弛,蕴含的细节就越多。

发现没,他饰演的小人物,虽然总是贱贱的,小毛病一堆,但永远不失善良底色。

他的作品亦是如此,过程各种接地气的调侃讽刺,但看到最后,观众的心会情不自禁变得柔软。

这是一个创作者的温柔。

正应了那句话:

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沈腾只会搞笑?你看低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