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酒量最大的狀元郎「豪飲振邦交」

紫紅泥,傳播健康酒文化!

六月是個考試月,各個年級的莘莘學子都迎來期末考試。前段時間還剛剛結束了號稱人生最重要的一場考試——高考。考試自然不是今人專利,古代讀書人也有一場最重要的考試——會試。

我們這次說的就是酒量最大的狀元郎的故事!

十年寒窗圓滿,不喝點酒放縱一下似乎都對不起自己。所以高考完後的升學宴最重要的主題是酒,古代聞喜宴的主題也是酒,不同的是古代是公款,現代是自費。

歷史上酒量最大的狀元郎“豪飲振邦交”

聞喜宴

聞喜宴

唐代就有著名的聞喜宴,也稱關宴,是新科進士參加的第一個上規模的聚會,這相當於現在同學之間的告別宴會。吃了關宴後,大家便各奔東西、各赴前程了。關宴通常由相當於現在公關公司性質的“進士團”操辦。聞喜宴最初便是及第學子湊錢喝酒,到了後唐明宗李嗣源時,及第學子聚會不再“醵錢”,吃喝開始由朝廷買單。此後一直延續下來,據宋人王公式《燕翼詒謀錄》所記,熙寧六年(1073年)三月,趙頊(宋神宗)賜給進士“及第錢三千緡,諸科七百緡”。到元佑三年(1088年)三月,宋哲宗趙煦賜錢又有所增,“詔復增進士錢百萬”,並賜“酒五百壺”。

在這樣的習俗薰陶下,學子們的酒量自然不一般。曾棨就是其中的最佼佼者。曾狀元雖然文才不是特別出眾,但有一個才能卻是古今少有,恐怕在整個科舉史上的600多狀元裡面,都是毫無疑問的第一人。

這個才能就是喝酒。

歷史上酒量最大的狀元郎“豪飲振邦交”

曾棨

豪飲振邦交

有一次,一個外國的使臣來進貢,進完貢後跟朱棣吹牛說:“我在我們那兒喝酒從來沒輸過,聽說貴國人才濟濟,不知道有沒有能喝過我的?”

中國人在老外面前最在乎的就是面子,朱棣一聽,這個小蠻子竟敢笑話我天朝沒人,這還得了?於是趕緊讓大臣們去找能喝酒的。這時,一個武官推薦了一個人,是個低級小軍官,說在軍營裡從來沒喝醉過。但朱棣嫌他官太小,人家堂堂的一國使臣來了,我大明竟然讓一個沒品的小軍官陪人家,傳出去丟死人了!

這時,曾狀元站了出來,說:“陛下,不如讓臣來試試吧。”

朱棣問:“你能喝多少?”

曾狀元說:“不知道,從來沒醉過。”

朱棣雖然有點不放心,但一時也找不到合適的人,乾脆就讓他試試吧。另外,朱棣怕他撐不住,又把那個小軍官也叫了來,關鍵時候幫一把。

於是,三人開始對飲起來。一開始用杯子,後來換成了大碗,再後來直接上酒罈子,直喝得昏天黑地,日月無光……

第二天早上,朱棣過去一看,只見外國使臣正趴在那兒呼呼大睡,小軍官也正吐得酣暢淋漓,只有曾狀元還在那兒喝得不亦樂乎。朱棣大喜,對曾棨道:“愛卿就是不靠才華,靠酒量,也能夠當狀元!”

這就是狀元郎“豪飲振邦交”的故事!

歷史上酒量最大的狀元郎“豪飲振邦交”

後來,英國公張輔想看看他到底多少酒量,就讓人按照他的腰圍,做了一個皮桶,然後請他來喝酒。曾狀元喝一碗,下人就往皮桶裡倒一碗。眼看喝到天黑了,陪酒的人也都喝趴下了,曾狀元這才起身告辭。張輔怕他喝醉了,就派了個下人扶他回去。

曾狀元走後,張輔來到後院一看,好傢伙!不光那個皮桶滿了,連旁邊一口大缸也都快漫出來了!

