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真的不近女色,對嫂子潘金蓮無動於衷嗎?

鬼谷子識人術


再次先說明,沒有男人是不近女色的,更不要說武松這種充滿熱血的江湖好漢了,除非是他性取向有問題,但施耐庵先生在創作小說時明顯沒有加入同性這一元素,那麼這其中的原因就值得推敲了。



先從武松的性格入手,其性如烈火,嫉惡如仇,蔑視傳統法律制度,重視江湖道義,有仇必報有恩必還,嗜酒如命,豪爽無邊,凡事能不忍就不忍,能動手就絕不動嘴。武松第一次出場是在小旋風柴進的莊園裡,當時武松正瘧疾纏身,宋江不小心踢翻了火盆,致使火盆旁的武松受到驚嚇,出了一身的冷汗,因禍得福,瘧疾竟然好了。武松和宋江以這種方式相識。武松的出場並沒有多麼傳奇,甚至很普通,寄人籬下,受到冷遇,有點像一個潑皮無賴,沒有一點好漢的姿態,但武松作為一百零八位好漢中描寫個人章節最多的一位,屬於他的傳奇剛剛開始。剛離開柴進處,武松就上演了一出打虎的好戲,很多人認識武松也是從這一事件開始的,俗話說酒壯慫人膽,更不用說武松性格乖張,十八碗酒下肚,他能把天都捅個窟窿,就是這十八碗酒助武松打死了大蟲,一個有血有肉的江湖豪俠誕生了,讀過原文的朋友很清楚,遇到大蟲時武松也怕的要死,原文對他的心理描寫很到位,武松也有七情六慾,人性的弱點在他的身上也有反應。讀者們不在覺得他高高在上,下層勞動人民的純樸耿直體現的淋漓盡致,經此一役,為武松加分不少。江湖打虎武二郎的名頭被叫的震天響,身處江湖,所有好漢對好的名聲是非常看重的,這是他們真正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他們區別腐敗官府的標籤。

而潘金蓮的身份是武松的大嫂,這從家庭倫理上都說不過去,兩兄弟的感情不是一個潘金蓮就能消除的,還有就是武松也看不上潘金蓮這樣的女人,同百分之九十的社會底層婦女一樣,她渴望一個多金、高大威猛的騎士,希望受到保護,她需要的感情太夢幻、太理想化,而武松身處變幻莫測的江湖之中,這種感情恐怕是他最鄙棄的,也是最不屑一顧的。最重要的一點是,如果武松和自己的大嫂好上了,這要是傳揚出去,普天之下就再沒有武松的容身之地了,人怕出名豬怕壯,江湖的流言蜚語能把武松輕易殺死。所以為了一個女人,武松實在付不起這樣的代價,什麼淡泊名利,都是妄談!人活一世,名利二字,只不過不同的人所認知的名利的含義不同罷了。

武松也並不是榆木旮瘩,更不起是一個死板的道學家,他也曾調戲過婦女,這個女人就是母夜叉孫二孃,老版本《水滸傳》中,剛出場的孫二孃很是嫵媚,像一朵帶刺的玫瑰,你越是想染指,就越可能丟掉性命。她不但能勾人,也同樣能索命。


大樹底下十字坡,

客人哪敢哪裡過。

肥的切做黃牛肉,

瘦的反倒去填河。

這首詩口口相傳,讓孫二孃的兇名遠播,就是這個女人,我們的武都頭為什麼敢正大光明的調戲呢?難道他不怕江湖人的恥笑嗎?原因就在於第一,孫二孃可不是武松的大嫂,二人非親非故,素不相識,武松不用顧忌身份。第二,孫二孃這裡可是一個臭名遠揚的黑店,武松也素有耳聞,太平盛世發生這類事,武松的正義感讓他必須出手管一管,給這個婦人一點顏色看看,出於維護正義的目的,同孫二孃動起了手,交手少不了身體接觸,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有免費的豆腐為什麼不吃。這件事就是傳揚出去,世人也只會讚頌武松的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沒有人在意武松調戲了孫二孃,日後說起也只會淪為眾人的笑料,增添的還是武松的魅力。一舉兩得之下,武松調戲她也不奇怪。



