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一隻股票是否便宜?

李大俠耐心等待複利致勝


判斷股票價格處於低價還是高價,往往投資者通過的是這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價格,認為股票價格低廉,就是處於低價,認為股票價格位置高,就是高價。但是,是這樣的嗎?

我們認為,判斷股票處於低價還是高價,並不能以股票價格單一論之,因為一家上市公司沒有任何價值,但是仍舊有價格,那麼這時候的價格,哪怕是1元每股、1角錢每股,都是貴的。反之,這家上市公司價值性特別高,以現在的2000元的股票價格仍舊是被低估,那麼這家上市公司股票價格雖然貴,但實則處於的是低價。重要的是什麼?是這家上市公司的估值區間與估值水平。

怎麼判斷股票處於低價還是高價?

1、勿以價格論股票價值!

新入市的投資者,對低價股“情有獨鍾”,為什麼?一則認為低價股未來具有很好的向上空間;二則認為低價股安全性很高;三則認為低價股上市公司向下的空間有限,繼續下跌的動力減弱。但是,真的是這樣嗎?新股民對股市的憧憬、期望很高,認為在股市中通過投資低價股,能實現人生股市中的第一桶金。但,往往達不到。

這家上市公司股票價格很低,屬於低價股中的一家上市公司。從業績財報的角度看,這家上市公司最近六個季度的財報表現也是不錯,連續季度性保持雙位數的淨利潤同比增長率,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雖然出現過一次負增長,但基本整體表現很好。

股票價格低、上市公司表現良好,按道理講,這家上市公司的可投資價值性已然凸顯,就是被市場“錯殺”的股票。但是,這家股票價格低的上市公司,估值並不便宜。同行業約在20倍-25倍估值,但這家上市公司卻有著35倍的估值。那麼,這家上市公司股票價格處於高位還是低位?從估值的水平講,並不低。

這家上市公司股票價格已然近30元,很多股民並不喜歡超過10元以上的股票。可是,這家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卻僅僅只有8倍多,不僅僅是行業中估值水平算低的,就算是對比其他板塊的上市公司以同樣優質財報面基礎上,估值仍舊是低的。甚至,比一些二元股、三元股的上市公司估值要低。雖然股票價格高了一些,但估值呢?卻是處於的低位。

2、估值才是判斷股票處於低價、高價的基礎!

為什麼一家上市公司會出現下跌,甚至是跌至低價股區間呢?難道是因為這家上市公司被市場“錯殺”?我們不排除被市場“錯殺”引起股票價格的下跌。但是,這樣的情況並不多,就算出現下跌,也不會持續下跌。我們認為一家上市公司股票持續下跌最根本的原因是:不夠優質。因為沒有好的業績支撐,根本沒有辦法撐起足夠大的市值。所以,股票價格下跌。

這家上市公司偏概念,近些年來每年約賺5000萬-1.5億元的淨利潤,淨利潤同比增長率不穩定。並且,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長率、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相對穩定性低,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長率最高達-598.18%的負增長。

按正常的思路,這家上市公司市場不會給予高的估值,經營並不穩定。可是,這家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高達80倍!我們認為估值高的重要邏輯則是,這家上市公司具有相關熱度概念,市場給予了更高的投資性,進而推高股票價格,推高上市公司估值。但是,這合理嗎?一家經營不穩定的上市公司,單一靠著概念,難道就能股票價格肆意上漲?當業績無法兌現時,股票價格也就會出現下跌。

反過來思考,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經營十分穩定,股票價格很高,但估值水平處於同行業、股票市場低位呢?難道不應該給予更高的估值確認?我們認為,判斷股票處於低價還是高價位置,不應該是一家上市公司單一的股票價格,而是這家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如果這家上市公司的估值處於歷年低位、行業低位,那麼對應的股票價格就是“低價”。當然,如果這家上市公司估值已然很高,處於行業高位、歷年高位,就算是這家上市公司股票價格僅僅只有一二元,仍舊是被高估。

中心思維:股票價格不是判斷股票處於低價還是高價的唯一標準!

