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莊王率軍北上中原問鼎的原因,難道是因爲晉國勢力衰弱?

周天子的天下共主地位和威望,在晉文公死後,已蕩然無存。楚莊王因討伐陸渾戎(河南嵩縣境內),來到周都洛邑郊外閱兵以炫耀軍威,周定王派王孫滿慰勞楚軍,楚莊王藉機詢問周鼎大小。莊王問鼎固然是把周王室沒有放在眼裡,周王室在中原各諸侯國的眼裡也只是一個郡邑而已。此時期的各諸侯稱霸“尊王”口號已沒有了號召力,只有依靠內政改革使自身強大,尤其以擴充軍事力量為主。

楚莊王率軍北上中原問鼎的原因,難道是因為晉國勢力衰弱?

晉國的霸主地位,在晉靈公時一落千丈。晉靈公成年後,其智力還停留在隨心所欲的孩童階段,生活極度奢侈。用徵收來的重稅雕飾宮牆。站在高處的亭臺上用彈丸射擊過路人,以觀看他們驚慌躲避的樣子(從臺上彈人,觀其避丸也)。廚師煮熊掌時未煮熟,靈公發怒,將其殺死,命宮女將屍體抬著經過群臣議事大廳,丟棄。而此時的楚國,西與秦國聯合,東與齊國結盟。滅掉了淮泗流域的一些小諸侯國,勢力 大增。中原的鄭﹑宋﹑陳﹑蔡﹑魯﹑衛等國,被楚國再次控制,其勢力之強大勝於楚成王時。

自晉景公繼位後,晉國遂處在四面強敵的包圍之中。西有強秦之東進;南有荊楚之北侵;東有赤狄之侵擾;北有白狄之威脅。面對四面受敵的困境,晉景公制定出瞭解困之策:“擴充軍事力量,集中兵力對付對晉國威脅最大的敵人,然後聯合其他諸侯國對抗野心勃勃的楚國。”

楚莊王率軍北上中原問鼎的原因,難道是因為晉國勢力衰弱?

盤踞在太行山地區的赤狄,對晉國的威脅甚大。公元前629年(周襄王二十三年),赤狄入侵黃河北岸的衛國領土,衛成公遷都至濮陽躲避。黃河北岸的衛地遂被赤狄佔有,赤狄成為晉國東部的邊患。晉成公時,國力不強,為了解除邊患,將女兒嫁給赤狄王子嬰兒為妻,方得一時安定。公元前596年,晉卿先谷因與楚國作戰失敗,畏罪潛逃至赤狄,勾結赤狄侵晉。兩年後,赤狄酆舒殺死潞王嬰兒的妻子,公然與晉國為敵。晉景公派荀林父興兵伐赤狄,滅潞氏(山西高平),殺潞王與酆舒。次年,又令士會率軍滅赤甲氏﹑留籲﹑鐸辰之狄(山西長治周邊)吞併其土地,將山西東南赤狄驅逐出境。把赤狄佔據的衛國黃河北岸土地收復。

楚莊王率軍北上中原問鼎的原因,難道是因為晉國勢力衰弱?

在晉國集中精力與赤狄作戰時,楚國乘機伐宋。宋國被圍困九個月以上,城內出現了“易子而食,析骨而炊”的慘烈景象。晉國平定赤狄後,消除了心腹之患,但楚國的北侵又對晉國以及整個中原諸侯國構成了極大的威脅。面對強敵入侵,晉景公採取了聯合齊國以抵禦楚國的方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