ONEPIECE1009


武松確實是不近女色,對潘金蓮無動於衷。在《水滸傳》中有多次提到,武松從進門脫下氈笠,到潘金蓮多次敬酒,武松一直刻意與潘金蓮保持距離。雖然後來武松殺潘金蓮的時扒了她的衣服,被人解讀為武松洩慾,實際上這是一種庸俗化解讀,只能表現出古代禮教對於女性的苛刻,所以女性在違背禮教的時候,會遭到比男性更重的處罰。

儘管今天我們難以理解,但是在《水滸傳》中,禁慾是被作為道德歌頌的。其實不單是武松不近女色,很多梁山好漢都不近女色,大boss宋江就不說了,林沖、魯智深、楊志這幾個特別刻畫的好漢,上山之後都沒有妻室。而好色的王英、周通,都被作為反面的典型對待。

作者之所以有這樣的觀念,和當時讀者受眾分不開。讀通俗小說的多是中下層市民,他們出門在外結成商幫,所以朋友遠遠比女人重要。而正是因為缺少女人,所以禁慾才更被視為難能可貴的品德。作者把人物寫給讀者,而讀者的觀念又反過來影響作者。所以歷史上關羽跟曹操索要呂布夫人,但《三國演義》就刪掉了,元代戲劇甚至說關公斬貂蟬。


林屋公子


武松不近女色,當然是毫無疑問的。《水滸》所塑造的武松,是一個完美的義俠。金聖嘆贊之為「天神」。

武松的一個特點,是重視人倫親情。武松與武大郎的兄弟之情,人所共見。重視人倫親情也是梁山好漢所共有的特點與觀念。梁山好漢打架鬥毆,殺人放火,怕過誰來。動不動就說要奪了皇帝的鳥位。但一說到「孝」,一說到「兄弟」,那卻是半點含糊不得。


《水滸》中也有其他兄弟組合,孔明孔亮、穆春穆弘,孫立孫新等。但武松和武大郎卻和他們不一樣。他們都是好漢,不僅是手足情深,更是氣血相投。而武松與武大郎兄弟呢,一個英勇如天神,一個又矮又醜又沒本事,還時受欺凌。而武松對這樣一個普通而懦弱的兄長的骨肉之情,就比那些同為好漢的兄弟之間的骨肉之請,顯得尤其清晰和動人。使得武松這個殺伐決斷的天神,有一種人倫親切與溫暖。


這樣的武松。怎麼可能對他兄長的老婆有半點非分之想呢?這種沒有非分之想,並不是說拘於禮法,敢想不敢做。而是在心底根本就連這個念頭都沒有。《水滸》中潘金蓮引誘武松一大段,寫的極為細膩精彩。然而寫的如此細膩精彩,並不是為了塑造潘金蓮有多麼迷人,而是為了寫武功的英雄氣概。他根本就不為女色所動。

潘金蓮畢竟是個美女,那麼武松在面對她這一套引誘的時候,畢竟內心是何感受?他的心理狀態是什麼?似乎人們總不相信他一點不心動一樣。


其實,如果認真看書的話,書中對武松的心理狀態是有很明確的描寫的。如何從知道潘金蓮的意思,到最後推倒潘金蓮呵斥,整個過程是很明晰的。


先是潘金蓮故意說武松有個相好,只把閒話來說的時候,武松就「知了八九分」,袁無涯批曰:「漸漸知覺」。


武松大概知道潘金蓮什麼意思了。這時武松是什麼反應呢?他「自家只把頭來低了」。這顯然已經有了幾分不快,但畢竟還不到發作的時候。低了頭,不想理她。然後潘金蓮去燙酒時,武松拿起火箸簇火。就是不快,沒話,又不好發作,維持個尷尬的局面。


等潘金蓮拿著酒,在武松肩膀上一捏,問他冷不冷時,武松就「已自有五分不快意,也不應她」。袁無涯批曰:「漸漸憎惡」。

潘金蓮越來越過分了,都上手了。武松就更惱火了,但還是忍著她,也不理她。


等潘金蓮奪了武松的火箸的時候,武松「有八九分焦躁,只不做聲。」。潘金蓮做了更進一步的動作,使得武松「八九分焦躁」,「八九分焦躁」,那馬上就忍不住了,要發火了。


到最後,潘金蓮說,「你若有心,吃我這半盞兒殘酒」時,武松就發作了。

所以你看,這個過程是很明晰的。金聖嘆為了使這個過程更有次序,把上述過程「八九分」之類的程度詞,都給按順序改了。改成了「知了四五分」,「六七分不快意」,「八九分焦躁」,金聖嘆說,「八九分焦躁」之後,就應該是「十分震怒」了。