為什麼上述中通過幾個上市公司的案例進行了講解,還要重複中心思維:股票價格不是判斷股票處於低價還是高價的唯一標準呢?我們認為,只有瞭解好中心思維,才能更好的理解股票價格與估值水平的不同,這在股市投資者是很難理解的一種思維邏輯,即股票價格是股票價格,上市公司估值是上市公司估值,不能混為一談。上市公司股票價格是反應呈現,存在缺陷,而估值水平才是本質呈現。

總結:怎麼判斷股票處於低價還是高價?我們認為,不是股票價格低就是股票處於低價,不是股票價格高就是處於高價。其中,投資者要理解價格與估值間的不同,價格不是唯一判斷股票價格位置的標準,估值參考與對比才能判斷一家上市公司股票價格處於“低位”還是“高位”!


厚金說


這個問題挺有價值,相當一部分投資者都無法很好的判斷什麼叫股價過高,但是卻又找不到具有標準的答案,不管是機構也好,還是散戶也罷,在對於所謂的股價過高的問題上,區別就在於機構可以借用指標判斷股價高低的問題,而散戶則多數不會,但是機構也同樣沒有標準答案,而只有數據+經驗……


判斷股價高低的方法

一般來說有兩種方法:一是用技術指標來判斷股價高低;二是用基本面數據來判斷。


技術指標判斷股價高低

我們知道,很多投資者,特別以散戶為主,他們是不看基本面的,用的最多的往往就是技術指標,舉個最簡單的例子,K線也屬於指標之一,而判斷股價高低的直觀感受就是股價是不是出於歷史高位?


再者,當日線級別、周線級別、甚至月線級別出於相對高位,且KDJ、RSI等指標出於超買狀態時,我們就要小心了,防止股價開始出現高位回落的問題,再或者看籌碼指標,當一隻股票大幅拉昇以後,底部籌碼已經基本出局,而高位籌碼逐漸以套牢盤的形式出現,那你也得小心了,底部拉昇資金離場後,往往會出現股價大幅下行走勢,而這些都屬於技術指標判斷股價高低的方法。


基本面數據判斷股價高低

一般來說用基本面數據判斷股價高低有兩種,一是市盈率判斷,二是市淨率判斷,還有一種則是根據宏觀經濟數據來判斷。


宏觀經濟數據判斷週期

原則上來說,當宏觀經濟處於波峰的時候,股市一般處於牛市高峰期,而宏觀經濟處於波谷的時候,股市自然也就處於最熊的時候,如果說找到穿越牛熊的標的並不算太難的話,那麼想要找到穿越宏觀經濟數據波峰波谷的標的則幾乎不太可能了,因為在宏觀經濟數據下行的時候,誰都沒有好日子過。


所以,運用宏觀經濟數據判斷股價的高低,是長期持股必備的參考條件,也能幫助你判斷股價是否太高,會隨著經濟數據的回落而回落,比方說當股市總市值趕上甚至超過GDP數據的時候,基本就是你大幅減倉的時候到了……


用市盈率判斷股票價格高低

市盈率=每股現價/每股收益,同時,每股現價=市盈率*每股收益、每股收益=每股市價/市盈率。


以市盈率估值來判斷股價是否過高非常重要,但是市盈率不適用於週期性行業,一般來說市盈率低,則代表股票被低估了,市盈率過高則代表股價高估了,雖說不絕對,但有很強的的借鑑作用。


比方說當一家上市公司的市盈率為60倍的時候,其股價處於高位,查看這家公司歷史5年的市盈率最低的時候處於15倍,牛市最高的時候處於65倍,換言之,現在60倍的市盈率就處於歷史高位了,那麼此時判斷其股價過高,可能會出現估值回落的情況,就相對合理了。


