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能防身制人又能养生治病的两仪拳

两仪拳集天地日月之精华,会阴阳二气于一身,宗法自然,势如奔雷,力如泰山。不论一拳一掌,一指一趾,皆中人体要穴,迫使对方声带不能发音,四肢不能支配,失去一切反抗能力。然而,只要点击者一掌解穴,即刻恢复原状。制人而不伤人,有一拳制人之威,又有一掌复原之能。它绝不是把人撞飞撞倒,而是让人原地崩溃,堪称武林一绝。两仪功夫的另一大突出特点是:养生健体,益寿延年。两仪拳中的每个动作都运发阴阳二气,可以促进脏腑的能量转换,疏通全身经络,恢复肌体的再生功能。长期坚持练习,既能除病化疾,又能强身健体,且有奇效。

既能防身制人又能养生治病的两仪拳

两仪拳点穴防身制人

两仪点穴并非凭空捏造,它跟中国传统经络学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中国传统的中医理论认为:人体上分布着十四条直行的经脉和由经脉横向分出的络脉,合起来并称为经络,经络系统内贯脏腑外达肌表网络全身,是气血运行转注通道,具有决生死除百病的功能,穴位就是散布在经络通道上供气血出入会合的“处所”,十四条经脉上重要的穴位三百六十多个,其中有三十六个死穴,每个穴位都与内脏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有云“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经络不通则气血不顺,气血不顺则百病滋生,若穴位受创则周身气血受阻,直接影响性命。两仪点穴的理论是:重创穴位,以隔气血之通道,即闭交通之道,断运输之功,经络断则气血失运,血脉断则失觉。不同的穴位与不同的器管联接,重创之下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效果。

既能防身制人又能养生治病的两仪拳

点穴是两仪拳精粹,它是以中医经络学、气学、阴阳学、五行学等为理论基础,通过内劲运气发力,运用手、足、肘、膝等部位,瞬息之间完成意到气到、气到血到、血到力到的内劲,点中穴位。而穴位被外力强劲击中,气滞血淤,突然关闭,造成经络受阻,经络断则失气,血脉断则失觉,促使人体局部或整体失去控制机能,从而达到先发制人、克敌制胜的目的。打个比方,两仪拳的点穴是“闭交通之道,断运输之功”,作用如同给水管断水、给机器断油一样。人身体外有五官四肢、内有五脏六腑,经络是它的线索,血脉为它灌溉,经络断会缺气运行的能力,血脉断会失去知觉。

既能防身制人又能养生治病的两仪拳

两仪拳点穴养生祛病

两仪拳点穴通经脉舒筋血疗效独特。在历史上,很多武林高手也是一代名医,像黄飞鸿、杨露禅、卢仲良等等。遂有“武医”一说。习武时,由于运动剧烈、身体消耗大,患病机会多,而古代缺医少药,习武者便自己探索防病治病之术,手法多多,像推拿、按摩、点穴、气功、刮痧、放血、拨筋、艾灸、膏贴、敷药、外熨、熏蒸、药浴等,往往效果独特。在对经络穴位上致病性的认识,超过传统针灸经的穴位作用。武学很多门派都蕴藏着各类内外伤的奇效验方,尤其是对打通经脉、舒筋活血方面有着简单易行疗效独特的方法。以少林寺武僧开端的禅武医便两仪拳师将传统中医理念和武医师承有机结合,对于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腰椎病、骨质增生、头痛等,用点穴辅以药物往往有神奇效果。药物不仅有六味地黄丸模样的水蜜药丸,还有膏药和糊药。水蜜药丸、膏药是提前做好的成品。糊药是现用现制,糊到患病部位。由于药力太大,不能糊时间太长,每天只能敷半个小时,不然此药发出的热量会烧出水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