那麼我們看到,在這整個過程中,武松從一開始就是不快意,到這種不快慢慢累積,直到最後震怒發作。整個過程已經寫得很明白了。在這個過程中,武松有一絲一毫的動心或者猶豫嗎?一點都沒有。


讀文學作品,我覺得不要以自己或現實的大多數人性為依據,就覺得我做不到對潘金蓮的引誘無動於衷,所以武松也夠嗆能做到。但你得知道,並不是所有人都和你一樣。就是有些人,能做到你做不到的事。具備你所不具備的品德。這些人當然是少數,但不是沒有。


孫虛白


潘金蓮本是貧農之家的女孩兒,在她9歲時就沒有了父親。為了活下去,母親賣給到地主家裡,地主見金蓮貌美如花,便動了心思!未及動手,被地主的老婆察覺了,這個母老虎為了消除禍患,直接把金蓮兒賣給了武大郎。

於是乎,武大郎白撿了一個漂亮又能幹的黃花大姑娘。娶了金蓮兒之後,他依然每天賣燒餅,把潘金蓮供養在家,大有金屋藏嬌之勢。從這一點來看,大郎是真心愛著金蓮兒的。

可對於潘金蓮來說,她沒有選擇,只能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個草繩牽著走。金蓮嫁給大郎本身就是一種錯,可是命運就是如此殘酷。

不管怎麼說吧,小潘同學總算有了落腳之處。可鮮花在牛糞上插久了,會蔫兒的。雖然表面的平和能勉強維持,這一池春水,就差一個石子了。武松的到來,絕對就是這一枚石子,讓金蓮兒內心蕩漾。

都說寶馬配英雄,金蓮就如同一匹寶馬,她自認為自己能配得上武松。武松長得高大英俊,金蓮兒長得小家碧玉,郎才女貌,本是天生一對。

奈何武松卻是個不解風情的人,他不懂得風花雪月的浪漫,不懂得女人內心的想法。任由金蓮兒百般勾搭,武松就是不為所動。倆人尬聊到最後,武松竟然選擇了逃離。

此時的潘金蓮,已無衣食之憂,嚴格來說,已經上升到馬斯洛需求的第三層—精神需求。慾求不滿的潘金蓮,自然是羞憤難當的,武松的無情無趣,成了金蓮兒內心永久的傷疤。

被氣瘋了的潘金蓮,做了這輩子唯一一次主動選擇,她選擇出軌,選擇了西門慶。害怕事情敗落的潘金蓮,最終下毒殺死了武大郎。西門慶因為貪戀美色,稀裡糊塗成了潘金蓮的幫兇,最終也難逃一死。

武大郎死後,武松調查事情原委,得知真兇幫兇。於是乎,手刃潘金蓮、吊打西門慶,為兄長報了仇。然後,毅然走上了梁山,開啟了逃往生涯生活。

潘金蓮一生真正愛過的人應該只有武松,可是命運註定他們不能走到一起,而貌美如花的潘金蓮又不願孤苦過一生,悲劇也就不可避免發生了。

至於武松嘛,可能是打虎時,步子邁的有點兒大,扯壞了蛋,荷爾蒙分泌不足,導致他無法察覺金蓮兒的愛意。

唉!可憐潘金蓮,生在舊社會,根本無法選擇自己的人生啊。











山鬼祗樹


其實武松在《水滸傳》裡面是被作者刻意神話了的人物,並不真實。

書中以武松為主要人物的章節就有十一回之多,而全部一百單八將總共用了一百二十回!作者對武松“武十回”的偏愛不言自明。所以,武松必須是神一樣的存在。而但凡神仙,都是不近女色的,豬八戒除外。

潘金蓮是天上白虎星下凡,而武松偏偏是老虎的剋星。金蓮可謂色藝雙絕,天生尤物。連逛遍了煙花柳巷,閱大姑娘小媳婦無數的西門慶,看了潘金蓮一眼就走不動道。武松如果不是神仙,肯定不會對嫂子的挑逗無動於衷。何況坊間傳聞,“好吃不如餃子,好看不如嫂子”。哥哥武大郎又是那麼一個人物,同比今天的亮亮哥,那真有云泥之別。