如果滬指的整體市盈率只有12倍,那就代表現在處於熊市,而上市公司的市盈率處於10-15倍之間,那麼這個時候的市盈率就屬於相對正常,要是能找到基本面很亮麗的公司,基本上則可以定義為被低估了。


用市淨率判斷股票價格高低

市淨率適用於週期股,市淨率=每股現價/每股淨資產。


比方說證券公司,就是典型的週期股,那麼用市盈率估值就有點不合適了,我們一般就用到市淨率,而判斷被低估或者被高估的原則就是,市淨率不能大於1,可以理解為越低越好,但也不絕對。


比如現階段有的券商市淨率就在1點幾左右,但是有的券商市淨率卻高達好幾百,換言之,有被低估的券商公司,也有被高估的券商公司,換言之,判斷股價是否過高,用到的估值方法也有所不同。


總結:判斷股價過高的方法並不少,但是從來就沒有一個標準,只能是依靠指標、基本面,再結合自身投資經驗來綜合判斷,而你會的技術也好、基本面數據也罷,必須是有效的,方才有可能讓你得出的結論更為有效……


關注螺絲釘,為您帶來更多優質原創內容。


易論招財圈


這個問題很簡單,但是很多人都會有一些誤區!

首先,什麼叫高價,什麼叫低價?

很多人乍一看,這還不簡單,價格高的就是高價,價格低的是低價,其實這是一句廢話,高和低從來都是有標準的,不說標準談高低那就是耍流氓。

舉個例子,你一米八的個頭,算高還是低,如果你跟一個一米七的人比那你算高個,反之如果你跟姚明比那就算低個。

如果一個股票從最高價100元,跌倒了現在的一二十元,那麼它現在就屬於低價;那如果一個股票歷史上的也就只有4塊多錢,那麼它現在3塊錢也算是高價。

如果你只是純粹像找到低價股,也很簡單,幾乎每一個股票軟件都會有一個板塊叫做“低價股”板塊,直接打開看就行了。

其次,股票貴不貴,不是看價格

一件普通的商品貴不貴,我們主要看價格;但是衡量一個股票貴不貴的標準並不是價格,而是估值。

就比如貴州茅臺,過去十幾年中幾乎每一年貴州茅臺的價格都是最高的,如果你以貴州茅臺的股價高地來衡量它貴不貴,那麼茅臺從來都不應該買,只能賣,但是就即使這樣,貴州茅臺依然從100漲到500,從500漲到1000。

背後的原因就在於估值,而估值的高低是要看與盈利匹不匹配,比如一個股票一年30%的盈利增速,估值是30倍,今年的盈利增速降到了10%,那麼它的估值如果還是30倍,毫無疑問就貴了,最近很多消費大白馬殺跌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

好了,就先說這麼多,更多股票交易技巧關注我的實時動態。


趣聊財經


這是一個好問題,可以幫助散戶提升自己的投資專業能力,我從20年股票實戰角度進行分享:


一,股價的高低。


很多年之前,大部分股民都會覺得股票價格超過30元,都是高價股,但是,隨著創業板和中小板的上市,兩個板塊裡面出現一些股價超過100元的股票,慢慢的,股民就不會認為30元的股價是高價股。


在近年,貴州茅臺的股價從100元到300元,從300元到900元,一直在衝擊和打破股民對高價股的想象力,在未來貴州茅臺的股價可能突破1000元,成為A股市場的第一高價股。


全球股神巴菲特的公司股價,目前價格是30萬美金一股,大家就會知道什麼是高價股,它是全球最貴的股票。

二,股價高低的判斷。


股價的高低,都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高了可以更高,低了可以更低,高低在股票市場,永遠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正如過去十幾年的房價上漲,深圳的房價已經上漲到十萬元左右的價格,那麼,作為深圳市本地人都是無法預測和想象深圳的房價會有那麼高。


股價的高低,我認為,在當時的高價格,不是高,只要漲了,就是低。如果去買ST的股票,股價一定很低,但是,以後會更低,甚至退市。因此,股價的高低,關鍵是看未來,未來是否還能持續上漲,還能上漲,就很低。


股價的高低,還需要關注業績和成長性,如果股價高,但是業績好,這樣的股票市盈率就不高,所以股價不是真正的高,並且還能依靠業績的成長,繼續推動股價上漲到更高的位置,比如貴州茅臺和五糧液,就是這樣的代表。


我已經推出專欄,通過專欄分享投資機會,歡迎訂閱,謝謝!