過了一會兒,張輔見那個下人沒回來,以為一定是曾狀元喝醉了,就又派了一個人過去。到了半夜,那兩個人還沒回來,張輔急了,曾狀元可是當今皇上的大紅人,要是在我這兒出個什麼意外,我可擔當不起,於是,又派了一個人過去。

直到第二天早上,三個人才搖搖晃晃地回來了。張輔忙問怎麼回事,下人這才說:“曾大人回去後,死活要留我們喝酒,他親自陪著,一直喝到現在,要不是上早朝,現在還在喝呢。”張輔這才明白過來,感情人家昨天根本就沒喝夠!

歷史上酒量最大的狀元郎“豪飲振邦交”

解縉

送上門的狀元

相比曾棨的“酒狀元”名頭,他的文狀元則顯得有些取巧了。

現在考試有洩密、漏題之事,古代自然也有,甚至很多時候還光明正大。曾棨的狀元就是這麼來的,為他洩密的還是大名鼎鼎的解縉。

其實曾棨和解縉沒有任何關係,有關係的是另一位考生——劉子欽。

這位劉同學可不是一般人,在前一年的江西省鄉試中,一舉奪魁,是名揚天下的江西大才子。殿試的主考官是大名人解縉,也是江西人,對這位才華橫溢的小老鄉非常欣賞,有意幫他拿個狀元,就暗中提醒他多複習一下關於禮樂的問題。

既然主考官這麼說了,那考試的內容肯定就跟禮樂有關,稍微有點腦子的都會趕緊回去多看看關於禮樂的東西,但這位劉大才子卻腦子突然進水了,竟然不屑一顧地說:“我劉子欽拿狀元靠的是真才實學,絕不會搞這些歪門邪道!”把解縉嗆了一大跟頭。

回來後,劉子欽對同住的老鄉曾棨說:“告訴你一個內部消息,多看看禮樂制度,別到時候抓瞎。”

曾棨嚇了一跳,問:“你怎麼知道的?”

劉子欽冷笑了一聲,算是作了回答。

曾棨又說:“這麼重要的消息你怎麼跟我說了,就不怕我搶你的狀元嗎?”

劉子欽又是冷笑一聲,說:“我鄉試的時候就壓你好幾頭,狀元還會怕你搶嗎?”說完,叫了幾個同學出去喝酒去了。

曾棨得了這個內部消息,自然不敢怠慢,趕緊翻出禮樂制度的書,沒命地看。

到了殿試那天,曾棨一看,果然是關於禮樂的,當即奮筆疾書,一口氣寫下了洋洋灑灑兩萬多字,一個字也沒改動。

這時候的皇帝已經換成了朱棣,看完曾棨的卷子後,當場拍板,狀元就是他!並親筆御批:“貫通經史,識達天人。有講習之學,有忠愛之誠。擢魁天下,昭我文明,尚資啟沃,惟良顯哉。”

至於那位心比天高的劉子欽,因為太過自大,臨場沒發揮好,只拿了二甲12名,雖然也很不錯,但畢竟離狀元差了14個名次。正應了那句名言:不作死就不會死!

在這兒需要補充一點,這次考試江西的考生大放異彩,不光狀元是江西人,一甲的榜眼、探花也是江西的,甚至二甲的前四名也都是,包攬了前七名。而且,總共470名錄取進士中,江西的考生佔了110人,可謂空前絕後。這是不是跟同為江西人的解縉有關,就不得而知了。

雖然曾棨的狀元有些取巧,但卻也是具有真材實料的。館閣中,自解縉、胡廣後,重大文告、條例,大多出自曾棨之手。後來更出任《永樂大典》副總裁。成祖朱棣每與諸臣論文士,總要問:“得如曾翰林否?”不過曾狀元的酒名聲蓋太大,蓋過其才華!

曾狀元一輩子愛喝酒,直到臨終前,還讓家人準備了一大罈子酒,全部喝完後,才心滿意足地閉上了眼睛。

歷史上酒量最大的狀元郎“豪飲振邦交”

划拳

現在划拳時常喊“五魁首”,所謂魁首是指明代科舉制度,以《詩》、《書》、《禮》、《易》、《春秋》五經錄取考生,每經之首稱為魁,魁首即為第一,獲得第一名者稱為“奪魁”。真正敢喊“五魁首”的估計也就曾棨了,他真是狀元,還真是“酒狀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