相比裝神弄鬼的《水滸傳》,世情小說《金瓶梅》裡的武松倒是真實的存在。真實的武松魯莽殘暴,貪財自私。不過一樣的不近女色,我想大概是更在乎自己打虎英雄的名頭和大好前程吧。而且當時叔嫂通姦是重罪,武松是衙門裡的人,自然小心行事。這樣看來,武松是有色心無色膽,書中描寫真實但不可愛。

而更讓人叫絕的是96版五集電視劇《新金瓶梅》對劇情的改編。武松跟潘金蓮成了郎情妾意,然而兩人並沒有做出苟且之事。潘金蓮忍辱負重,都是為了保全武松的名節和性命。最後歷經磨難,當就要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時候。大Boss宋江出現了,導致潘金蓮自殺殉情。如果不是級別的問題,這部劇肯定大火,而且會是老百姓最喜歡的版本,被翻拍無數遍也未可知。有新版我一定會看,但是最喜歡的還是楊思敏單立文的表演。

話休饒舌,請您指正。


社會主義小書童


  在《水滸傳》中,武松曾經遭遇了四個女人,潘金蓮、孫二孃、蔣門神小妾,張都監丫頭玉蘭。當然還有個王婆,不過武松沒有戀母情結,估計對王婆沒有任何遐想。而武松最愛的人是誰呢?當然是潘金蓮。潘金蓮是武松的嫂嫂不假,武松也殺掉了潘金蓮不假,可是並不影響武松暗戀潘金蓮。愛到深處恨也深,自己為了哥哥放棄了對潘金蓮的迷戀,而潘金蓮在對自己袒露愛意之後不久竟然就搭上了另一個男人,一起快活了幾個月,最糟糕的是還合謀殺死了自己的哥哥,這是武松無法忍受的。於是武松殺潘金蓮要剝掉潘金蓮衣服,要露出潘金蓮胸脯,然後下手挖出心肝五臟。武松就是要表示,嫂嫂潘金蓮的心肝到底長什麼樣,才會做出這種讓武松傷心斷腸的事。

  於是,在殺死潘金蓮之後,一貫謹守男女大防的武松變得風流放蕩了起來,武松在十字坡調戲孫二孃,在快活林調戲蔣門神的女人,用詞大都淫穢,不堪入耳,連“小便處的毛”都能從這位大英雄口中說出來,並且自然流暢,毫無一點羞澀之色。武松性情大變和心底深處對潘金蓮的愛與恨密切相關。而玉蘭,是武松第一個明確表示願意結婚的女人,而願意的原因,很大程度來源於玉蘭和潘金蓮的驚人相似。不過本文不準備討論玉蘭,專講武松對潘金蓮的感情。

  潘金蓮是哥哥的女人,而武大對於武松,既是兄長,也是從小含辛茹苦養大自己的父親,武松不可能做出有違禮法的事情。但是不能並不等於沒有。最有力、最明確地表明武松對潘金蓮有愛意的證據在《水滸傳》二十七回,在這一回武松、潘金蓮雪天共飲,許多對話、動作都很曖昧,很有味道,我們細細品來。

  那是一個風雪交加的午後,武大被趕出去賣炊餅,潘金蓮準備了酒肉,在武松房間燒了炭火。有肉可以果腹,有酒可以助興,又有溫暖的房間,有一心等待的女人,被拒絕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當武松回來時,潘金蓮如同伺候丈夫一樣來幫武松接氈笠,卻被武松拒絕。此時的武松還謹守叔嫂大防,有十分戒心。

  潘金蓮問武松為何不回來吃早飯,讓風雪中歸來的武松進房間烤火,武松答應了,脫了油靴,換了襪子。潘金蓮為武松準備炭火,讓寒冷歸來的武松感覺幾分家庭的溫暖,此時武松心中,只好有九分戒心了。