雄風投資


想要判斷一隻股票是處於高價還是低價有兩種方法,其一根據股票股價來判斷;其二根據內在價值來判斷,具體判斷方法如下:

(1)從股票股價來判斷方法

當股價處於1元以下屬於超低價股;

當股價處於3元以下屬於低價股;

當股價處於3~8元屬於中低價格;

當股價處於8~15元屬於中價股;

當股價處於15元~30元屬於中高價;

當股價處於30~100元屬於高價股;

當股價處於100元以上屬於超高價股。

(2)從股票內在價值來判斷

通過在股票市場當中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就是最能代表一家公司股票有沒有投資價值,所以一般也是根據股票市盈率的高低來判斷一隻股票是屬於高估,還是低估,從而間接性的反映股票的內在價值,因為內在價值就是決定股價高低的決定因素。

當股票處於5倍以下屬於嚴重低估,認為是低價股;

當股票處於5~10倍屬於中度低估;認為是中低價格;

當股票處於10~15屬於稍微低估,認為是中偏價股;

當股票處於15~20倍屬於合理水平;認為是中價股;

當股票處於20倍~25倍屬於輕度高估,認為是中高價股;

當股票處於25~90倍屬於高估,認為是高價股;

當股票處於100倍以上屬於高泡沫,屬於超高股價。

綜合以上這些就是我個人根據股票的股價以及市盈率,從這兩個角度去判斷一隻股票是處於高價股還是低價股。這兩種判斷的界定方法僅供參考,這些數據僅個人判斷依舊。


老金財經


我們在股票的實際操作中經常會聽到股價高了,或者股價低了的言論,但是什麼時候才是高價什麼時候才是低價呢?貴州茅臺都1000元了股價還在上漲,鋼鐵煤炭股只有幾塊錢的股價卻還在下跌。難道股價高的股票更容易上漲,股價低的股票更容易下跌嗎?我們又該怎麼去判斷一個股票的股價是高是低呢?

1,通過估值數據去判斷。

我們在判斷一個股票的價格高低時最常用的方法是通過估值數據去判斷,常用的有市盈率,市淨率等。股市所處的階段不同,個股的漲跌週期不一那麼判斷的標準就不同。比如現在A股處於熊市行情中,多數個股都處於低估值階段;一般情況下我們把市淨率低於2倍,市盈率低於30倍的個股歸為低估值個股,而高於這個標準一倍的則歸為高估值個股。當然估值的高低並不回完全影響股價的漲跌,比如茅臺的市淨率高達10倍,但是股價卻一直上漲,鋼鐵股成了破淨股股價卻還在下跌。

2,股價的高低不是影響其漲跌的唯一因素。

我們去判斷股價的高低是為了尋找有投資價值的個股,但是股價的高低並不是唯一影響股票漲跌的因素。過去兩年的績優白馬股出現了大幅的上漲,茅臺,美的,平安等都出現了翻倍的上漲,他們的股價都處在了歷史高位但是卻依然能繼續上漲。判斷股價的高低不能但看價格的高低,還要看其業績能否支撐得了這麼高的股價,看未來發展的潛力是否依然還在。對於有業績支撐,未來發展前景穩定的公司來說,股價即便是高了它依然會上漲,對於沒有前景又沒有業績支撐的股票來說,兩元都是高價。我們投資者要找的是那些估值低,業績好,發展預期穩定,且我們能買的起的股票;分析股價高低就是為了尋找優質股,符合這幾點要求的就是優質股。


投資觀


因為人們判斷事物的標準不同,便宜與昂貴從來都是相對的,很難有一個公認的衡量標準。所以在一些人眼裡看來很便宜的東西,在另一些人眼裡就可能是很昂貴的。判斷股票是否便宜也是如此。

比如對一個股票進行估值,同樣都是進行價值投資分析,巴菲特估值10元左右、彼得林奇的估值可能就會是30元。在巴菲特的眼裡這隻股票30元的價位是昂貴的,而在彼得林奇的眼中30元是非常便宜。

人們判斷股票的貴賤上從來都不是完全客觀的,都帶有一定的主觀色彩,無論是普通投資者還是世界級大師都是如此。

我們常看到市面上不少的判斷股票便宜還是貴的方法,且大多是由估值方法所演變出來的,但是當我們每個投資者都去運用同一種方法的時候,也很有可能會得出完全不同的結果,這就是主觀色彩上的“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舉個例子:

一隻股票一個月前價格從40元跌到15元的長期歷史低位區,此時有技術分析人士就認為15元是便宜的。因為股價處於10年的大底區域,且根據歷史經驗這隻股票每次跌破20元以後就會反轉。

可是不久就跌破15元,跌到了10元,技術人士止損認錯出局。不久就又跌到5元,一些價值分析人士對股票的淨資產、市盈率等數據進行了分析,並進行了實地調研,認為5元非常便宜,物有所值,可以長線投資。

沒想到一年後,公司宣佈業績繼續大虧,極可能要破產摘牌,股價繼續大跌,價值投資人士發現公司前景惡化,無奈也只能認賠出局。

技術分析和基金面分析相繼折戟,可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判斷股票便宜與否的正確方法,因為最佳的判斷股票價格是否便宜的方法是與未來的股票價格進行比較,而未來是不確定的,這就是為什麼當你買入經過千挑萬選、精準計算出來的便宜股依舊導致虧損出局的根本原因。

以上就是我對於該問題的看法,個人觀點不代表君銀投顧官方觀點,如有不同的想法或是建議,可以直接在下方留言或是關注我的頭條號進行交流。


民眾投顧


怎麼判斷股票處於低價還是高價的方法有很多,但是都是需要一個結合才能夠更有效的做出分析和判斷!

而大致的方法就是分為幾個步驟:

1、確認大盤的位置和週期;

2、確認個股的基本面情況;

3、確認個股的估值和位置;

解決了這三個問題,分辨股票的低價還是高位基本就沒有問題了。

A股是一個有熊必有牛的週期市場,牛市吹泡泡,熊市擠泡泡;泡泡遲早會被吹破,泡沫終究也會擠乾淨,週而復始。

大部分的優質股在熊市裡也會下跌,並且在熊市末期很容易跌出所謂的投資價值,所以說如何辨別熊市的末期,底部區域,顯得尤為的重要。

而A股熊市大底的產生往往需要三個階段建立,數據底,政策底,以及市場底!

第一步,確認大盤的數據底!

數據底可以用歷史的經驗和一個規範範圍來分析。

市盈率市盈率的判斷和適用:

0-13 :即價值被低估

14-20:即正常水平

21-28:即價值被高估

28+ :反映股市出現投機性泡沫

1996年1月18日,上證綜指512點的時候,平均市盈率19.44倍左右,平均市淨率2.44倍左右,之後上漲至2001年6月14日的第二次歷史高點2245點;

2005年5月24日,上證綜指998點的死後,平均市盈率15.87倍左右,平均市淨率1.7倍左右,之後直上雲霄漲至2007年10月16日的第三次歷史最高點6124點;

2008年10月27日,滬綜指1664點,平均市盈率14.24倍左右,平均市淨率1.95倍左右,之後小步漲至2009年8月4日的3478點。

2013年06月25日,滬綜指1849點,平均市盈率10.16倍左右,平均市淨率1.35倍左右,之後大漲漲至2015年6月12日的5178點。

所以,當A股的市盈率跌至20倍以下的時候,往往說明迴歸了正常,進入可投資階段;跌到了15倍以下,基本就屬於嚴重超跌了!