  潘金蓮跑去把前門拴好了,然後端出酒菜,和武松同吃。精細的武松當然發覺了氣氛有點異樣,於是問:“哥哥哪裡去歸?”潘金蓮說武大出去了,我和叔叔吃吧。武松不好意思,怎麼能夠叔嫂同桌吃飯呢,說還是等哥哥回來再吃吧。潘金蓮說:“哪裡等得他回來,等他不得!”潘金蓮有些猴急,武松看了並沒有反感,而是表示自己去燙酒,讓嫂嫂歇著。此時武松已經有些渴望叔嫂同桌吃飯,甚至喝點小酒了,喝酒有壯膽的功效嘛。此時的武松有些軟化,算有八分戒心吧。

  潘金蓮連遞給武松兩杯酒,說了一句調情的話“天色寒冷,叔叔飲個成雙的杯。”潘金蓮不是說喝兩杯,而是說成雙的杯。難怪金聖嘆要感嘆潘金蓮真好淫婦,辭令絕妙了。武松並不反對,自己喝完了,竟然還給潘金蓮篩了一杯酒。你來我往,叔嫂關係已經漸漸淡化成男女關係了。此時只好算作七分戒心吧。

  潘金蓮喝了幾杯酒,故意將美麗潔白飽滿的胸脯微微露出來,頭上的髮髻也鬆鬆垮垮的,故意引誘武松,還問武松,“聽說叔叔在前街上養了一個唱的?”武松急忙表明絕對沒有這種事。潘金蓮故意說不信,武松說,可以問哥哥武大,自己絕沒有女人。武松的話,在潘金蓮聽來,有兩種意思,一是武松還沒有別的女人,二是武松看不上別的女人。潘金蓮浮想聯翩,雙方邊閒聊邊喝酒。此時書中明確寫到,武松也知了四五分。武松瞭解了潘金蓮在挑逗自己,想和自己好,可是並沒有明確拒絕,只是把頭低了。這是羞澀?是期待?是忍耐?是顧及顏面?很難講。此時的武松,只好作有六分戒心了。

  當潘金蓮再去燙酒時,武松自己拿著火箸撥火,估計心中想了很多。當潘金蓮會來的時候,故意在武松肩頭捏了一把,說:“叔叔,只穿這些衣服不冷?”武松此時有些不快,但是也沒說話。為什麼不快?因為潘金蓮這個動作過於親密,但是武松還是沒說。為何武松既有些反感,又不明確表態呢?只好看成武松內心的矛盾,禮法和情感在不斷的糾纏。於是武松的戒心並沒有持續減低,潘金蓮過快的節奏,讓武松警覺,自己不能墮落下去。武松的戒心恢復到了七分。

  潘金蓮明顯會錯了意,以為武松是默認,在等待自己進一步行動,於是搶過武松的火箸,告訴武松你不會撥火,我來吧。兩人的手親密接觸。火盆旺了很多,潘金蓮也妖嬈了很多,武松也燥熱了很多。此時的武松內心搏鬥不止,叔嫂大防,和多情嫂嫂在腦海中盤旋,但是理智告訴武松,長嫂如母,絕不可戲,此時武松的戒心猛增到八九分。這時的戒心與其說是警戒潘金蓮,不如說是警戒沉淪的自己。

  武松的沉默,讓潘金蓮再次會錯意。潘金蓮端來一杯酒,自己喝了半口,然後遞給武松說:“你若有心,吃了我這半杯殘酒。”在書中,潘金蓮一共叫了三十九聲叔叔,此時忽然換做“你”,可見此時潘金蓮已經把武松完全當成自己心愛的男人,不再是自己丈夫的弟弟了。武松很生氣,奪酒杯,罵嫂嫂,然後兩手推開潘金蓮,差點把潘金蓮推倒。武松推的部位是哪裡?自己想。武松說,自己不是敗壞風俗的豬狗,告訴嫂嫂,如果有些“風吹草動”,眼裡認得是嫂嫂,拳頭不認得是嫂嫂。潘金蓮的舉動過於明顯,反而激怒了武松,武松果斷地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只是,什麼叫做“風吹草動”?是說潘金蓮還要繼續無恥勾引自己,還是說潘金蓮在外勾引別的男人?

  武松如果心中對潘金蓮不曾動情,哪裡會到等到潘金蓮連續挑逗以至於直接表白。若不是武松一再默認,甚至迎合潘金蓮,潘金蓮又怎麼會一而再再而三的深陷進去。正因為潘金蓮對武松有愛,武松對潘金蓮有情,兩人才會獨處一室,對飲調情,只是潘金蓮跳躍性前進,心急了一點,讓武松在愛的迷醉中猛然警醒,意識到只要最後一點防線攻破,自己就將成為千夫所指的罪人。一剎那,對兄長的愧疚充滿武松的心頭,對潘金蓮的柔情潮水搬退卻,剩下的是震驚,是愧疚,是憤怒。武松為自己竟然迷醉嫂嫂到如此地步而震驚,為自己背叛養育自己的兄長而愧疚,而嫂嫂如此篤定地以為已經抓住了自己而憤怒!

  武松大聲宣佈,自己是頂天立地噙齒戴髮男子漢,不是那等敗壞風俗沒人倫的豬狗!武松大聲斥責潘金蓮,嫂嫂休要這般不識廉恥!武松忘記了聲音大不代表有道理,聲音大更多是掩飾他的孱弱。雪天飲酒一幕,武松和潘金蓮對飲,你來我往,十足情人氣氛,估計這一幕會常久地在武松夢中出現。

  在武松公開拒絕潘金蓮之後,潘金蓮為了掩飾自己對武松的愛,加倍抹黑武松,標榜自己貞潔烈女的形象。潘金蓮的做法和武松大聲斥責潘金蓮,標榜自己絕不會做豬狗不如的勾當如出一轍。當潘金蓮辱罵武松的時候,武松沒有反駁,因為他明白,這是自己的選擇,選擇禮法,選擇大義就必須付出代價。


葉之秋


在《水滸傳》裡,對女性的態度也就是武松比較正常。

首先,武松對女性基本上是尊重和欣賞的。同時,武松對封建禮教很認同。

武松來到陽穀縣,見到了苦苦尋找的哥哥武大,並且見到了年輕美貌的嫂子潘金蓮,此時武松的眼裡潘金蓮就是“嫂嫂”。並且武松對嫂子潘金蓮也是尊重敬佩的,作為嫂嫂,他尊重潘金蓮,作為男人,他敬重潘金蓮下嫁他哥哥,給他哥哥帶來了幸福的生活,假如有點遺憾的話也是覺得他的哥哥拖累了這個嫂子,時常受人欺負,但這一切隨著武松的到來,瞬間煙消雲散。

這也是武松願意搬到哥哥家去住的原因——給哥哥嫂嫂家撐個腰。

正因為如此,武松一直恪守綱常,對嫂子潘金蓮禮敬有加,也十分受用嫂子對他的關愛,在武松心裡,這種關愛就是“長嫂如母”,畢竟武松還是需要母性的關愛。

但是潘金蓮的感受要不一樣的多,相比較而言,武松和丈夫之間的差異實在是讓她不能忽視,武松的英武,強壯,彬彬有禮,都讓潘金蓮“想入非非”。

潘金蓮對武松的道德觀還是不理解,在大家門戶伺候人的丫鬟,見多識廣,她不相信有“坐懷不亂”這種事,於是她就親自試了試。

果然情況不好,潘金蓮的撩撥不但沒有讓武松就範,反倒讓武松產生極大的反感,箇中的原因,就是武松心裡除了“綱常”,並沒有邪念,同時,他對“邪念”也是嫉惡如仇。

事情一直演變到潘金蓮出軌並殺夫,武松的心裡除了仇恨,還有的就是極大的挫敗感:自己敬重的“長嫂如母”的嫂嫂居然就是禽獸!

於是,下手就極為殘忍,血腥。

武松在男女問題上並不偏執,成家立業,娶妻生子肯定是他的基本目標,所以在孟州,張都監為了迷惑武松,假意要把養女玉蘭嫁給武松的時候,武松的羞澀,慌亂,假意推辭,都顯得很自然,順理成章。

但是武松知道自己再一次被愚弄的時候,手刃玉蘭也是乾脆——他不再相信什麼女人了。

武松缺少母愛,也渴望異性的關愛,但更需要像母親般的關愛,後來,她和孫二孃的關係,就更說明了這一切,他把孫二孃真的當做“嫂娘”,而對孫二孃的丈夫張青,並未見有多麼“感情深厚”。


步武堂


武松打虎以後來到陽穀,成了一名步兵都頭,在這裡他還遇見了自己的親哥哥--武大,在武松的眼裡,哥哥猶如父親一樣。但是他的長相實在是不怎麼樣,被人成為“三寸丁谷樹皮”,可是他卻娶了一個如花似玉的老婆--潘金蓮,這樣一對不相配的夫妻,日子是不會長久的。