第二步,確認大盤的政策底!

歷史的數據,從政策底到市場底,從政策底到牛市的距離

2005年,印花稅降低,政策底1187點,市場底998點才築底,隨後的牛市漲到了6124點!

2008年,印花稅單邊徵收,並多次降息降準利好,政策底1895點,市場底1664點才正式築底成功,隨後的牛市漲到了3478點!

2012年,暫停IPO,擴大QFII份額、放寬公募基金成立限制,政策底1949點,市場底1849點築底成功,隨後的牛市漲到了5178點!

所以說,政策底一旦出現,往往意味著風險越來越低,佈局的價值越來越高!!

第三步,確認市場底!

市場底的確認是比較難的,因為市場底同樣叫做信心底!正所謂“人心難測”,大家很難知道市場裡投資者的信心何時建立,什麼時候不在恐慌。所以,每一次的市場底都是靠登出來的,而不是靠預測和分析出來的!!

第四步,判斷個股的基本面問題!

判斷個股的基本面有沒有問題,風險,其實就可以同以下幾個方面:

1)業績是否能夠保持3-5年的穩定盈利,沒有時虧時贏的現象出現;

2)股權質押以及負債率有沒有在一個合理的範圍,股權質押在40%以下,負債率在20%-30%以下;

3)近一年裡,有沒有出現高管連續跳槽,辭職的現象;

4)近一年裡,有沒有出現連續清倉減持的現象;

5)主營業務是否順利,是否是為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

如果以上方面都沒有什麼異常的話,那麼個股的基本面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第五步,判斷個股的相對位置!

判斷個股的位置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什麼時候買,有時候比買什麼更重要!

無論是買大白馬股也好,績優股也罷,都不是無條件的去買,漲幅過大了或者進入熊市了,這些優質股照樣會下跌。因此,投資者應該順勢而為,低價時買進好股票長抱不放,而不是高價時大肆採購!

我們完全可以參考05年熊市,08年熊市,12年-13年的熊市區域股價進行對比參考,得出一個結論!往往越接近這些熊市底部區域的股價附近,越能夠彰顯價值!

總結:

其實投資很簡單,不要把簡單的東西弄複雜就行!

投資有三大忌諱:

第一就是熊市第一波接盤;

第二就是牛市第一波出貨;

第三就是震盪市追漲殺跌。

其他的三個哲學問題就是,為什麼認為便宜,為什麼認為好,為什麼要現在買,對應的就是,估值問題,品質問題,和買賣時機問題。解決了這三個問題,股票基本就沒有問題了。

⭐點贊關注我⭐帶你瞭解更多財經和投資背後的真正邏輯。謝謝您的支持,一家之言,歡迎批評指正。

琅琊榜首張大仙


我是【玩轉交易】,本人專注於股票交易思想 、策略與方法的研究,歡迎大家關注、點贊與交流探討。

影響股價的因素有很多,比較常見的包括市場環境、企業估值、題材故事、資金供求以及交易者風險偏好等,這些因素都會對股票價格產生直接影響。那我們應如何判斷一支股票的價格是高還是低呢?


超短/短線資金追求的是短期內資金利差的最大化,交易的重點是能夠以高於買價再賣給市場,凡是符合這一原則的我們都不能說其股價高,最起碼在預見的時間範疇內是這樣。即使我們買入的價格在市場理性後屬於高高站崗的位置。因此,超短/短線資金研究題材或個股主要判斷其延續性,主要手段包括大盤環境、情緒週期、交易邏輯及倉位配置等。要問有何高與低的標準,只能告訴你股價處於動態平衡中,無法用定量的方法來判斷;