武松鳳鳳光光的回來了,這樣一表人才的叔叔卻讓新認識的嫂嫂心動了。古代的婚姻講究父母媒妁之言,這也是合法婚姻的基本模式,但是潘金蓮不同,他本是地主張大戶的丫鬟,張大戶想佔有她,他不同並向張大戶的老婆告狀,一氣之下,張大戶一文不收,把她送給了武大,這樣的婚姻是對潘金蓮的懲罰,這樣潘金蓮是不會認同的,她認為武大是張大戶的幫兇,事實上武大是配不上潘金蓮的,武大什麼主意也沒有,只聽別人的;還總被人欺負,不能成為潘金蓮的保護傘;相貌奇醜,不會有女人親近,更何況貌美的潘金蓮。



武松的到來,使這一切發生了變化,潘金蓮在武松身上看到了希望,武松一身本事,一表人才,滿身的英雄氣,絕對是古代女子夢寐以求的對象,這樣的人物又是自家的兄弟,她動情是難免的,於是他開始行動了,先讓武松搬回家住,好酒好菜招待,以此打動武松,而且武松一直單身,這讓她看到了希望,經過一段時間的鋪墊,她決的時機成熟,她開始進攻了,進而表白了。


於是在下雪的一天,潘金蓮擺好酒席等武松回來,一起飲酒,並用話語挑逗武松,但是武松不為所動,沒說不同意,也沒有說同意,潘金蓮以為武松願意了,最後竟然動手動腳,引誘武松,希望能和他發生關係,武松卻用一碗冷水潑了潘金蓮一身,最後氣沖沖的走了,接著叫人取回行李,搬回衙門住。

在整個過程中,武松是被動的,其實也動情了,如果他有一番大道理,那麼開始的挑逗,他就應該離開,但是他沒有,雖然他是個好漢,好漢都是不近女色的,但他畢竟是個未娶妻的人,食色性也。潘金蓮的舉動太心急,以致嚇壞了武松,武松沒有心裡準備,只好離開,在兄嫂和情慾之間,他徘徊了很久,但他守住了。武大從小把武松拉扯大,長兄如父,在中國這樣封建社會下,潘金蓮的想法是不可能實現的,結果在以後的日子裡,武大和潘金蓮雙雙被殺,這樣的結果與武松脫不了干係,實際上是武松自己殺死了自己,在精神上已經死去,以後的武松只是一個軀殼了。


用情太深2000


武松,一個被稱作好漢的水滸英雄,他的一生嫉惡如仇,敢恨不敢愛,人們都稱武松是個不近女色的冷血漢子。事實上武松真的對女人不敢興趣嗎?

絕對不是,武松是個習武之人,講究江湖道義,也特別注重兄弟感情,生性好打抱不平,在整個水滸傳中,武松從一開始出場就給人一種威武雄壯的感覺,他所經歷的每一件事都充分證實了他是一個鐵骨錚錚的男子漢。

都說英雄愛美人,武松在水泊梁山上算得上是真英雄,但是他卻唯獨對女人不感興趣,是武松身體有缺陷,還是他天生就不喜歡女人,非也,武松身體棒棒噠,心裡也很健康,而且那都正常,屬於標準的美男子形象,既然這樣那武松為何對嫂子潘金蓮無動於衷?

首先我們知道,潘金蓮是武松哥哥武大郎的妻子,儘管金蓮貌若天仙,秀色可餐,對武松愛慕至極,甚至不惜臉恥的去勾引武松,但畢竟是自家嫂子,武松再怎麼不懂事也不至於對嫂子動心,因此不管潘金蓮怎麼動情,武松就是不越雷池半步,因此有人說武松不近女色,其實不然,細心的朋友自然會發現,在電視劇中,武松在潘金蓮的勾引下,當時的表情略有羞澀,表現的也有點不知所措,由此可以看出武松並非呆木,絕對是個有情有義的漢子。



武松拒絕潘金蓮主要原因應該就是潘金蓮是他嫂子,另外武松是看不慣水性楊花的女人,而且潘金蓮見異思遷,喜新忘舊,這樣的女人再怎麼漂亮武松也不會要的,所以無論潘金蓮這個妖婦怎麼折騰,就是入不了武松的法眼。