對中長線資金來說,判斷公司估值與走勢中樞更為重要。這裡有個簡易的方法:比如股指位於長期走勢中樞上方,而個股如果處於長期走勢中樞下方則為低估,股價便宜;反之,如果股指處於走勢中樞的下方,而個股運行在走勢中樞的上方,則說明該股價被市場高估;再比如,同等規模,同樣主業的兩家上市公司,如果其中一家由於某種因素出現大幅上漲,另一家如果還在原地波動,則表明其被市場低估。

這種比價方法可以跨市場,比如美股的股票大漲,也會引起A股相似股票的上漲;可以跨週期,歷史大盤同樣點位的個股價格的比較;跨品種,某種商品期貨價格上漲也會反應到A股相應標的上;



綜上所述,無論短線資金,還是中長線資金,其判斷股價或高或低的標準都是相對的,都要有一個客觀的參照物,通過對比來發現股價被市場高估還是低估了。

【對您的認真閱讀表示衷心感謝,在成長路上希望有您相伴,歡迎關注】


玩轉交易


價格的高低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沒有絕對的高或絕對的低,要看你的參照物是什麼,從理論上說,市盈率、市淨率低的股票往往更具備投資價值,但是,這只是理論上是這麼說,股票的上漲和下跌,最終還得靠資金的推動,因此,個人認為當前股票的價格是高還是低,要看以下幾個方面:

一、整個市場的價格估值:

股票價格的高低除了要跟自己過去股價的歷史高點和低點相對比之外,還得跟整個市場進行橫向對比,而且,從長期來看,橫向對比所得出的股價高低更客觀一些,打個比方:如果現在市場上過半數的上市公司股價都在10元甚至5元以下,而你現在的股價卻在20、30元以上,很顯然,你的股價是高於了市場同期很多股票的,那麼,對於資金來說,你的股價是不具備吸引力的,資金更願意流入被市場低估的股票上,那麼,你這隻股票目前的價格可能就顯得有點高了,雖然它可能已經是歷史低點了,但跟整個市場相比,還是高了!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公司股價創出新低之後還有更低的原因!

二、市場的流動性:

股價的上漲最終都歸結為資金的推動!因此判斷股價的高低,最終還得回到市場的流動性上,也就是市場的資金是否充足,當市場上的資金充足的時候,垃圾股也能被資金吹上天,而當市場資金不足的時候,那麼這些僅有的資金在選股的時候,就得“優中選優”,注:這裡說的“優”不完全指績優股,也有可能是具有非常好的熱點題材但是業績一般的股票,而且是股價被嚴重低估的股票,因為此時是買方市場,市場上被低估的股票太多,握有資金的人有更多的選擇!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出現普漲的可能性很小,因為市場資金有限,只能發動局部行情,然後局部之間相互轉換,你的股票要想漲,就得等這部分資金流到你這個版塊上來,這時股價的上漲有點脫離了公司的基本面,當然,相對於績差股,基本面好、題材好的股票會率先得到資金的青睞!

幾個誤區:

1、選市盈率低的股票買入:

市盈率是每股股價除以每股收益,反映的是一個公司的盈利能力,從長期來看,市盈率低的股票確實更具備投資價值,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短期股價的波動很多時候是與市盈率相背離的,而且,每股收益是反映的公司過去的盈利能力,而股價是反映的對未來盈利能力的預期,所以,市盈率選股法只能作為參考,不能迷信市盈率!

2、選破淨資產的股票買入:

與市盈率類似的另一個選股方法就是市淨率,即:每股股價除以每股淨資產,它反映的是公司清償債務能力的大小,一般來說,市淨率低的股票投資風險較小,但是,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股價跌破淨資產並不表示它就一定要上漲,每股淨資產是動態的,存在很大的變數,所以,市淨率也只能作為參考!

3、創出歷史新低買入:

很多人持股或選股的時候總是會與這隻股票的歷史高點和歷史低點相對比,如果創出了歷史新低,很多人就覺得現在買入是撿了大便宜,而事實上,新低往往還有新低,股價的高低是一個動態的概念,需要參考剛才上面說的兩點來綜合考慮!

以上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性建議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