在整個水滸傳中,與武松交往過的女人不止潘金蓮一個,在梁山一百單八將中僅有的三位女性當中,就有一個對武松情有獨鍾的女將,她就是開黑店賣人肉叉燒包的老闆娘“母夜叉”孫二孃,孫二孃與武松邂逅在小店之中,她很仰慕武松的為人,也認定武松就是他心目中的英雄,武松做人自有分寸的,雖然在初次見面的時候有些挑逗的舉動,但是後來得知孫二孃是有夫之婦後,不打不相識,對孫二孃特別尊敬,劇情也就沒有繼續在發展。

一個是大哥之妻“淫婦”潘金蓮,一個是朋友之妻“母夜叉”孫二孃,武松雖先後左右逢緣,但朋友妻不可欺,家妻更不行,所以武松不能奪人所愛。只能一心做他的“行者”。

後來他們結拜為兄弟都上了梁山,一切感情都化為友情,加之聚義水泊梁山的兄弟們大多都是單身未婚的漢子,而且每天干著替天行道的義舉,那有時間考慮兒女情長,久而久之武松也融入到了這個大家庭。

武松不是真的不近女色,只是處於某種關係和環境侷限下,由不得他去那麼想那麼做。這就是好漢武松,“行者”武松,他做到了。


任馳贏天下


謝《九州歷史》等三友邀!武松對其嫂的挑逗不是“無動於衷”?而是一躲、二拒、三開罵。

武松是頂天立地的英雄,他一表人才,武藝超群,是那個時代女子所要求的男人。武松是凡人,也有七情六慾,當他遇見心怡女人時也有心動。正如吾友《九州歷史》回答問題中說的那樣:

“武松渴望建立家庭,張都監將玉蘭送給他當妻子,他當時不但沒有拒絕,而是晚上回去滿心歡喜地睡下,對未來非常憧憬”。

潘金蓮則不同,雖然說她比武松還年輕兩歲,但她是從小撫養武松長大成人、對武松百般疼愛的哥哥的媳婦兒,憑武松的為人,不可能做出違背倫理道德、欺兄霸嫂之事的。以原著一段描述為例說明:

場景:“只見武松踏著那亂瓊碎玉歸來。那婦人揭起簾子,陪著笑臉迎接道:叔叔,寒冷?武松道:感謝嫂嫂憂念”!

一一這是一副無比溫馨的畫面。潘金蓮噓寒問暖,已經把自己當成了武松的情人。往下看:

第一步:“入得門來,便把氈笠兒除將下來。那婦人雙手去接。武松道:不勞嫂嫂生受。自把雪來拂了,掛在壁上”。一一躲開潘金蓮的貼近。

第二步:“那婦人把前門上了拴,後門也關了,卻搬些按酒果品菜蔬入武松房裡來,擺在桌子上,婦人道:你哥哥每日自出去做買賣,我和叔叔自飲三杯。武松道:一發等哥哥家來吃”。一一婉拒。

第三步:“婦人道:那裡等得他來!等他不得!說猶未了,早暖了一注子酒來。武松道:嫂嫂坐地,等武二去燙酒正當”。一一禮貌性的拒絕。

第四步:“那婦人拿盞酒,擎在手裡,又篩一杯酒來,說道:天色寒冷,叔叔,飲個成雙杯兒。武松道:嫂嫂自便”。一一更進一步、明白的拒絕。

第五步:“那婦人將酥胸微露雲鬟半松,臉上堆著笑容說道:我聽得一個閒人說道:叔叔在縣前東街上養著一個唱的。敢端的有這話麼?武松道:嫂嫂休聽外人胡說。武二從不是這等人。婦人道:我不信,只怕叔叔口頭不似心頭。武松道:嫂嫂不信時只問哥哥”。一一事情己經挑明,武松很是無奈。

結局:“那婦人剩了大半盞看著武松道:你若有心吃我這半盞兒殘酒。武松劈手奪來潑在地下說道:嫂嫂!休要恁地不識羞恥,為此等的勾當。倘有些風吹草動,武二眼裡認得是嫂嫂,拳頭卻不認得嫂嫂”。

武松不得已最後暴怒,潘金蓮從此由愛生恨,自暴自棄,以後的悲劇,也從此埋下了禍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